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免费下载高中生物必修1《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生物必修1《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生物必修1《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件PPT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资料1.欧文顿的实验
19世纪末(1895年)欧文顿(E.Overton)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1.“欧文顿实验”看到什么现象? 2.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最初实验得到生物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4.在推理分析得到结论之后还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5.为什么一开始不对生物膜直接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呢?
资料1.欧文顿的实验
时间:19世纪末(1895年)欧文顿(E.Overton)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认识磷脂:
A
B
C
D
根据科学家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资料: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红细胞中提取现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是不是说组成生物膜成分只有脂质?
构成细胞膜的双层磷脂分子如何排列
材料三、 1959年,罗伯特森利用电镜,获得了清晰的细胞膜照片,显示暗—明—暗的三层结构。
构建模型
“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三层的统一结构模式图
它是静态的统一结构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蛋白质镶在、嵌入、横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白细胞吞噬病毒的过程)
荧光标记 蛋白质
实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荧光标记法)
实验结论: 质膜上的 和 具有流动性
蛋白质
脂质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
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
流动镶嵌模型
(2)膜蛋白的运动性
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1)磷脂分子的运动性
磷脂分子的运动
蛋白质分子的运动
问题: ①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②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③蛋白质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如何排布的? 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思考: 流动镶嵌模型与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有何异同?
相同点:
都认为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
不同点:
1、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脂双层的两侧
2、流动镶嵌模型强调组成膜的分子是运动的,而三层结构认为生物膜是静止结构
5、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有些多糖与磷脂分子结合形成糖脂。
糖蛋白的作用:
1有保护和润滑作用,2还与细胞膜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共建概念图
生物膜
结构特点
功能特点
结构组成
结构探究历程
决定



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1.下列哪项叙述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A.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B.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C.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具有流动性
D.有些蛋白质分子可在膜的内外之间移动
2.人体某些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小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这个过程的完成依靠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 B.保护作用 C.流动性 D.自由扩散
3.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面积增大而厚度变小,其决定因素是细胞膜的( )。
A.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B.选择透过性
C.专一性 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A
C
A
课堂练习:
4.在人和鼠的细胞融合实验中,用两种荧光物分别标记两种抗体,使之分别结合到鼠和人的细胞膜表面抗原物质上(如下图)。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开始融合时,人、鼠细胞的表面抗原“泾渭分明”,各自只分布于各自的细胞表面;但在融合之后,两种抗原就平均地分布在融合细胞的表面了。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细胞融合的实验表明了组成细胞膜的__________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由此也证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2)在细胞融合实验中,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说 明了这类物质在分子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性。
蛋白质
流动性
特异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