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

思恩中学语文版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测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思恩中学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测试卷

语 文


二
三
四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
1、请用正楷抄写下面句子 (2分)
学校感觉就像家一样











2、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凝望(nín) 险峻(jùn) 古褐苍苍(hè) 娴熟(xián)
B、玲珑(lín) 参差(cēn cī) 谛听(tì) 眩目(xuàn)
C、晶莹(yíng) 璀璨(cuīcàn) 矜持(jīn) 热忱(cén)
D、拈轻怕重(niān) 悲天悯人(mǐn)藻荇(xìng)幽邃(suì)
3、划出并改正每一组中的错别字:(每个0.5分,共2分)
A、一劳永逸 见义思迁 瞩目 弄巧成拙 ( )
B、风度翩翩 侩炙人口 摇曳 容光焕发 ( )
C、鉴字 劫后余生 矢志不移 肆虐 ( )
D、鄙薄 如释重负 斑澜 逶迤 ( )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巴东三峡》是现代文游记,《小石潭记》是文言文游记。
B、议论文三要素有论题、论点、论据。
C、《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电视解说词。
D、《最苦与最乐》中的其中一个观点是: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5、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2分)
A、仿佛神秘悠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B、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 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帖裳”。
6、填空题:
⑴《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
。(2分)
(2)安得广厦千万间, , 。(2分)
(3)《游山西村》的颔联是: , 。(2分)
⑷ 陆游是 (朝代)的诗人,他写的《游山西村》是一首 (体裁);《渔家傲》是一首 (体裁),作者是 (每空0.5分,共2分)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要求背诵的诗,请你发挥自己的背诵能力,完成下列题目。
1、从写景的角度分析,本诗主要写了 和 。(1分)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丧乱”是指 。(1分)
3、“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再联系前两个自然段的叙述和描写的内容,你能想到哪一句俗语来形容杜甫当时的处境?(2分)

4、表达作者博大胸怀和美好理想的句子是:
。(2分)
(二)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下列题目。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加线词语。(3分)
①水尤清冽( ) ②为坻( )
③佁然不动( ) ④俶尔远行( )
⑤隶而从者( ) ⑥ 四面竹树环合( )
2、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卷石底以出
②斗折蛇行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下列不是比喻句的是( )(1分)
A、闻水声,如鸣佩环 B、斗折蛇行
C、似与游者相乐 D、其岸势犬牙差互
4、写出省略的部分(1分)
①影布( )石上 ②( )似与游者相乐
5、第二段写了什么景物?用了什么方法?(2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新闻阅读(12分)
科学家预测人类进化
千年后人类都成“咖啡人”?
英国一家电视台即将播出的一部名为〈布拉沃进化报告〉的纪录片近日引起普遍关注。这部纪录片描绘了人类在未来的进化历程,称人类在公元3000年时将达到“黄金时代”,而10万年后却又会分化成高大聪明的“基因富人”与矮小愚昧的“基因穷人”。
这部纪录片的编剧奥利弗库里是伦敦经济学院“达尔文研究中心”的进化理论学家,他在英国布拉沃电视台的邀请下撰写了〈布拉沃进化报告〉并拍成纪录片。片中,库里通过分析科技、生物和环境因素对未来人类的影响,描绘了1000年后乃至10万年后人类的进化历程。
该报告预言,人类在公元3000年左右将抵达进化的“黄金时代”,由于营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将长得更高大、活得更长久。此外,由于不同种族间的联姻,到时人类的肤色将变成同样的咖啡色,世上再也没有种族歧视,因为已没有种族之别。报告称:“到那时,男人的平均身高将在1.83米至2.13米之间,而人类的平均寿命将延长到120岁。”
报告称,在性选择力量的影响下,大约10万年以后,人类将分化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一是像古希腊雕塑一样完美的“基因富人”,一种是像怪物一样丑陋的“基因穷人”。(12分)
1、这则新闻的标题由 和 构成。(2分)有什么作用?(2分)

2、这则新闻的导语是
。(2分)
3、文中的“基因富人”指 ;“基因穷人”指
。(2分)
4、说说“千年后人类都成咖啡人”的起因?(4分)


(二)《周庄水韵》阅读(14分)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雨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在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周庄水韵》的体裁是 ,作者是 ,周庄被誉为“
。写景要突出景点的特色,如《周庄水韵》着重写水,《巴东三峡》着重写 。(2分)
2、选段第一句话作用是 。(2分)
3、三次游历周庄的时令不同,感悟不一,作者所抓住的景象特点也迥异。说说作者第一次看到周庄景象的特点 (2分)
4、第二次游周庄,先从 觉写周庄的 ,后从
觉写周庄的 ,这样多角度描写周庄。(2分)
5、用“ ”线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用“﹏﹏”线划出文中的一句拟人句,并说出它们的作用。(3分)
(1),比喻句作用
(2),拟人句作用
6、作者两次游周庄是从什么感官角度描写周庄水韵?你认为那个角度更好?请谈一下自己的观点。(3分)


(三)议论文阅读(10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本文的作者是 ,文体是 。(2分)
2、对本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前线回来的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3、这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 )(2分)
A、夹叙夹议 B、只叙不议 C、只议不叙 D、先议后叙
4、找出本段中的重点句,并归纳本段的论点。(2分)
重点句:
本段的论点:

5、本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
A、举例论证 B、比喻论证 C、对比论证 D、引用论证
四、作文(50分)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有喜悦,有愤怒;有忧伤,有快乐……身体的变化,生活的酸甜苦辣,世界的纷繁 复杂,有多少事,多少想法藏在人的心里,从个人解不开的疙瘩到浩茫连广宇的思索。    请以“心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2)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