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1.物质的分类

高中化学必修1公开课《2.1物质的分类》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高中化学必修1公开课《2.1物质的分类》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化学必修1公开课《2.1物质的分类》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化学必修1公开课《2.1物质的分类》ppt课件免费下载
基础自主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考点能力突破
基础自主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考点能力突破
基础自主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考点能力突破
基础自主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考点能力突破
基础自主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考点能力突破
基础自主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考点能力突破
所带的 相同,相互排斥;胶体
粒子做 。
布朗运动
电性
基础自主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考点能力突破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物质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解析:新元素的合成不属于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墨水属于胶体,两种墨水的胶体微粒可能带相反电荷,相遇时而发生胶体的聚沉,属于物理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石墨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为化学反应,D项符合题意。

感悟提升: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概念关键是对两者的区别和辨析,不能死记硬背。对于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的概念,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在初中化学“有新物质生成”的基础上,从物质结构的观点来进一步分析。明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发生了化学键的改变,导致了新物质的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发生变化后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导电②爆炸③缓慢氧化④SO2使品红溶液褪色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⑥工业制O2⑦白磷转化为红磷⑧久置浓硝酸变黄⑨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A.②③④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⑧
C.②③⑥⑦⑨ D.④⑤⑥⑧

解析:③缓慢氧化是物质发生氧化反应。④品红溶液褪色是品红与通入的SO2气体发生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无色物质。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的原因是无水硫酸铜结合水生成了胆矾。⑦白磷转化为红磷是生成了一种新单质。⑧浓硝酸久置分解出NO2,NO2又溶解在HNO3溶液中,使硝酸变黄。以上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①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②爆炸是一种现象,化学变化、物理变化都有可能产生爆炸现象。⑥工业制O2一般通过液化空气法,是物理变化。⑨虽然有新物质生成,但是是原子核内部发生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B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2.胶体的性质分析
(1)丁达尔效应(胶体的光学性质)
①产生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粒子大,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小,光束通过时不会发生散射。
②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2)布朗运动(胶体的动力学性质)
①产生布朗运动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受分散剂分子从各方面撞击、推动,每一瞬间合力的方向、大小不同,所以每一瞬间胶体粒子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在改变,因而形成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②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的这种性质是胶体具有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3)电泳现象(胶体的电学性质)
①产生电泳现象是因为胶体的粒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了定向运动。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一般说来,是由于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等原因引起的。
②电泳现象证明了胶体的粒子带有电荷,同一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的电荷,彼此相互排斥,这是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4)胶体的聚沉
胶体稳定的原因是胶粒带有某种相同的电荷而互相排斥,胶粒间无规则的热运动也使胶粒稳定。因此,要使胶体聚沉,其原理就是:①中和胶粒的电荷;②加快胶粒的热运动以增加胶粒的结合机会,使胶粒聚集而沉淀下来。胶体聚沉的方法有加入电解质、加热胶体、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例3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12·四川卷,6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B.(2012·山东卷,8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2012·天津卷,1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D.(2012·重庆卷,10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思维解码 ①胶体的特征是什么?②胶体是怎样制取的?③胶体的主要性质有哪些?

答案试解:AB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研析突破
考点能力突破
典例解析方法
2.500 mL 2 mol/L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分散系甲、乙,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 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
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错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错误;铁盐能氧化I-生成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正确;蒸干并灼烧氯化铁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明矾溶液得到KAl(SO4)2,D错误。

答案:C
基础知识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速效提升训练
1.英国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首先发现了入射光透过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下列液体中,属于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的是( )

①鸡蛋清溶液②水③淀粉溶液④硫酸钠溶液⑤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⑥肥皂水

A.②④ B.①③ C.⑤⑥ D.④

解析:①③⑤⑥是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④是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因为②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

答案:D
基础知识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速效提升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速效提升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速效提升训练
4.(2014·济宁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
(2)氯化钠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 )
(3)物质的溶解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电离过程( )
(4)由不同原子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
(5)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 )
(6)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7)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8)某化合物固态不导电,熔融态能导电,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
(9)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10)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解析:(1)煤的气化是指煤和水反应生成气态化工原料(如H2和CO);(2)电离的条件不是电流,而是熔化或者溶于水;(3)非电解质的溶解过程,没有发生电离,如蔗糖;(4)由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形成的物质,不是化合物,如:HD;(5)高锰酸根离子,是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6)是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100 nm的分散系为胶体,如把食盐变成直径在1~100 nm的微粒,就不是胶体;(7)胶体不带电,是胶粒带电;(8)只有离子化合物固态不导电,熔融态能导电;(9)有些非金属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如NO和NO2;(10)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答案:(1)√(2)×(3)×(4)×(5)×(6)×(7)×(8)√(9)×(10)×
基础知识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速效提升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速效提升训练
5.(2015·荆州调考)(1)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下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是 。

(2)可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如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可表示为下图。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离子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

(3)分散系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不同,最多有 种。
基础知识梳理
典例解析方法
速效提升训练
解析:(2)离子反应中一定有离子参与反应或有离子生成,因此一定有电解质(化合物)参与反应或生成。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二者有一部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如Zn+Cu2+Cu+Zn2+,有的则只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CuO+H2△Cu+H2O。
(3)
答案:(1)树状分类法

(2)
(3)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