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二十三 幽径悲剧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二十三 幽径悲剧

  • 格式:  PPT
  • 大小:  2.1M    28张
  • 时间:  2016-07

《幽径悲剧》ppt课件(28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幽径悲剧》ppt课件(28页)《幽径悲剧》ppt课件(28页)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北京大学教授、学者、作家。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是享誉中外的“东方学大师”。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蜿 蜒 潋 滟 藤 萝 抖 擞 猬集

惆 怅 荆 棘 虬干 摇曳 斛

毛骨悚然 蚊蝇 愚氓
wān yán
liàn yàn
téng luó
dǒu sǒu
wèi jí
chóu chàng
jīng jí
qiú gàn


sǒng
yíng
méng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根据课文内容,你觉得课题“幽径悲剧”指的是幽径本身的悲剧还是发生在幽径上的悲剧?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个
什么悲剧。
(发生在幽径上的悲剧)
北大燕园内,作者住处附近一条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被无情砍伐的悲剧。
这篇课文一共有16小节,我把它们分为三个部分:
1-6小节为第一部分
7-10小节为第二部分
11-16小节为第三部分
为什么要这么分呢?我们学习了课文后就会知道答案。
自由朗读第一部分(1-6小节):
❤这个部分主要讲什么?
幽径:幽径的平常与不平常;幽径上的美景
1-6:幽径之美
❤读课文一二小节,找出“作者为什么说幽径很平常但又不平常?”
❤读课文3-6小节,思考此处是怎样描写幽径美景的,又描写了怎样的幽径美景?
先写了幽径的地理位置,是( ),接下去用了( )顺序描写山上和湖中的美景。第3小节后半部分写了山上( )三个季节的景色,第4小节写湖中也就是荷塘,作者主要描写了荷塘( )的景色,而第5小节则合写了( )和( )的( )。
怎样写美景?
写了怎样的美景?
一面傍湖,一面靠山
时间
春夏秋
夏季
山上
湖中
冬景
(从课文3-5节找)
❤第一部分(1-6小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课文主要是写古藤萝的,为什么不直接写藤萝,却用了6小节来描写幽径,把幽径写得很美?)
提示
根据上下文理解,分析第7小节第一句话
幽径之美
藤萝之美
(铺垫)
烘托
☞侧面表现藤萝之美
“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
第一部分以描写幽径之美侧面烘托了藤萝之美,但侧面烘托毕竟不能取代正面描写,所以第二部分就具体地正面描写了藤萝的美。
因此,第二部分概括为四个字就是:
7-10:藤萝之美
★朗读7-10小节,找出描写藤萝之美的句子。
(课文7、8、10小节中)
★如何理解“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课文第10小节倒数第2、3两句)
对古藤的感觉,与特定的环境是分不开的。经过了十年浩劫,不但人遭难,连花木也被无情诛伐。茫茫燕园中,只剩下幽径上的这一株仅存的藤萝,因而也就成了惟一的精神寄托和安慰。
季羡林先生在他的另一篇散文《二月兰》中写到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心情。他写道:“我当时日子实在非常难过。我知道正义是在自己手中,可是是非颠倒,人妖难分,我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答,一腔义愤,满腹委屈,毫无人生之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触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个招呼。我虽处人世,实为异类。”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11小节第1句)文章急转而下,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讲了什么?如果也和第一和第二部分一样用四个字概括,应该是哪四个字?
11-16:藤萝之悲
❃“藤萝之悲”悲在哪里?发生了怎样的悲剧?找出文中描写藤萝被毁后的惨状的语句,并谈谈你的感受。
(课文第11小节)
❃古藤萝被砍伐后,作者的反应时是怎样的?推测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反应:课文13小节

心情:悲伤、痛心、失望、愤怒
❃试着理解第12小节“真正的伟人们”的含义?
作者对他所说的伟人有着鄙视的感情。“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这样”指的是像作者一样富于感情,“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具有博爱之心。而“伟人们决不会这样“说明他们决不泛爱生灵,处事冷面无情,甚至滥杀无辜。这里的”真正的伟人们“含贬义,作者把他们放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怀着鄙视厌弃的感情。
❃古藤萝除了外在美,还有没有内在的可贵品质?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课文14小节“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世”,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这句话批判了“世人”什么?
❃怎样理解课文末段?
作者批评世人只知道追名逐利,缺少对自然对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
是指作者将永不放弃揭露悲剧,维护真、善、美的责任,表现了作者矢志不渝的决心。
☀作者把古藤萝的形、声、色、香之美写到极致,其目的是什么?
凸出强烈的悲剧效果。悲剧是美的毁灭,文章着力描写了藤萝的美,不仅有外在美还有内在品格。藤萝越美,那么它被毁的悲剧也就越凸出。
☀除了把藤萝的写得很美来凸出悲剧效果,还有没有别的地方加强了悲剧效果?
文章着力描写了藤萝被毁时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那么美的藤萝是毁于愚氓之手,十分可悲;对悲剧气氛的渲染。
作者用“毁于愚氓之手”来概括藤萝悲剧,这是非常慎重、准确而发人深思的。文章写于1992年,这一棵藤萝毁于写作时的“今年春天”,“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六年,改革春风劲吹,取得了重要成绩。但是,由于国民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因而出现了“愚氓灭美”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到努力实行科教兴国,提高国民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的重要。
诗人刘亮程曾这样劝告过世人: 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任何一只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刘亮程《一个人村庄》

花朵衰败的地方,人类没法生活
——(法)卢梭
在生活中,你曾为一株草、一朵花的折损而伤心过吗?你曾为一只猫、一条狗的病痛流过泪吗?
智慧的人们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愚昧的人们制造着一幕幕悲剧;
珍爱环境,善待自然;
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让悲剧不要在我们手中重现!
1、课后练习: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择你最喜欢的片段背下来。
2、《与课堂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