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

遵义市汇川区团泽中学2013年语文版八年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遵义市汇川区团泽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李吉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规定区域填涂;第7~26题为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刹(shà) 参差(cī ) 浣妆(huàn) 扑朔迷离(sù)
B.烙印(lào) 肆虐( nüè ) 砭骨(fá) 语调平稳(diào)
C.大厦(xià) 转舵( tuó ) 溃口(kuì) 劫后余生(jié)
D.率先(shuài) 搅拌(jiǎo ) 籼稻(xiān) 兵不解甲(jiě)
2.词语积累——下列词语均属联合短语的一组是(3分)
A.如诉如泣 拈轻怕重 张灯结彩 循规蹈矩
B.横空出世 容光焕发 柳暗花明 风度翩翩
C.毅然决然 脍炙人口 超凡脱俗 世外桃源
D.功成名就 悲天悯人 潸然泪下 难以捉摸
3.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河东先生”,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著作有《永州八记》和《 柳河东集》。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有“诗圣”之称,唐朝伟大诗人,其诗被称为“诗史”,其作品有《杜工部集》,代表作“三吏”“三别”等。
C.孟浩然,字浩然,世称“孟襄阳”,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合称“王孟”,其作品有《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
D.范仲淹,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其作品《范文正公全集》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王山探秘”科考队开始对“夜郎古国”—— 贵州省六枝特区毛口乡的老王山月亮洞的洞穴进行艰难的科学考察。
B.参加科考活动的有科考专家、记者,博物馆工作人员、当地向导。全体成员在崇山峻岭中跋涉。
C.《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D.这个春节张蕾又为难了,是去爸爸那儿呢?还是去妈妈那儿?
5.语言运用——下列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年轻时,收获青春与活力;成年时,收获成熟与魅力; ;暮年时,收获平静与安详。
A.成功时,收获喜悦与快乐
B.老年时,收获经验与睿智
C.平静时,收获宁静与平和
D.失败时,收获悲伤与泪水
6.语言积累——提取下列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笑是传达友好信息、消除隔阂、体现亲和力、营造快乐氛围的一种交流工具。
——微笑是交流工具
B.又大又黄又圆的橙子滴溜溜地在湿漉漉的路面上开开心心的跳跃着。
——橙子在路面上
C.新蒲新区三渡镇雄险奇秀的云门囤景区是旅游极富特色的旅游胜地。
——新蒲新区是旅游胜地
D.根部吸收来的水和叶面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
——二氧化碳是基本原料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8分)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③ ,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
④山下兰芽短浸溪, , 。 (苏轼《浣溪沙》)
⑤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⑥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⑦夫 , 。而此地适与余近…… (袁宏道《满井游记》)
⑧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淌的声音, , ,小河的石河沿上……(赵丽宏《周庄水韵》)
8.篇段积累——默写毛泽东《纪念白求恩》最后几句。(4 分)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 。 ,
, , , , , 。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今攀黄山亦寻常 (18分)
徐迟
①白露之晨,我们从温泉宾馆出发。经人字瀑,看到了从前的人登山之途,五百级罗汉级。这是在两大瀑布奔泻而下的光滑的峭壁上琢凿出来的石级,没有扶手,仅可托足,果然惊险。但我们现在并不需要从这儿登山。另外有比较平缓的,相当宽阔的石级从瀑布旁侧的山林间,一路往上铺砌。我们甚至还经过了一段公路,只是它还没有修成。一路总有石级。装在险峻地方的铁栏杆很结实;红漆了,更美观。林业学校在名贵树木上悬挂小牌子,写着树名和它们的拉丁学名,像公园里那样的。   
②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便见天都峰挺立在前,雄峻难以攀登。这时山路渐渐的陡峭,我们快到达那人间与胜境的最后边界线了。   
③然而,现在这边界线的道路全是石级铺砌的了,相当宽阔,直到天都峰趾。仰头看吧!天都峰,果然像过去的旅行家所描写的“卓绝云际”。他们来到这里时,莫不“心甚欲往”。可是“客怨,仆泣”,他们都被劝阻了。“不可上,乃止”,他们没上去。方夜在他的《小游记》中写道:“天都险莫能上。自普门师蹑其顶,继之者惟云水僧一十八人集月夜登之,归而几堕崖者已四。又次为李匡台,登而其仆亦堕险几毙。自后遂无至者。近踵其险而至者,惟余侣耳。”   
④那时上天都确实险。但现今我们面前,已有了上天的云梯。一条鸟道,像绳梯从上空落下来。它似乎是无穷尽的石级,等我们去攀登。它陡则陡矣,累亦累人,却并不可怕。石级是不为不宽阔的,两旁还有石栏,中间挂铁索,保护你。我们直上,直上,直上,不久后便已到了最险处的鲫鱼背。   
⑤那是一条石梁,两旁峭壁千仞。石梁狭仄,中间断却。方夜到此,“稍栗”。我们却无可战栗,因为鲫鱼背上也有石栏和铁索在卫护我们。这也化险为夷了。   
⑥如是,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今天已不再是艰险的,不再是不可能去的地方了。我们一行人全到了天都峰顶。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   
⑦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感谢那些黄山石工,峭壁见他们就退让了,险处见他们就回避了。他们征服了黄山。断崖之间架上桥梁,正可以观泉赏瀑。险绝处的红漆栏杆,本身便是可羡的风景。   
⑧胜境已成为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看呵,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丽处,都在公园中。看呵,这是何等的公园!
  《黄山记》节选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3分)
10.文章第③段引用方夜《小游记》中描写天都峰的语句,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
11.有人说第④段用三个“直上”显得多余,一个“直上”就可以了,你认为呢?谈谈你的理解(4分)
12.文章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是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并试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3.标题中的“今”可以去掉吗?为什么?(4分)

