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
—总复习
第一单元:测量
   知识要点:
1、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千米、米、分 
      米、厘米、毫米,并能进行简单的
      换算。
2、正确使用质量单位:吨、千克和克, 
      并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能够正确解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  
     6200 (千米),南京长江大桥长约6700 (米)。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
2、明明每小时步行4 (千米),丁丁骑自行车每小
    时行15 (千米),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飞机
    每小时行800 (千米)。
3、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幼鲸体长就有
     7.5(米)左右,重约6(吨),长大后它身长 
     可达30(米)左右,体重约170(吨)。
4、从学校到明明家的路,约有2350(米),
      他每天上学每迈一步约36(厘米)。
5、把一根长2米的绳子,剪成同样的5段,每
     段长(4)分米,如果剪成同样长的10段,
     每段长(20)厘米。(此题注意单位的不同)
6、北京与上海相距1440(千米),利用厚度是
     1(毫米)IP电话卡,再远的距离也可以通话。
注意此图测量时不是从0刻度开始的,也不是从整厘米数开始。
7、
8、每袋大米重50千克,( 20 )袋大米重1吨。
     每袋水泥重100千克,20袋水泥重( 2 )吨。
    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这样的两圈是   
  (800 )米,再跑(200)米就是1千米;要跑2
   千米需要 (5)圈。
9、妈妈买了一块长10厘米的火腿肉,每10毫米切
      一片,一共可以切( 10 )片。
10、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重700千克
        的机器,超载了吗?
方法1:  700×3 = 2100(千克) 
                       2100千克>2吨
                      答:超载了。
方法2: 2吨 = 2000千克
              700×3 = 2100(千克)
              2100千克>2000千克(此处也可不写单位)
              答:超载了。
11、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500米,她中午要回家
       吃饭,她每天一共要走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500×4 = 2000(米) = 2(千米)
      答:她每天一共要走2000米,合2千米。
12、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500米,他上学走出100
       米后发现忘带彩色笔,又原路返回,他到学校一
      共走了多少米? 
     100×2 + 500 = 700(米)
     答:他到学校一共走700米。
13、小红从家到文具店要走800米,走两个来回是
       多少米? 
       800×4=3200(米)
       答:走两个来回是3200米。
14、从学校到家的距离是1000米,小强往返一次
       要走多少千米?
       1000×2=2000(米)=2(千米)
       答:小强往返一次要走2千米。
15、一根铁丝长10分米,剪下同样长的8段后,还
        剩36厘米,剪下的铁丝平均每段长多少?
              10分米 = 100厘米
              100 – 36 = 64(厘米)
              64÷8 = 8(厘米)
         答:剪下的铁丝平均每段长8厘米。
16、银行、商店和书店在同一条路上,从商店到
        银行有621米,从书店到银行有356米,从商
        店到书店一共有多少米? 
              621 + 356 = 977(米)
              621 – 356 = 265(米)
       答:从商 店到书店一共有977米或265米。
17、妈妈带红红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78
      千米。他们下午5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 
      千米,晚上9时能到达吗?大约需要几个小时到  
      达?
             9 – 5 = 4(时)
            80×4 = 320(千米)
            320<378
        答:晚上9时不能到达,大约需要5个小时到达。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知识要点:
1、会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并 
     会验算。
2、能正确填写竖式中所缺的数。
3、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已知差比被减数小125,减数是(125)。
      已知被减数等于差加120,减数是(120)。
(以上两题根据减法算式三个数的关系直接解答。)
2、某鞋厂有两个仓库,这两个仓库存的鞋相差276
      双,第一个仓库存鞋503双,第二个仓库存鞋多
      少双?
                 276 + 503 = 779(双)
                 503 – 276 = 227(双)
          答:第二个仓库存鞋779双或227双。
3、用0、8、5三张卡片组成不同的三位数,请你选
      择其中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先求出它
     们的和,再求出它们的差。
     先想出:最大的数850和最小的数508。
     再计算:
               850 + 508 = 1358
               850 – 508 = 342
           答:它们的和是1358,差是342。
4、三年级有287位同学坐车去春游,租了5辆车,
     且每辆车限乘58人,有4辆车已经坐满,第5辆
     车坐多少人?还差几人又能坐满一辆车?
