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

  • 格式:  PPT
  • 大小:  1.04M    20张
  • 时间:  2016-07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20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20页)《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20页)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兴隆中学 李彩娟
承天寺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读准下列字音
suì zǎo xìng xiāng héng
遂 藻 荇 相与 交横
注意朗读节奏
1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初读课文
疏通文意,整体感悟
作者夜游时欣赏到怎样的美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试来赏析品评此月景。
作者用哪一个字描绘出他们夜游时的情态?你如何领悟这个字所包含的情感?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闲情雅致
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寄情于美景的旷达
背景资料: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 “本州安置” 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正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
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
李白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再读课文,体味归纳
作者写本文所蕴含的情感。
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请你用优美的文字把你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月色描绘出来。注意用到课文中的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课堂练笔
例文:
中秋的夜里,我和邻居一起到院子里赏月。
大人们坐在椅子上,吃着月饼。我和小伙伴们就坐在地上看着天上,盼着月亮出来。我们等了很久,月亮终于出来了。它就像是一个圆圆的月饼挂在天上,还发出银白色的光洒向大地。过了一会儿,我突然发现那圆圆的月亮变成了弯弯的月牙儿。我想,月亮仙子是不是不忍心去看那些不幸的人,所以才掩住半个脸,但是她那朦胧的月光还是同情地从窗户射进黑暗的屋子,给那些不幸的人带来一些亮光。
作业
1。背诵课文
2。扩充练笔内容,写成一篇融情景
为一体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