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

  • 格式:  PPT
  • 大小:  167K    11张
  • 时间:  2016-07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ppt课件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疏通文意。
2 能够按照正确的朗读节奏诵读课文。
3 背诵并且默写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在诵读中理解文章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赏析文中优美的写景文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习作者面对逆境豁达的人生态度。
2 感悟作者热爱生活,欣赏平常事物之美的情怀。
二 教学策略
诵读教学法,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要指导学生多朗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朗读中品味文章的语言,理解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
自主探究法,抓住文章中“闲人”一词,结合文章写作背景及文本内容深入理解作者在那一特定时期的思想感情。
三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集宁四中初二十二班的学生 ,经过一年的文言文学习,已经具备了理解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疏通文意中,对一些词语理解不够精准。
赏析语言的能力有所欠缺,可以理解但表达不清。
思考理解问题不全面,需要教师提醒理解问题的角度。
四 教学资源
供教师使用的资源:自制的PPT课件
供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
五 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 导入新课:五单元同学们学习了一篇课文《核舟记》,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即苏轼游览赤壁(今湖北省黄冈市,古称黄州),此时的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为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并规定不得签署公文,不得擅离置所,这实际跟流放差不多。就在这样的境遇中,苏东坡依然高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豪迈雄奇的诗句;在此六年前,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官,同样不被重用之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人又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些诗句都表现出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但是作为一个人,一个复杂的生命个体,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篇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去探寻苏轼的另一面。
设计意图:此导语的设计既让学生复习苏轼的经典诗句,感受苏轼积极的人生观,同时也引导学生更全面地去了解认识苏轼,与本文的思想感情契合。
二 朗读课文
1 教师范读
2 学生自由朗读三遍
第一遍: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正确句读。
第二遍:轻声朗读,结合课下注释及大屏幕上的字词意疏通文意。
第三遍:大声朗读,融会贯通理解文意。
3 齐声朗读
设计意图:在多次的朗读中理解文意,初步感受语言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理解文意
1 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提示学生讲清记叙文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 重点理解文中写景句
(1)疏通句意 (2)感受意境
3 文章那句话流露出作者的感情?此句中的关键词是哪一个?
四 领悟感情
理解“闲人”的含义
1 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2 具有闲情逸致的人。
五 总结全文
1 叙事简洁,写景如画,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2 学习作者在逆境中虽郁闷但仍能自我排遣,笑对人生的达观情怀。
六 作业:背诵全文
七 课外推荐阅读文章:
1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2 朱自清《荷塘月色》
记承天寺夜游
叙事:散步赏月

写景:澄澈空灵

抒情:惬意失意
悲凉的心境
豁达的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