                  58×4 = 232(人)
                  287 – 232 = 55(人)
             答:第5辆 车坐55人。
                   58 – 55 = 3(人)
             答:还差3人又能坐满一辆车。
5、一根绳子长600米,第一次用去146米,第二
     次用去79米,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此题有一个多余的条件,一根绳子长600米。)
             146 + 79 = 225(米)
     答: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225米。
6、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减278时,把被减数错写成
     了365,结果差多了9,你知道原来的被减数是多
     少吗?差应该是多少? 
          方法1:  365 – 278 = 87 
                      87 – 9 = 78
                      78 + 278 = 356
          方法2:365 – 9 = 356
                       356 – 278 = 78
       答:原来的被减数是356,差应该是78。
两种方法哪种好理解就用哪种。
7、小迷糊计算517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十位的9
     看成6,算出的结果是582。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多少?
              方法1:  582 – 517 = 65 
                          517 + 95 = 612
             方法2:  582 + 30 = 612
            答:正确的结果应该是612。
两种方法哪种好理解就用哪种。
8、小迷糊计算287加一个数时,又不小心把这
     个数末尾的“0”看丢了,算出的结果是294。
     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294 – 287 = 7
                  287 + 70 = 357 
     答:正确的结果应该是357。
9、小迷糊计算356减一个数时,不小心把十位
      的5看成2,算出的结果是327. 正确的结果
      应该是多少? 
                方法1:  356 – 327 = 29
                            356 – 59 = 297
                方法2:327 – 30 =  297
            答:正确的结果应该是297。
10、小迷糊计算592减一个数时,又不小心把
         这个数末尾的“0”看丢了,算出的结果是
         578。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592 – 578 = 14
                      592 – 140 = 452
               答:正确的结果应该是452。
第三单元:四边形
知识要点:
1、认识四边形特征,掌握长方形、正方
      形、平行四边形特征,会在方格纸上
      画长、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知道周长含义。并能根据要求求周长
      或边长。
1、一个长方形,长是13分米,宽是7分米,
     周长是(4)米。(注意单位换算)
2、把一个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纸剪成十字
      形,十字形的周长是(24)分米。
3、长方形的长5厘米,宽是3厘米,与它周长 
       相等的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
    (通过周长求边长,并注意写单位。)
6分米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的和是12分米,
      它的周长是(240)厘米。
      想:12×2=24(分米)=240(厘米)
5、一个铁丝长120厘米,用它围一个长40厘
     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还剩(10 )厘米。
     想:(40 + 15)×2 = 110(厘米)
              120 – 110 = 10(厘米)
6、判断。
(1)四边形都有四个角。                           (√)
(2)一个图形四条边都相等,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
                                                                     (×)
(3)一个正方形边长增加1厘米,周长增加1厘米。
                                                                     (×)
(4)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它的长和宽一定相
          等。                                                    (×)
(5)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它的长和宽的和一
         定相等。                                              (√)
(6)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不是长方形、正方形就
         是平行四边形。                                   (×)
(7)长方形一组邻边的和就是它周长的一半。(√)
(8)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是7厘米,
        宽是3厘米,如果把它们按照右图
        那样叠放在一起,这个图形的周长
         是40厘米。(×)
(9)用同一根铁丝先围成一个长方形,再围成一
         个正方形,它们周长相等。(√ )
(10)正方形的边长减少2厘米,它的周长就减少
            8厘米。(√)
(11)正方形的周长是4条边的总和,也就是边长
            的4倍。(√)
(12)如果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同样长,这时
            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
7、用4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围成一个长方形,它
     的周长是多少?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 
     是多少?(此题解答时要先画图,下面提供的
     是比较容易解答的方法。)
2×10 = 20(厘米)
2×8 = 16(厘米)
8、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用两个这样
      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周
     长是多少?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4×4 = 16(厘米)
答: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4 + 4 + 2)×2 = 20(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9、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
     周长是54cm,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54÷6 = 9(cm)
答: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
10、在一张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里剪去一个边 
     长13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剩下的纸的周
     长分别是多少?
