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8.*马说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28.*马说

  • 格式:  PPT
  • 大小:  1.26M    9张
  • 时间:  2016-07

《马说》ppt复习课件(9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马说》ppt复习课件(9页)
马 说
韩愈
文言词语1——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养)
才美不外见
(通“现”显露)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
(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文言词语2——一词多义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安求其能千里也
虽有千里之能
顿,餐,量词,读shí
通“饲”喂养,读sì
难道,表示疑问
恐怕,表示推测
用鞭子打,动词
马鞭子,名词
能够,动词
才能,名词
文言词语3——其他
一食或尽粟一石
执策而临之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故虽有名马
安求其能千里也
有时
面对
这样
一样
尚且
即使
怎么
句子翻译
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而著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策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马)嘶叫又不通晓它的意思。
文章评价
1、写法与主题
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2、结构特点
正面提出问题并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强烈的谴责,辛辣的嘲讽。
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精要练习1
1. 本文作者是我国唐代文学家_________。
2.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千里马常有 ②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C. ①执策而临之 ②把酒临风
D.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执策而临之
3. 加点词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益慕圣贤之道
B. ①才美不外见 ②何时眼前突见此屋
C.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老骥伏枥
D. ①才美不外见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韩愈
C
A
精要练习2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两马并驾
②不以千里称也
称:著称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一样
④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么
精要练习3
5.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品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千里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