(二)你看到的也许只是表象(14分)
蒋骁飞
①唐肃宗在当太子的时候,生活朴素,行为正直。有一天,他陪着唐玄宗一起进餐。餐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其中有一盘唐玄宗最爱吃的羊腿,太子就去割了一大块献给父皇。太子割完羊肉后,见手上都是油脂,便顺手拿起一张面饼擦手。唐玄宗眼睛直盯着他的脸,露出极不高兴的神色,桌子上明明放着手巾不用,你这样也太糟践粮食了!如此浪费,以后该如何治国安邦?唐玄宗正要叱责,转念一想,太子品行一向端正,今天这是怎么了?我看看究竟再说。随后却见太子擦完手,慢慢地把饼送到嘴边,有滋有味地把饼吃掉了。原来太子是怕油脂用毛巾擦掉可惜,就用面饼擦了一起吃下去。唐玄宗转怒为喜,对太子说:“我差点错怪了你啊!人就应该这样节俭……”
②世上有很多事就像太子“以饼拭手”这样,乍一看起来让人无法容忍,但随后发生的一切,又会颠覆我们先前所有的成见。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人和事,千万不可急于下结论,应该像唐玄宗一样等一等看一看,让事情全部结束后才去评判。
③有一次,曾宪梓在公司巡视的时候,发现一位员工趴在办公桌上呼呼大睡,他没有立即去叫醒那位员工。而是找到了主管,说:“员工上班睡觉,总是有原因的,要么是管理上的问题,要么是个人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某些特别的原因。你去详细了解一下情况。”后来,主管调查后告诉曾宪梓,那位上班睡觉的员工曾连续夜间加班赶写广告文案,后来实在累得不行,就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曾宪梓听后,对主管说:“是这样啊。那就应该让他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又亲自来到那位员工面前致谢,感谢他对公司工作的支持,并特许他在家休息两天。
④曾宪梓确实是聪明的管理者,见到上班“睡懒觉”的员工,没有大动肝火的叱责、惩罚,而是叫人详细调查后再作决定。常言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凡事不经调查,必不会知晓真相;不知真相,你的结论和决定必定荒谬。我们都应该学学曾宪梓,理性地处理一些问题,因为我们看到的或许仅仅是表象;而如果轻易给人下结论,则往往可能失之偏颇、酿成大错。
⑤南怀瑾说:“我们不缺惊世骇俗的言论,而缺乏脚踏实地的研究。”是的,断章取义、无中生有、不经核实、闭门造车的论调经常充斥我们的双耳。今天的我们确实需要放下身、沉下心作全面的观察、仔细的调查、深入的研究,让我们下的“结论”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13年第六期(有改动)
14.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5.文中讲述唐玄宗进餐的故事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文中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
(三)答谢中书书(13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8.解释加点词:(5分)  ①答谢中书书  书:    ②五色交辉   辉:    ③四时俱备。  时: ④晓雾将歇   歇:    
⑤夕日欲颓   颓: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0.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用现代语言来展示其景色之美。(2分)
22.这首诗尾联的“就”字有什么作用?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3分)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探究“家乡旅游文化”,回答下列问题。
23.为宣传家乡旅游文化拟写一句广告词。(3分)
广告词:                                                                      
24.为全班同学推荐两处值得参观游览的景点,并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其特点。(4分)
①景点:                                                                        
特点:                                                                      
②景点:                                                                      
特点:                                                                       
25.为充分开发家乡旅游文化资源献计献策,向有关部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3分)
                                                                      
四、作文(60分)
26.按下面的要求写一篇文章。(作文50分,书写10分。)
(1)题目:阳光
(2)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写作。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利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6:DADCBA
7.①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②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④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⑤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⑥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⑦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⑧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
8. 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9、作者一行人攀登黄山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感。
10、突出黄山的奇险,过去攀登黄山三都峰的困难,与现在攀登黄山的容易形成对比。
11、不多余,三个“直上”体现出作者勇往直前、征服自然的豪情。
12、深化主题。作者触景生情,由石彻的山路想到了筑路的黄山石工,把脚下的山路与对黄山石工的赞美、感激之情融为一体。
13、不能,因为“今”与“古”相对,作者通过写现在攀登黄山的容易来赞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和我们伟大的人民。没有“今”就表达不出这层意思,再说过去攀登黄山是非常困难的,是不寻常的。
14、对待人和事,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作全面的观察、仔细的调查、深入的研究,因为看到的也许只是表象。
15、想出论题,列举事实论据,
16、举例论证,举“曾宪梓对待睡觉员工”的事例真实、具体的论证了“对待人和事不能急于下结论,要作全面的观察、仔细的调查、深入的研究”这一中心论点。
17、总结归纳,点明中心论点。
18、①书信 ②辉映 ③季节 ④散尽 ⑤坠落
19、①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②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20、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1、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村子城墙外面的青山连绵不绝。
22、表示诗人将不邀自至,与开头“邀”字遥相呼应,表现了老友间的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3、略,24、略,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