甲:20×4 = 80(厘米)
       80 + 5×2 = 90(厘米)
  答:剩下的纸的周长是90厘米。
乙:20×4 = 80(厘米)
  答:剩下的纸的周长是90厘米。
11、画一个周长是18个小格的长方形。
       先算 18÷2 = 9,得到周长的一半,也就是长与
                宽的和。 
       再将 9进行分解,得到长和宽不同的长方形。
       它们是: 长8个小格、宽1个小格的长方形;
                                   长7个小格、宽2个小格的长方形;
                      长6个小格、宽3个小格的长方形;
                      长5个小格、宽4个小格的长方形。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知识要点:
1、熟练口算和笔算有余数除法。
2、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2.在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商)×( 除数)+(余数)。
3.在有余数除法,除以8商5,被除数最大是(47),
  最小是(41)。(先想余数最大是7,再通过
  5×8 + 7= 47计算出被除数;余数最小是1,再通过
  5×8 + 1= 41计算出被除数。 )
4.在22÷(6)=(3)……4算式中,除数是(6),
  商是(3)。(先算22-4 = 18,再想18=3×6,
  填写除数时要注意除数大于余数。)
5.  □÷9=3……□    余数最大是( 8 )。
    □÷□=□……6   除数最小是( 7 )。
    (最大的余数比除数小“1”;)
    (最小的除数比余数大“1”;)
    □÷5=4……□    被除数最大是( 24 )。
    (想:余数最大是4,算:5×4 +4 =24)
    □÷□=7……3    被除数最小是( 31 )
    (想:除数最小是4,算:4×7 +3 =31 )
6.(   )÷(  5  )=( 5 )……4中,除数和商相  
        等,被除数最小是(  29  )。
  (除数最小是5,又因为除数和商相等,所以除数和商都是5,算:5×5+4=29)
  7.每6个球装一盒,装45个球至少用( 8 )盒。
    (45÷6=7(盒)……3(个)   7+1=8(盒))
  8.有22米布,每3米做一套衣服,最多可以做( 7 )  
     套。
   (22÷3=7(套)……1(米))
9.报数游戏。小刚、小文、小明、小丽、小红按顺序轮流报数。请你预测下面的数分别是谁报的?
     14         25        37      
    14÷5 = 2(轮)……4(个)
    (从头数第4个人是小丽)
    25÷5 = 5(轮)
   (没有余数是最后一个人,小红)
    37÷5 = 7(轮)……2(个)
10.同学们秋游,丛林探险每车坐6人,激流勇进每船坐5人。我班有44人,都玩“丛林探险”,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都玩“激流勇进”,该租几条船?
  (1)44÷6=7(辆)……2(人)
  (2)44÷5=8(条)……4(人)
       8+1=9(条)
  答:都玩“丛林探险”,最多可以坐满7辆车。
      都玩“激流勇进”,该租9条船。
11.奶糖46块,水果糖35块,现把6块奶糖,4块水果糖装一袋,最多可装多少袋?
        46÷6=7(袋)……4(块)
        35÷4=8(袋)……3(块)
    答:最多可装7袋。
(最多可以装多少袋以得数少的袋数为标准。)
12.三年级一班41人进行野炊,晚上宿营时每6个人一个帐篷。准备7个帐篷够吗?
  
  方法一:
        6×7=42(人)
        42>41
     答:准备7个帐篷够用。
  方法二: 
        41÷6=6(个)……5(人)
        6+1=7(个)
     答:准备7个帐篷够用。
14.用一条彩带如右图那样围一圈后,还多出2厘米,这条彩带有多长? 
