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

2013年语文版八年级上语文半期试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八年级上语文半期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心急火燎(liáo) 如愿以偿(shānɡ) 安然无恙(yànɡ) 矜持(jīn)
B、清澈剔透(tì) 挑拨离间(jiān) 扑朔迷离(shù)  易帜(zhì)
C、姹紫嫣红(yān) 讳莫如深(wéi) 风驰电掣(chè) 倏地(shū)
D、潸然泪下(shān) 熠熠生辉(yì) 拈轻怕重(niān) 热忱(ché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2分)
A、转弯抹脚   瞬息万变   无精打采   针锋相对
B、大步流星   诲人不倦   得天独厚   一席之地
C、重峦叠嶂   黯然失色   气势汹汹   分到扬标
D、娓娓动听   仗义执言   首曲一指   兴奋不已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光彩耀眼的明星)
B、但与横空出世的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两座并肩大厦相比,这些建筑又统统显得微不足道。(形容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间)
C、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D、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青海“冰鱼”呀。(味道鲜美可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巴东三峡》一文作者刘大杰记叙了自己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B、《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唐代文学家,其父苏辙、其弟苏洵并称"三苏",都名列唐宋八大家。
C、徐霞客的《游恒山记》描写了其游恒山的经过,表现了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D、《生命之舟》是一则电视新闻,它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画面包括图像、字幕、图表、照片和影像资料,声音包括解说、同期声和现场效果。
6、填人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7、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2分)
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8、按原文填空。(6分,每空1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塞下秋来风景异, 。(《渔家傲》)
(3)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4)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
(5)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12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9、这两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体裁为    。(2分)
10、这两段文字提出了论点,请用一句话归纳出来。(2分)

11、你能举例谈谈这两段文字所用的论证方法吗?最少谈一种。(2分)
12、精选语句填写下表。(3分)

白求恩
不少的人

对工作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
极端的热忱



对技术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13、“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这句话是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为“             ”请谈谈哪种表达效果好,为什么?(3分)
(二)(14分)
①下雨天,我的窗外真美!那一片绿绿的稻田,好大的一片,像一片海。而我这小楼就像一只船。远远那两丛树林掩映的村舍,和稍近一点的那长着芒蒿的小丘,是这绿海上的岛屿;那环抱着我们的群山,在有雾的时候,就不是山,而是云,是灰色、紫色、深蓝、淡青的云;而那些挺秀的电杆呢?那是帆樯,悠然地点缀在这绿绿的海上。
②雨,静静地落着,落在稻浪上, 地溶入那无边的绿海里。于是,你禁不住要俯在窗口,向那如丝的雨凝望。你是多么想,想自己变成那只在绿海上翩跹着的白鹭,扑在那柔细清凉的雨丝里,让它冲刷抚慰着你的头颈,和你赤裸的背。你是多么想,想投身到那被雨水濡湿的稻浪里,泳着,拍打着雨水的花朵,和稻浪的波痕。让你 的身体,没入那 的绿海,去捕捉那 的雨丝。
③而当有风的时候,雨丝如珠帘般的,在淡灰的天幕前,畅快地斜斜地扫过去,扫过那波涛汹涌的稻浪,在那波峰上激起一片白濛濛的雾,给稻浪涂染上一抹梦痕。
④你更会爱那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两朵深红的个花,持伞的人没在深深的稻浪里,只有那两朵圆圆的深红,在浅绿的海面上飘着、飘着,慢慢地,不像是要到哪里去,而只是无目的地那么飘着,在斜风细雨里。
⑤你能不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吗?
⑥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雨丝的清凉,洗去你心灵上的尘;让那雨丝的安闲,抹去你思想上的俗;让那无声的雨丝告诉你,那些躲在房中,关紧了门窗的人们,所永远不会了解的,雨丝和绿海那心底的爱,和永恒的诗。
⑦多希望你来!来看看我未关的窗,来看看我被雨丝沾湿了的窗帘,来看看为爱那如丝的雨而不肯关窗的我。(选自《罗兰散文》,有改动)
14、依次填入文章第②段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深深沉沉 莹洁纤细 深深密密 柔柔细细
(B)深深密密 莹洁纤细 深深沉沉 柔柔细细
(C)深深沉沉 柔柔细细 深深密密 莹洁纤细
(D)深深密密 柔柔细细 深深沉沉 莹洁纤细
15、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斜斜地”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16、文章第①段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描写窗外美景,这些比喻的喻体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要说明。(2分)

17、文章第②段没有实写具体的雨景,是否多余,为什么? (2分)

18、比较下面一组句子,简要回答甲句与乙句的区别? (2分)
甲句:只有那两朵圆圆的深红,在浅绿的海面上飘着,飘着,慢慢地……
乙句:只有那两朵圆圆的深红,在浅绿的海面上慢慢地飘着。

19、请给文章取一个好题目,并简要说说理由。(3分)

(三)文言文(14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0、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⑴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⑵怀民亦未寝(     )
⑶盖竹柏影也(    ) 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21、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分)
⑴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⑵水 中 藻 荇 交 横
22、这篇幅短文写了一件事,请概括出来。(2分)
 

23、这篇短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 , 。请简要分析其特点(3分)

26、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3分)

三、作文(40分)
27、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道,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4)不得抄袭。
(5)不少于500字。

自贡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语文半期试题
答 题 纸

(20分)
二(40分)
三(40分)
总分


(一)(12分)
(二)(14分
(三)(1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
1、 2、 3、 4、 5、 6、
7、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2分)
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8、按原文填空。(6分,每空1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塞下秋来风景异, 。(《渔家傲》)
(3)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4)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
(5)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12分)
9、这两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体裁为    。(2分)
10、这两段文字提出了论点,请用一句话归纳出来。(2分)

11、你能举例谈谈这两段文字所用的论证方法吗?最少谈一种。(2分)
12、精选语句填写下表。(3分)

白求恩
不少的人

对工作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
极端的热忱



对技术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13、“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这句话是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为“             ”请谈谈哪种表达效果好,为什么?(3分)
(二)(14分)
14、依次填入文章第②段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深深沉沉 莹洁纤细 深深密密 柔柔细细 (B)深深密密 莹洁纤细 深深沉沉 柔柔细细
(C)深深沉沉 柔柔细细 深深密密 莹洁纤细 (D)深深密密 柔柔细细 深深沉沉 莹洁纤细
15、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斜斜地”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16、文章第①段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描写窗外美景,这些比喻的喻体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要说明。(2分)
17、文章第②段没有实写具体的雨景,是否多余,为什么? (2分)


18、比较下面一组句子,简要回答甲句与乙句的区别? (2分)
甲句:只有那两朵圆圆的深红,在浅绿的海面上飘着,飘着,慢慢地……
乙句:只有那两朵圆圆的深红,在浅绿的海面上慢慢地飘着。


19、请给文章取一个好题目,并简要说说理由。(3分)


(三)文言文(14分)
20、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⑴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⑵怀民亦未寝(     )
⑶盖竹柏影也(    ) 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21、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分)
⑴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⑵水 中 藻 荇 交 横
22、这篇幅短文写了一件事,请概括出来。(2分)
 
23、这篇短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 , 。请简要分析其特点(3分)
26、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3分)
三、作文(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