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1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1《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1
欢迎光临指导
《孙子兵法》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今民与上同意也。
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
孟子
名 ,字 ,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 家、 家。他是 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 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 》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幻灯片 6
孟子
孟子
名轲,字子舆,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学习文言文要掌握什么内容,换言之,你知道中考文言文会考察哪几大方面的内容?
一、解词:重点实词 典型虚词
二、翻译句子(重点句)
三、文章的理解分析(课文主旨、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等)
四、默写名句
全班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夫”“粟”“畔”


pàn
全班大声朗读课文
注意老师预习时提出的词语和句子。
解词及翻译下面句子
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池非不深也
3、兵革非不坚利也
4、委而去之
5、人和
6、域民
7、固国
8、威天下
9、寡助之至
10、亲戚畔之
11、亲戚畔之
代词,这(就是)
护城河
武器装备,兵:兵器 革:甲衣
委:放弃 去:离开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巩固
威慑

通“叛”,背叛
他,指寡助之君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三里之城
亲戚畔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寡助之至
辍耕之垄上
何陋之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虽我之死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他,指代寡助之君
动词:到、去
宾语前置标志,无义
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代词:它,指代驴子
1
2
3
4
5
6
久之,目似瞑
语气助词,无义
一词多义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一座)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
翻译: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翻译: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来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使用什么论证方法?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四段?
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




地利
不如
不胜

举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
攻城:
守方
守城:
城高
池深
兵革利
粮多
守方
地利
攻方
委而去之


人和
不如
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治国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主张(结论)
施行“仁政”
(反面论证)
(对比论证)
排比
论点范围
反馈练习(2001年佛山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整篇课文给出作为文段)
1、选出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水陆草木之花
C肉食者谋之:(这)件事 D两狼之并驱如故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兵器 B寡助之至 至:极点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 D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3、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 )
A委而去之(萎靡不振地逃跑) B池非不深也(池塘不是不深)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都,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
C
D
4、选出对文章分析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 )
A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
B”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
C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D”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施行仁政”

5、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
B第二段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
C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
D画线的句子(“域民不以……威天下……”这三句)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
C
B
作业:1、熟记注解(明天小测)
2、背诵课文
3、完成《掌握语文》P84—85 1—9题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小结(1)用双重否定句排比,排比有力;(2)用层递排比,更具气势。体现了孟子政论文的特点:气势磅礴,有很强说服力。
论证语言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