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8.*马说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28.*马说

  • 格式:  PPT
  • 大小:  1008K    23张
  • 时间:  2016-07

《马说》ppt课件(23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马说》ppt课件(23页)《马说》ppt课件(23页)
伯乐相马
韩愈 (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祖籍昌黎,人称韩昌黎。 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任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对埋没人才强烈不满,并加以揭露和抨击。
作者与背景
“说”: 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与看法,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是一些文人志士 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积累重要词语与句子意思,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理解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所抒 发的情感。
读准下列画线的字音:
祗辱( ) 骈死( ) 槽枥 ( )

食马者( ) 食不饱( ) 不外见( )
zhǐ
pián
Cáo lì

shí
xiàn
一食或尽粟一石(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
才美不外见(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其真无马邪( )
词义巩固
有时

等同
怎么
规律,方法
通“现”, 表现
通“才” ,才能
通“耶”, 吗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
食 食不饱(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不以千里称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通“饲”喂养

通“饲”喂养

按照
故虽有名马( )

虽有千里之能( )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其 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
即使
虽然
鞭打
鞭子
代指“千里马”
难道 ,表反问语气
恐怕,表推测语气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
其能千里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
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
课文理解
1、文章塑造了哪三个形象?其中核心形象是
谁?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2、文章中千里马遇到了哪些不幸的遭遇?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3、文章中哪些语句表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哪一句?
问题探究
4、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作者只是在谈“马”吗?有什么写作意图?

5、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马 说
伯 乐
千里马
食马者
世有伯乐……而伯乐不常有。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祗辱于······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以 马 喻 人
托 物 寓 意
意图:揭露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与昏庸。
情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食不饱……安求其能千里也 ?
伯 乐:识别人才、任用人才的人
千里马:人 才
食马者:愚昧昏庸者
拓展延伸:
在韩愈生活的那个年代里,有千里马难遇伯乐,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此现象?如果自认为是千里马又没有伯乐,该怎么办?
怀才不遇的古人: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章
B.苏秦 悬梁刺股终成材
C.诸葛亮 蛰伏隆中待明主
D.陶渊明 归隐田园乐悠悠
E.苏轼 举杯邀月品人生
F.李白 扁舟一叶醉江湖
G.毛遂 大胆自荐求重用
随堂练习
1、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 代著名的文学家, 之一。与 并称为“韩柳”。
2、“说”是古代一种散文文体,以 为主,类似于今天的 。我们学过的文体相同的作品还有 、 等。
3、划分句子的停顿,不准确的是( )
A.千 里 马\ 常 有,而 \伯 乐\ 不 常 有
B.骈 死 \于 槽 枥 之 间
C.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D.且 \欲 与 常 马 等\不 可 得
韩愈

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
议论
杂文
《捕蛇者说》
《爱莲说》
C
4、不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 才没不外见
B. 食之不能尽其材
C.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 其真无马邪
5、解释“其”在各句中的不同含义。
1)安求其能千里也( )
2)其真无马邪( )
3)其真不知马也( )
代千里马
难道,表反问语气
恐怕,表推测语气
C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本文运用了 的写法,“千里马”比喻 ,“伯乐”比喻 ,
食马者比喻 。这篇文章尖锐地讽刺了 ,抒发了 的愤慨之情。

8、背诵课文。
托物寓意
人才
识别和重用人才的人
埋没、摧残人才者
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
怀才不遇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能马马虎虎,心猿意马,走马观花,更不能指鹿为马,溜须拍马,成为害群之马。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以说话就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有了缺点错误,赶快悬崖勒马,马上改正。从现在起,只要我们发扬龙马精神,勤奋学习,马不停蹄,快马加鞭,相信大家今后都能成为千里马,前途一马平川,事事马到成功!
老师寄语: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与教辅资料。

2、针对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结合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感言。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