       
              3×8+2=26(厘米)
            答:这条彩带有26米长。
15.做一面国旗要用5颗五角星(1大4小),现有17颗小五角星和10颗大五角星,用这些五角星最多可以做(4)面国旗,再添(11)颗(小)星就可以多做三面国旗。
  第一种方法: 
   17÷4=4(面)……1(颗)
   4×7=28(颗)
   28–17 = 11(颗)
  第二种方法:
   3×4=12(颗)
   12–1 = 11(颗)
第五单元:时、分、秒
知识要点:
1、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会进行简单换算。
2、能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1.填空
     3分=(180)秒         
    600分=(10)时
    1时=(60)分=(3600)秒 
      
2.比大小      
     半小时(<)40分           
    1时20分(<)100分
     3分15秒(>)180秒      
    78秒-18秒(=)1分
3.算一算
     1时+30分=(90)分      
     1分30秒-40秒=(50)秒
4.填一填
(1)填入合适的单位
           我每天睡眠达10(小时),起床穿衣用10(分);吃早餐用15(分);带领巾用40(秒);连续跳绳10下,用6(秒);我脉搏跳76下用1(分);骑自行车行140米用1(分)。
(2)一家商店早8:30开门,晚9:00关门,
     这一天共营业    12时30分 。     
(3)一列火车本应6:35到达,实际7:05到达,
    晚到了  30分  。
      想:7时5分-6时35分=30分
(4)一个用一根铁丝围成的长方形长3  米,宽1米。如果把这根铁丝每9分米剪成一段,每段做一个正方形,最多可以做(8)个正方形;如果做一个需要用8分钟,做这些1小时够吗?(不够)
  想: (3+1)×2=8米=80分米
        80÷9=8(个)……8(分米)
8×8=64(分)
64分>1小时
3.解决问题
(1)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要坐45分钟的车,他们8:30分准时到达,请问他们是(7时45分)出发的。
         
           8时30分-45分=7时45分
 (2) 一列火车本应10:50分到南京站,现在晚点25分钟,火车将在(11时15分)到达。 
 
         10时50分+25分=10时75分=11时15分
到达时间-经过时间=出发时刻
(3) 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要坐45分钟的车才能到达,他们如果想在8:00到达博物馆就需要比计划出发的时间提前15分钟出发,请问他们原计划(7时30分)出发。
            8时-45分=7时15分    
            7时15分+15分=7时30分 
(4)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知识要点:
1、	熟练、准确地口算和估算。
2、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 估算
       
     58×3≈180       508×3 ≈1500     485×4 ≈2000
2.   (1)999×0的积是(1)位数;
               999×1的积是(3)位数;
               999×9的积是(4)位数。
      (2)250×4积的末尾有(3)个零;
               150×8积的末尾有(2)个零。
      (3)1与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 0 )。
60
500
500
3.□43×3的积是一个四位数,□里最小填( C )。
    A 5             B 4           C 3
4.345×□ 的积是一个三位数,□里最大填( A )。
    A 2           B 3           C 4
5.35+36+37+38+39+40+41等于( A )。
    A、38×7       B、41×7     
    C、35×7
6.运动队有36个排球,56个篮球,足球的个数是排球和篮球个数和的2倍,运动队有多少个足球?
    (36+56)×2=184(个)
   答:运动队有184个足球。
7.口算比赛中,小强平均每分钟做16道题,过了3分钟他正好做了一半,口算比赛一共多少道题?
       16×3×2=96(道)
     答:一共有96道题。
8.今年水果园里的水果大丰收,西瓜收了1350千克,葡萄收了9筐,每筐78千克。一辆载重为2吨的汽车,能把这些水果一次运完吗?
       78×9=702(千克)  
       702+1350=2052(千克)
       2吨<2052千克      
  答:一辆载重2吨的汽车,不能把这 
      些水果一次运完。
9.工人叔叔将一根圆木锯成3段需要6分钟,照这样计算,要将这根圆木锯成20段需多长时间?
 (想:一根圆木锯成3段,要锯2次。)
       6÷2=3(分)  
       20-1=19(次)  
       19×3=57(分) 
答:要将这根圆木锯成20段需57分钟。
10.一捆绳子,剪下45米后,剩下的是剪下的3倍,这捆绳子原来有多长?
            45×3=135(米) 
           135 + 45 =180(米)
         答:这捆绳子原来180米长。
11.一条绳子对折三次后,每折长80厘米,这条绳子长多少厘米?
        2×2×2=8(段)    
        8×80=640(厘米)
     答:这条绳子长640米
12.一辆自重5吨的汽车,车上装着每台重1800千克的车床3台,能不能安全通过限重10吨的桥梁?
       1800×3=5400千克=5吨400千克
       5吨400千克+5吨=10吨400千克
       10吨400千克>10吨
   答:这辆车不能安全通过限重10吨 
       的桥梁。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知识要点:
1、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包括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两种情况)。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法问题。
1.看图写分数
2.比大小
>
<
<
=
3.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打开后发现这张纸被平均分成了( 4 )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3份是这张纸的(       )。
4.把1米长的纸条,对折后再对折。然后又对折,打开后发现被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是1米的(      ),其中5份是1米的(       )。
5.
