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

2013-2014学年度语文版八年级(上)期中阶段监测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013-2014学年度(上)八年级阶段监测
语 文 试 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 分



(一)
(二)
(三)



得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
☆同学们好!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请合理安排时间,祝你成功!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深湛(zhèn)   悠闲(yōu)    亲弓(gōng)   劫后余声(jié)
B.斑斓(lán)     炫目(xuàn)   摇曳(yè)     风度翩翩(piān)
C.轨迹(kǔi)     娴熟(xián)    颠簸(bō)     娓娓动听(wěi)
D.烙印(lào)     倏地(shū)     喧嚣(xiāo)    虚无缥缈(miǎo)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2分)
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淌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
像是白色种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文段中“浆”字用音序检字法应该查 ,用部首检字法应该查 ,查 画。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 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
往往 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
各种文明不断交流、 、创新的过程。
A.凝结 积淀 汇合 B.凝聚 积淀 融合
C.凝结 积累 融合 D.凝聚 积累 汇合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水是自然界的产物,__ _,_ __.__ _,______.
①然而,太多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②因此全球范围的水危机正在不断逼近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8页 共1页
③千变万化,雕塑出美丽的湖泊,创造出宝贵的湿地资源
④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A.④①②③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5.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纪念白求恩》是为悼念白求恩而作的,但是作者并不是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悼念之情,
而是深刻分析白求恩的精神品质,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
B、《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消息,用“特写镜头”的手法集中描写了英方撤离香港的整个过程,表达中国人民在香港回归后的欣喜之情。
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宋代文学家,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都名列唐宋八大家。
D、新闻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主要特征是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6.走近名著。(3分)
(1)补全回目 梁山泊__ ____落草,汴京城____ __卖刀(第十一回)
(2)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欲将林冲打死。正在这时,林中突然飞出一条禅杖,将水火棍一隔,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 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一个情节?涉及哪些主要人物?(2个即可)
(3)《鲁滨逊漂流记》是17世纪英国作家 小说告诉我们:

7.根据图片提示请你对出下联。(1分)
 
上联:处 处 春 光 好, 下联:
8.诗文默写。(6分)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浣溪沙》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3)塞下秋来风景异, 。 《渔家傲》
(4) ,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
(5)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6)公然抱茅入去,_________ 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8页 共2页
9.《渔家傲》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呜、朔风狂吹树木的尖啸和军营号角的凄厉。
B.“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但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含有了肃杀之气。
C.“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
D.“将军白发征夫泪”是由于功业未建、故乡难返,与“风景异”的内容毫无关联。
10.综合探究。(3分)
材料一:2012年11月2日,江苏扬州扬大附中学生徐砺寒在骑车上学途中不慎剐蹭
到一辆路边的轿车。他在原地等了半小时没等到车主,就留了一张字条:“我是扬大
附中一名学生,在今天中午的放学途中不小心弄坏了您的车。主要是一划痕及左后视
镜。我无法及时赔偿,对不起。”并在字条上留下了联系方式。车主看后很感动,没
有要求孩子赔偿。
材料二:2012年7月26日,沈阳出现暴雨预警。沈阳铁西公安微博发起避雨、送伞
和送热水的“雨中情”行动,受到了博友和市民的积极回应。随后大雨中,10把雨伞
都被市民借走,雨停后却收回了12把。原来,在最开始借伞的4人中,有一人在还
伞时,还将自家的两把雨伞送给了铁西公安局,希望尽绵薄之力,向更多的人传递心
中那份温暖。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向我们传达出同一种正能量,你认为这种正能量是什么。(2分)
⑵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仿写句子。(1分)
人心与社会需要“正能量”源源不断地濡养,同时,也需激发、提升和传递“正能量”。
它是美化大千世界的光与热,是消除社会毒瘤的白血球;
, 。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1-16题。(10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8页 共3页
1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相与步于中庭: (2)念无与为乐者:
(3)欣然起行: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②。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⑥之。经宿⑦方至造门⑧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②皎然:洁白的样子。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
乐趣。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⑤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⑥就:拜访、
访问。⑦经宿:一整夜。 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13.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兴尽而返”“而”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1分)
A. 乃记之而去 B. 学而不思则罔
C. 潭西南而望 D. 濯清涟而不妖
14.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1处)(1分)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
16、两段文字都写了月色、月夜,请说说它们什么异同点?(2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17-21题。(13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猴子现在虽说看不见了,三峡中山水的险恶形势,我想同往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在江南住惯了的人,一旦走到这种地方来,不知道要生出一种什么样的惊异的情感。好比我自己,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只有赞叹,只有恐怖。万一那山顶上崩下一块石头来,或是船身触着石滩的时候,那不就完了吗?到了这种地方,无论一个什么人,没有不感到自己是过于渺小,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8页 共4页
自然界是过于奇伟的。
……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
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
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
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
像是被一把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
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
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过巫山即入瞿塘峡。此峡最短,不过十三四里。山势较巫峡稍低平,水势仍险急,
因有夔门滟澦堆阻在江中,水不得平流之故。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白帝城。那一段古城刘皇叔托孤的悲惨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山顶上有一古刹,为孙夫人庙。颜色为瓦白色的墙,隐约地从树林中呈现出来。我们走过的时候,正是下午六点光景,一道斜阳,照在庙前的松树上,那颜色很苍冷。远远地朝北望去,隐约地可以望见八阵图遗迹。庙里的钟声,同夔府那边山上传来的角声,断断续续地唱和着,那情调颇有些凄凉。所谓英雄落泪游子思乡的情感,大概就是在这种境界里产生的。
17.学习游记因着重理清脉络,请结合选文写出游踪。(2分)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19.巫峡的云美不胜收,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描写它?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3分)
20.请结合选文,说说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8页 共5页
21.选文开头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一诗起什么作用?(3分)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22-26题。(12分)

