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总复习

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ppt课件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ppt课件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ppt课件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ppt课件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ppt课件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复习》ppt课件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必修Ⅰ
2010------2012年北京文综试卷考点分布统计: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1、各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是指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考点1
地理环境各要素整体性的体现
以生物循环为例: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①改变了大气的成分
②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③改造了岩石圈,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最重要的是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水循环简略模式图:
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①生产功能:表现在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藏羚羊的例子:
②平衡功能:表现在各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能够保持地理环境性质的相对稳定。
动 态 平 衡
再如:大气不具有减缓co2增加的功能,但通过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co2。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部分co2 。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它要素随之发生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A、冰川融化 B、海平面上升
C、二氧化碳增加 D、气候变暖
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co2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可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
黄土
高原
水土
流失
土壤受流水侵蚀
失去表土
肥力下降
高原面被流水侵蚀
沟谷加深加长
支离破碎
植被受流水侵蚀
覆盖率下降
地表裸露
地表裸露
大陆性增强
气候趋于干旱
河流含沙量提高
下游河床淤积
地上河
湖泊演变成陆地是各地理要素统一变化的过程:
泥沙淤积
深度面积变小
水面蒸发减少
气候趋于干旱
水生生物被陆生生物取代
修建水库
形成人工湖
地下水位上升
草甸化或盐渍化
物种构成改变
陆生生物被水生生物取代
渗入断层
引发地震、滑坡
海洋性增强
气候变温暖湿润
对下游河流影响
调控水资源时空分布
泥沙沉积减少
水流平稳,洪灾减少
东北森林变化
环境
效益
净化空气,平衡大气成分
补给土壤有机质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维持生态平衡
砍伐
森林
土壤缺乏枯枝落叶补给——肥力下降
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水土流失加剧
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增多
岩石裸露——风化速度加快
(生物圈)
植被
(水圈)水文
气候(大气圈)
地貌 土壤
(岩石圈)
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1)各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天津
西北
青藏
西南
活动:
中国地形图
植被
西北内陆地区
西北
少,耐旱


干旱
水文
河流少内流河
地貌
风成地貌
土壤
荒漠土
西 北 地 区
流水作用弱,少流水地貌(地貌)
地表水缺乏、多内流河(水文)
降水稀少(气候)
深居内陆,距海远(位置)
温差大(气候)
风力作用强,多风蚀地貌(地貌)
植被稀少,土壤不发育
干 旱
荒 漠
绿 洲
天津
天津地区
植被
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
水文
河流多湿地多
地貌
流水地貌
土壤
黄土
“牵一发而动全身”
土壤沙化、盐碱化等
局部小气候
受到影响
洪涝灾
害增加
整个生态
环境恶化
湿地面积
不断减少
生物物种减少
青藏
青藏地区
植被
荒漠草原


高寒气候
水文
河流多湖泊多
地貌
高原风成地貌
土壤
高原荒漠土
土壤沙化
河流水量减少
生态
恶化
冰川融化
全球气
候变暖
西南
西南地区
植被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文
河流多流量大
地貌
喀斯特地貌
土壤
红壤
课堂练习
【真题3】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分别为草原、苔原、荒漠、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读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各代号所表示植被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有 ( )
A.甲为草原       B.丙为热带雨林
C.丁为针叶林    D.戊为阔叶林
1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叙述有
( )
A.丙在非洲广泛分布
B.甲分布区域的气温日较差大
C.乙分布区域的降水集中在冬半年
D.戊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真题4】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图 2 完成,(1)~(2)题。
图 2
(1)判断方框 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2)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真题4】图 3 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三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 3
(1)引起图中陆地环境地
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气环流
C.地壳运动
B.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2)图上陆地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例题:(2011福建)
37.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⑷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
答案: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32
例题:(2012上海)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47. 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分)
答案: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真题6】(2011·广东)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表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真题】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图 2 完成,(1)~(2)题。
图 2
(1)判断方框 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复习上节内容
【真题】图 3 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三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 3
(1)引起图中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壳运动 D.人类活动
(2)图上陆地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1、陆地自然带
(1)成因: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造成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2)特点:具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考点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纬度
位置
热量
差异
气候
植被
土壤
自然带
海陆
位置
水分
差异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苔 原 气候
冰 原 气候
理想大陆气候类型分布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 原 带
冰 原 带
温带
荒漠带
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
(3)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总结:水平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1、自赤道到两极的分布规律(纬度地带性):
主要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在赤道和两极地区:
2、自沿海到内陆的分布规律(经度地带性):
主要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表现明显地区:
热量
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
东西横贯大陆。
水分
南北向延伸,东西向更替。
中纬地区
各自然带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有过渡带。
【例题】读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 (2)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 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变化     B.水分变化 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例题】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回答下题

(3)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R为年幅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 (    )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提问:
1、我国海南岛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可以一年三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也种水稻,但一年两熟;华北平原种冬小麦,两年三熟;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一年只能一熟。农作物种类和复种指数的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符合什么地域分异规律?

