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免费下载地理必修1教研课《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地理必修1教研课《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课件免费下载地理必修1教研课《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课件免费下载地理必修1教研课《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T课件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高原:海拔高度较大,相对高度较小的广阔地区。
盆地:四周是山地或高原,内部是平原或丘陵。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也得越大,坡度很高。
丘陵: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上,地势起伏,坡度较缓。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起伏,坡度较缓。
地壳是不断变化的,地壳表面形态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1.定义: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2.分类: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基拉韦厄火山与喜马拉雅山
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石沿平行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垂直运动是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边得高低不平。
地壳运动的类型
地壳运动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中留下一定的痕迹。下图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请根据该石柱上地壳运动的痕迹,回答下列问题。
活 动
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
(1)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海湾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海岸处于下沉运动状态中,原因是三根大理石柱底部被火山灰覆盖部分看不到了。
(2)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处于哪种运动状态中,你的判断依据又是什么?
海岸处于上升运动,原因是那时大理石柱上留下了被海洋生物钻孔的痕迹。
(3)那不勒斯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了地壳运动具有那些特征?
地壳运动具有垂直方向的运动,具有周期性特征。
1.定义:地球表面上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他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
2.来源:来自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
外力作用
岩石的风化
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地击打、侵蚀岩壁,使其后退,常形成海蚀柱、海蚀崖等。
海水侵蚀地貌
海蚀柱和海蚀崖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海蚀柱
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形成冰斗和角峰。
冰川侵蚀地貌
阿尔卑斯山脉
挪 威 峡 湾
千湖之湖——芬兰
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
海水堆积地貌
在风向比较固定的沙漠地区,沙粒在风力作用下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
风力堆积地貌
移动沙丘和静止沙丘
世界上最大的移动沙丘——纳米布沙漠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太阳辐射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使地表高低起伏
使地表趋于平缓
同时作用、对立统一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比较
活 动
下面是一组地貌景观图片,请根据这些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地貌是在什么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2)想一想,在我国哪些地区可以找到这些地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
岩浆岩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沉积岩是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变质岩是各种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岩 浆
岩 浆 喷 出
侵 入 型 岩 浆 岩
喷 出 型 岩 浆 岩
沉 积 岩
变 质 岩
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
冷却凝固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变质岩
重熔再生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
知识结构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