6.(1)把一条绳子分6份。每份是它的    (×)
  (2)小明和小红喝了同样多的一杯水,小明喝了     。  小红喝了    ,小明剩下的多。      (×)
(3)    +    =                       (×)
(4)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等于1(0除外)。  (√)
7.一本书,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还剩这本书的几分之几没看?
 
         答:还剩这本书的     没看.
第八单元:可能性。
知识要点:
1、正确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性,会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
2、能够正确判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一定画“√”,可能画“○”,不可能画“×”。)
1.海水是咸的。 (    )           
2.青蛙在夏天冬眠。(     )
3.蚊子是咬人的。(    )           
4.蚊子都是咬人的。(     )
5.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大地震。(     )
6.东边日出西边雨。(    )          
7.除数一定大于余数。(    )
8.小鸭会游泳。(   )                
9.我很瘦只有24克。(   )
10.人永远不会老。(   )            
11.下次语文测试,我能得满分。(  )
√
×
○
×
√
○
√
√
×
×
○
1.投掷一枚六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的正方形骰子,可能投掷出的数字是( 1、2、3、4、5、6 ),有(6)种可能,出现其中任何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是(     )。
2.一副扑克牌中( 不可能 )有2张红桃A。
3.一个盒子里有9个红色跳棋子,2个黄色跳棋子。任意摸出一个,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分别是(红、黄),摸出( 红 )色棋子的可能性大。
1.一个两位数加另一个两位数的和(   )是三位数。
      A 可能        B 一定      C不可能
2.把3个白球和5个红球放在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  )是蓝色的。
       A 可能       B 一定       C不可能
3.盒子里有许多个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跳棋,从里面任意取一个,(   )。
    A 一定是红色      B 绿色的可能性大    
    C三种颜色的可能性都有
4.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   )拼成一个长方形。
    A 一定能      B 不一定能     C一定不能
A
C
C
B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0乘9的积一定小于0乘900的积。(   )
2.一个数中间有0,那么与一个不是0的数相乘后,乘积的中间一定有0.(  )
3.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和一定是三位数。(   )
4.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和可能是三位数。(   )
5.三位数减两位数,差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
√
×
×
×
√
6.两加数的和一定大于其中的任意一个加数。(   )
7.71一定比8的8倍多3。(   )
8.一个因数的中间有几个0,它的积的中间一定有几个0。                   (  )
9.54×5的积一定比5个54的和要少。(  )
10.莉莉7:35到校,乐乐7:40到校,一定是乐乐离学校近。(  )
11.莉莉7:35到校,乐乐7:40到校,可能是乐乐离学校近。(  )
√
×
×
×
×
×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知识要点:
   能够准确的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1.用卡片8、3、4可以摆出(  )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2.用卡片2、0、6可以摆出(  )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3.三个小朋友站队,一共有(   )种不同的站法。
4.有3件上衣,2条裙子,一共有(   )不同的搭配穿法。
6.三个小朋友,每2个人通一次话,一共通(   )次话。
A 到C共有(   )种不同走法。
5.
6
348
4
843
620
206
6
6
11
3
7.从4个小朋友中选2个人参加诗朗诵,有(6)种不同的选法。
8.从3名男生,2名女生中各选一人组成一队,有(6)种不同的选法。
9.有3个女生,2个男生:
如果女生与女生各握一次手,共握(3)次手;
如果每个男生与每个女生各握一次手,共握(6)次手。
10.
星期五菜单
    荤菜:鱼、肉丸、虾
素菜:土豆、茄子
一份盒饭中有一个荤菜,一个素菜,共有(6)种搭配方法。
11.四位同学写贺卡放在一起,然后每人取出的不是自己写的那张,有(12)种取法。
12.
                                                                  
                                                                  
13.
按照箭头方向,一共可以
组成 (6)个词。它们是:
长发、长裤、长笛、短发、短裤、短笛。
14.下面两个盒子里面分别装着写有1、2、3、4、5的卡片,从每个盒子里各摸出一张卡片,摸出两张卡片的数字和可能是多少?
1+4=5    2+4=6     3+4=7
1+5=6    2+5=7     3+5=8
摸出的和可能是: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