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免费下载地理必修1教研课《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地理必修1教研课《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课件免费下载地理必修1教研课《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课件免费下载地理必修1教研课《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课件免费下载地理必修1教研课《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课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复习提问:
1、地球表面的热量来源于哪里?大气对太阳辐射有那些作用?
2、地面辐射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是长波辐射?
3、为什么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3、大气辐射是如何形成的?
4、什么是大气逆辐射?它有什么作用?
5、综上所述,大气的受热过程表现如何?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地球表面的热量来源于哪里?大气对太阳辐射有那些作用?
表现形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
(选择特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 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 的大气成分:
特点: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云层、尘埃
无选择性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
具有选择性
地面增温
大气吸收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地面辐射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它是长波辐射?
为什么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
吸收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地面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地面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损失的热量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直接
热源
直接
热源
学以致用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
(2)该图主要表示的大气的热力作用是________。
(3)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多时,图中字母C将发生变化,其趋势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
答案:(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保温作用
(3)增强 全球变暖 ①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 地区;
②影响全球降水及干湿状况变化
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重难突破
1、大气的受热过程,三个关键过程,热量来源
2、大气的受热过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方法
4、逆温及影响
1.(2012·海淀模拟)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 (3)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
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 B.② C.③ D.④
(3)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
要是由于 (  )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B
B
B
突破1、大气的受热过程,三个关键过程,热量来源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创新演练】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C
B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2)在农业中的应用: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
突破2、大气的受热过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突破3、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方法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注意区别同纬度附近的: 山谷>山顶, 高原>平原
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晴天>阴天
③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陆地>海洋; 荒漠>草地>森林; 城区>郊区

………………
[2010·全国卷Ⅰ]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A.4℃   B.12   C.16℃   D.18℃

  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C
B
1.逆温的含义:
对流层某一高度范围内有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异常现象。
2.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突破4、逆温及影响
3.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4.逆温的危害
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大气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
学以致用
(2010年山东卷)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下题。
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答案:A

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什么?

2、地球表面高低纬度间获得的太阳辐射相同吗?

3、高低纬度间大气获得的热量相同吗?

4、地表受热不均会引起大气如何变化?
回顾思考:
热胀冷缩是大气十分显著的物理特征,地球表面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必然会引起大气的一些变化,产生大气运动。大气到底如何运动呢?
考点二、热力环流
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等温线:温度相同点的连线。
水平面上气压值相同点的连线叫等压线
立体空间上气压值相同点的面叫等压面
1.从数值上看,越靠近地面,气压值越 ,反之
离地面越高,气压值越 。
2.从形态上看,高压 ,低压 。
1000
1002
1004
1006
地 面
等压面hpa
1000
1002
1004
1006
受热
冷却
冷却
气压变高
气压变低
气压变低
气压变低
气压变高
气压变高
等压面hpa
1000
1002
1004
1006
受热
冷却
冷却
气压变高
气压变低
气压变低
气压变低
气压变高
气压变高
等压面hpa
1000
1002
1004
1006
受热
冷却
冷却
气压变高
气压变低
气压变低
气压变低
气压变高
气压变高
等压面hpa
1.在热力环流中,大气运动包括______运动和______运动两种基本形式。其中先发生的是_____运动,这种运动表现为气流_____或气流_____,
引起这种运动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垂直
水平
垂直
上升
下沉
地表受热不均
重难突破
突破1 、等压面
突破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影响
1.判断气压的高低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在降低,如下图,在空气柱L1中,PA′?PA; PD ? PD′;在L2中,PB?PB′,PC′?PC。
重难突破· 突破1 、等压面
(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上图中PD′=PC′、PA′=PB′。
  综上分析可知:PB PA PD PC。
2.判读等压面的凸凹
  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使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高低低”。(如下图所示)
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3.判断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及其下垫面性质
可按如下思路进行判断:等压面的弯曲状况→近地面气压高低→根据温压关系,判读出气温高低→根据不同下垫面的热力差异,判读出下垫面的性质。如高压可能对应夏季的海洋(冬季的陆地)、白天的绿地(夜晚的裸地)、城市的郊区等。
4.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及日较差
  可按如下思路进行判断:等压面的弯曲状况→近地面气压高低→判读出天气状况(低压多阴雨天气、高压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小(晴天日较差大、阴天日较差小)。
总结:
(1)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在降低
(2)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
(3)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凹凸“高高低低”
(4)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5)近地面: 受热—低压—多阴雨—日较差小,
冷却—高压—多晴朗—日较差大
关键:
(1)温压关系:(热力作用)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从高压吹向低压
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
(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__,当地吹________风。
(4)如果A、B之间的温差增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____(增强、减弱)。
例2 [2011·苏北模拟]读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及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分布状况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地风向可能为西北风 
②b处盛行上升气流
  ③A地气压低于B地 
④C地气压高于D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若图为该地区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②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乙处 
③城市绿化带应建在距城市中心16千米外 ④火电厂宜建在离城市16千米以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D
C
例3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 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A、D两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
  A.A吹偏北风,D吹偏南风
  B.A吹偏南风,D吹偏北风
  C.A、D均吹偏北风
  D.A、D均吹偏南风
B
等压面上等高线与等高面上的等压线之间的一致性,
(2)沿图中X-Y方向所作的900 hPa等压面剖面图,与下面的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的是(  )
A
重难突破·
突破2、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山谷风—山顶的热力变化时关键
影响: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海陆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压是前提和关键
影响: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降水增多,是避暑的好地方
(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洞”
(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3.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C
A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此图表示的是夜晚 
②此图表示的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低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2011·北京模拟]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的气压和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A
D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的一种现象。它也是一种______,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
(2)完成海陆风示意图。
3.(2011年广州模拟)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热力性质 热力环流
(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统计表,依据表格数据分析结论: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________(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而掩盖了海陆风。
(4)指出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的影响。
(4)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
(3)冬季 冬季风强劲
热力环流
地面冷
热不均
大气的
垂直运动
同一水
平面气
压差异
大气的
水平运动

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什么?除此之外,还会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气压梯度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1、大气运动按方向分类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风向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风向垂直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小
方向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风向平行等压线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灵犀一点] 
(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大;反之,则夹角愈小。
(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②⑥ B.⑥⑦
C.⑦⑧ D.②⑧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②③ B.③⑦
C.③⑥ D.⑦⑧
[例2] (2012·镇江模拟)读图,回答(1)~(2)题。
B
B
在下图中绘出北半球近地面A、B两种气压状况下的大气运动情形
水平气压梯度力
A
B
实际风向
重难突破
等压线图的判读
1.判断气压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高压脊和低压槽、鞍部
2.判断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的气压高低
3.判断风向(高空和近地面)
4.风向的运用
(1)等压线值的变化规律: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2)判断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
等压线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5.判断风力大小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
风力小。
(2)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
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B处风力 ? A处。
(3)不同图中,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相等,则比例
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C处风力 ? D处。
6.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状况
7.判断锋面位置
锋面只存在于低压槽上,不可能在高压脊上。
(1)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 (  )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 (  )
A.西北、东北、东南、西北
B.东南、西南、东南、西南
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
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
3.下图为某气象科学家绘制的局部地区某时气压(
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A
A
(1)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气压差值P的取值范围为(  )
A.12 C.17(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地的气温年较差比①地大
B.②地此时吹东北风
C.此时北京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
D.此时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季节
下图为某地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A
C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地表的冷热差异→大气的上升运动→
同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向:
二力合力: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三力合力: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