2、我国东北平原发展种植业,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塔里木盆地发展绿洲农业。农业生产方式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符合什么地域分异规律?
板书: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垂直分异规律的判读要点
考点3
垂直分异规律
①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据此可知:
a.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下图);
b.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一般地,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51
垂直自然带谱的丰富程度决定于山地的海拔高度和纬度位置、基带的海拔高度。
活动:用简单坐标系图表达出“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自然带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的相似性
②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③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a.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b.同一自然带在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
c.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位置低,背风坡位置高。?
④雪线高度:
雪线:是永久性冰雪带(夏季最高气温0ºC以下)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
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
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同一座山,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
自然带:
雪线:
活动: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复杂程度主要受哪些条件影响?
阳坡
阴坡
活动:观察分析为什么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南坡比北坡复杂?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断方法:
①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山麓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②山坡上的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山脉的坡向及山地海拔高度有关。
规律总结
2、自然带分异规律比较
从赤道到两极
水平自然带分布规律
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
山地垂直分异
南北更替
东西更替
垂直更替
热量
水分
水热变化
低纬和高纬
中纬
低纬
【真题11】(2011·江苏)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2)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   )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真题1】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如图所示对应关系。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A.62°N~68°N B.52°N~58°N
C.50°N~54°N D.52°N~62°N
某山地部分垂直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关系示意图
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真题2】(2009年北京文综卷)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二、陆地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
1、何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通俗的说,就是不该出现的自然带出现了,或该出现的自然带没出现。

2、主要影响因素: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
举例说明:
(1)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理想状态的自然带是什么?
为什么会成为热带草原带呢?
海拔高、气温低、
降水少
热带雨林带
(2)澳大利亚东北、巴西东南沿海、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带:
理想的自然带应是什么?
为什么形成了热带雨林带?
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
有暖流通过,增温增湿。
热带草原
(3)南美大陆南段东岸的温带荒漠带:
理想的自然带应是什么?
为什么形成了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中)
温带落叶阔叶林(东)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深入,
使这里成为背风坡,降水稀少。
(4)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理想的自然带应是什么?
为什么形成热带荒漠带?
热带雨林带(北)
热带草原带(中)
热带荒漠带(南)
安第斯山脉紧邻西海岸,使这里成为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
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
安第斯山脉阻挡热带荒漠带向内陆扩展。
(5)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理想的自然带应是什么?
为什么没有这两个自然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寒带苔原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缺少陆地
(6)天山、昆仑山山麓绿洲:
理想的自然带应是什么?
为什么会形成绿洲?
温带荒漠带
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水补充水源
总结:
1、北半球的寒带苔原带一般分布在北极圈以北。读图,说出北美大陆寒带苔原带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分布特点:分布在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北美大陆西部,苔原带分布在
北极圈以北,较狭窄;
东部分布到北极圈以
南,较宽阔。
原因:东部海域有寒流,降温减湿。
练习
2、右图为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E、A、C、D的分布状况符合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
因素是什么?
(2)A、B纬度相同,距
海远近也差不多,但自然
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
主要因素是什么?
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热量。
地形。
3、读撒哈拉沙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一片沙漠。分析它的形成原因,并说出该自然带的分布符合什么规律?
成因:位于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陆地宽阔,海岸线平直,受海洋影响小;地形较平坦,地形雨少;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同时有离岸的东北信风,降水稀少;东部沿海,冬夏季风与海岸平行,不能登陆形成地形雨。
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布规律。
(2)人们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在茫茫的沙漠中,一条绿色走廊像一条彩带在沙漠中延伸。它孕育了埃及五千年的文明。分析这条绿色走廊的成因,并说出它的出现符合自然带分布的什么规律?
成因:有尼罗河水作为水源。
非地带性现象。
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狭窄陆地的分布特征。
(2)分析图中狭窄陆地热带雨林带的成因。
分布特征:位于北半球低纬地区;西临太平洋,东临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位于南北美洲之间。
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
量大;
有暖流通过,增温增湿。
板书: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现象
【真题3】(2012年高考山东卷)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回答1~2题。
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
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
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风力
D.光照
【真题4】(2012年高考江苏卷)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
布的基本趋势是 (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真题5】(2008年重庆)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读下图,回答问题:从北京到洛杉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景观是 ( )
A.针叶林   B.阔叶林   C.半荒漠   D.苔原
【真题6】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1—2题。
1.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由干湿
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是 (  )
A.图中①—②—③的变化 
B.图中③—④—⑤的变化
C.图中①—③—⑤的变化
D.图中①—⑥的变化
2.图中④处的天然植被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温带荒漠
【真题7】(10 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回答7------8题。
7.该山可能位于 ( )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8、有关图中东坡雪线
比西坡低主导因素是
( )
A.东坡为向阴坡
B.西坡为阳坡
C.东坡降水多
D.西坡降水多
【真题10】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下图中的甲、乙两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  )
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B.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
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4.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  )
A.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真题18】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3题。
(1) 该山地可能位于 (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2)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 )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3)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
主要受 ( )
A.信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真题23】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