新年话惜时
(1)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
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
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所以,珍惜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2)人们很容易忽视一天的价值。以人均预期寿命70余岁计,除去天真年少的岁
月,刨去年老体衰的时光,能用来工作的光阴已减去少半。苏东坡说的“睡眠去其半”,虽有些夸张,但三分之一总是有的。七扣八扣,时间已屈指可数。即使如此,抖擞精神做事,时间的效益当可培增。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被处宫刑又坐过大牢,但他却以不舍昼夜的精神完成了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自然界的时间不过是周而复始的日出日落,四季更替。但因人们的态度不同,时间显示出一种奇异的相对性。这里好有一比:当你觉得时光像闪电一样消失的时候,那么多半你是在勤奋工作着;当你觉得时光像蜗牛一样爬行,那么多半你是无所事事。所以有人说,体验时光迟缓漫长,最好的办法是游手好闲;感受时光转瞬即逝,最好的办法是忙忙碌碌。
(3)有些人虚掷光阴浑然不觉,有时还很惬意,总想着明天再说吧,明年再说吧。
他们以为,94岁的罗素①还可以著书,92岁的萧伯纳还在编戏,83岁的歌德才写完《浮士德》,80多岁的冯友兰还编纂《中国哲学史》,一切都不晚,一切都来得及。这种想法似乎有道理。然而,且不说多数人是否能够寿至耄耋②之年,即使能,是否有上述诸翁超常的脑力和精力,仍大有疑问。不少朋友对未来怀抱若干大计划,只是现在还不忙着做,这些未来的计划十之八九要落空。
(4)成功的因素非止一端,天资、机遇、健康等等都重要,但有效地利用时间是把
所有有利条件发挥出来的决定性因素。分分秒秒都舍不得放弃的人,即使天资不那么好,机遇不那么巧,健康不那么妙,未必不能成功。两耳失聪的人,可以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两臂皆无的人,可以用脚写出漂亮的书法……显而易见,在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中,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冠军。惜时,时间会给予意想不到的馈赠;反之,时间会毫不客气地使天
资、机遇、健康等变得毫无意义。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8页 共6页
(5)岁月流淌,年齿③又长。想想去岁还有那么多事想做还没有做完,想想来年还
有那么多事应做需要挤出更多时间,不禁想到毛泽东同志那句意味深长的诗句: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2.第(1)段在选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23.本文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 ___ ___。(2分)
24.第(2)段作者说的“七扣八扣”,所“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3分)
25.阅读第(2)(3)段,说出作者分别是从哪两方面阐述自己观点的。(2分)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6.“惜时,时间会给予意想不到的馈赠”是第(4)段的一个结论,结合第(4)段说出这个结论得出的过程。(3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写作(40分)
27.请以“那一刻,我感到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所缺的内容补充在横线上。
②可以运用多种方法。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章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⑤书写要美观,标点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