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十九 *美丽的西双版纳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十九 *美丽的西双版纳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7

《美丽的西双版纳》学案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美丽的西双版纳学案
主备:            班级             姓名                 
教师寄语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课前热身:(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学们,加油!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1、简介作者:
李舵,著名的少数民族作家。傣族人。 原名孟克勤,内蒙莫力达瓦旗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第101中学高中。历任北京重型机械厂工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京文学》副主编。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重担》、《光明在前》、《带五线谱的花环》、《香水月季》、《不眠的春夜》、《雪花静静地飘》,评剧剧本《红凤》等。短篇小说《愿你听到这支歌》获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电影文学剧本《李四光》、《沙鸥》(合作,已拍摄发行)分别获1979年、1981年文化部优秀电影奖。
2、背景简介:
“到西双版纳去,是我很久以前的梦。但是,不亲自住到傣家的竹楼里,和他们共同生活的话,就很难体验到它特有的风情。”李舵这样说。本文是他游览了美丽的西双版纳后写的,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朴实的民俗风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3、题解: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是泰国、越南的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966千米。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
学法指导:
1、查阅资料法:上网查阅西双版纳的资料,了解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抓特征写景法:抓住景物特征,以小标题的形式描写景物,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鲜明。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3 、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的写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重点)
一、 情境导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美丽”一词就和西双版纳连在了一起。西双版纳的人总是骑着大象在乡间行走,那里的傣族人不分白天黑夜地跳舞,那里白天是节日,夜晚是欢乐的海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西双版纳。
二、明确目标: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
 聚焦目标一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澜沧     )   家(    )     菜(        (    
(     )   萝(   )     甸(    )    香(  
2、 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斑斓:
心驰神往:      
轻描淡写:      
善男信女:     
得意洋洋:
聚焦目标二:
3、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的西双版纳的哪些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和质朴淳厚的民俗风情。
 
 
聚焦目标三:
4、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课堂因你们思维碰撞火花的闪现而精彩!)
(三)展示讲解 (抓机会,显风采,课堂因你们的展示而活力四射!)
(四)课堂小结:(请将你探究过程中的感悟或收获总结一下,与大家共享。)
 
 
 
 
延伸训练:(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做得好又快!)
必做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镶嵌         涮洗          一簇            祈求
焚香         竹篾          斑斓            蕨菜
2、本文多处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赏心悦目,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深情。你能说说下列比喻句的作用吗?
(1)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只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
 
 
(2)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3、请仿照“这次,我终于飞到了西双版纳,在那醉人的暖风中,观热带雨林,涉澜沧碧水,登傣家竹楼,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概括你游览过的一处名胜的经历。
  
 
 
选做题(恭喜你!顺利完成本节课任务!你是最棒的!)
 作者在文中写道“当我来到傣家做客时,热情好客的傣族人又是杀鸡,又是宰鱼,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我”,表现了傣族人的热情好客。在我们已学过的古诗文中也有不少表现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的句子,请写出其中的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