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

  • 格式:  PPT
  • 大小:  1.56M    31张
  • 时间:  2016-07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31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31页)《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31页)
猜猜他是谁
他屡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不是好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我国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黄州。
此书内容广泛,包括游记、祭祀、异事、古迹、论古等五卷,无所不谈。其文大多短小,寥寥数语,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关 于 古 代 的 几 种 文 体
1、记:
2、说:
3、铭:
4、书: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来记事 。如《桃花源记》
是一议论性的古代文体 ,大多就一事 一 物或一种 现象抒发作者感慨。如《爱莲说》。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陋室铭》。
书即书信,古人的信又叫“尺牍”或叫“信札”,
是一种应用性的文体。如《答谢中书书》。
【1】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
【2】不固定。
【3】河流的一段。
【4】交往,来往。
【5】从容地行走。
【6】姓。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qǐn)
(zǎo)
(xìnɡ)
划分朗读停顿: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
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
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水 中 藻、荇 交 横
盖 竹 柏 影 也
提示: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




1、月色入户 2、欣然起行

3、念无与为乐者 4、遂至承天寺

5、怀民亦未寝 6、相与步于中庭

7、盖竹柏影也 8、但少闲人

愉快地
考虑,想到
于是
睡觉
一起,共同
原来是,表推测
只,只是
解释词语
思考问题:
本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六要素分别是什么?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
(尽量用文中词语概括)
欣然起行
寻张怀民
步于中庭
漫步赏月
发出感慨
找出描写月色的句子:
找出描写月色的句子:
1、月色入户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见户中月色、欣然起行。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乃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盖——竹柏影也。
1、月色何时到来?

2、月色到了何地?

3、月色如何?
八月,被捕入狱。
元丰二年七月,苏轼因新法诗句被谤,
引发 “乌台诗案”。
十二月,获释出狱,贬至黄州,任团练
副使(有职无权的闲官)。
背景简介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景特点:皎洁、空灵。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
/

闲人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哈哈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贬官杭州:
我本无家更安住,
故乡无比好湖山。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官黄州:
贬官惠州: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本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记承天
寺夜游
感慨---
月色入户
夜游赏月

叙事---
写景--月如积水空明,
竹柏如藻荇
热爱生活
豁达乐观
课文总结
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豁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文----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词---- 苏辛:(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诗----苏黄: 苏轼,黄庭坚;
书画----宋四家: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才华横溢的苏轼
苏轼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以他的天才、灵动,他的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一笔笔精神财富。
——康震《百家讲坛》
名家评价
苏东坡在苏杭等地留下很多诗文,它们造就了可爱的苏东坡。黄州让他涤尽繁华与喧闹,让他沉静孤独,让他脱胎换骨、看清自己,从而变得可敬。中国历史上文人可敬的多,可爱的不太多,可敬又可爱的很少。
——余秋雨
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巨子。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它永远不灭的那一份诙谐,真可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在为人上,他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他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他即使身处绝境,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他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1.发一条微博,
写一写你眼中的苏轼。

2.课外阅读:
林语堂《苏东坡传》
东方龙吟《万古风流苏东坡》
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