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高中地理必修2《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现在深圳市总人口1077.9万,其中户籍人口332.2万,非户籍人口745.7万,占总人口的69.2%
请思考: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
试问:人口的迁移就是人口的空间移动吗?
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空间移位: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
时间限度 :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4、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
5、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6、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
试问:人口的迁移就是人口的空间移动吗?
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空间移位: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
时间限度 :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2.类型: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①欧洲人到美洲、大洋洲
②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①拉丁美洲人到北美和西欧 ②南亚、南欧和非洲人到西亚、北非打工 ③南欧和非洲人到西欧打工
旧大陆
(欧洲、非洲、亚洲)
亚非拉
新大陆
(美洲、大洋洲)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非洲黑人被贩卖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空间分布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二战前后各大洲人口流向的变化
欧洲
北美洲
拉美
大洋州
非洲
二战前
二战后
无论是19世纪以前,还是二战之后,始终都是人口迁出地的大洲: ;始终都是人口迁入地的大洲是: ;
拉丁美洲由 人口 变为人口 ,欧洲则相反。
亚洲、非洲
北美、大洋洲
迁入地
迁出地
材料一
历史上,我国就发生过大规模的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人口迁移。西汉时我国北方人口占总人口的2/3,经过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后,南方人口已占到全国的2/3。清末到民国中期迫于生计,河北、山东一带人口“闯关东”迁往东北地区,河南一带人口“走西口”迁往新疆和甘肃等地。
国内人口迁移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口的意愿性迁移一直比较少。虽然在20世纪50—70年代也有大量的人口迁移活动,但均以行政调动为主,如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以及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益活跃,人口迁移中组织性迁移的比重逐渐下降,而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
移民支边、战争、
自然灾害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国家政策)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原因)
大批迁移
有计划
有组织
规模小
频率低
流量增大,流动方向发生明显变化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
① 中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② 由农村迁往城市
3.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
迁出地:加强与外界社会的联系,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但也造成人才和劳动力外流。
迁入地:有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入,有利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了人口拥挤、增加环境压力。
1.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拉丁美洲继续是国际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C.人口移出减轻了迁出国人口压力
D.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持续发展有外来移民明显的作用
2.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
A.规模小、频率高 B.规模小、频率低
C.规模大、频率高 D.规模大、频率低
3.下面可能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大规模流动方向的是 (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河南
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湖北流往重庆
二.影响人口的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3.社会因素:
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宗教
2.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 通信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材料一
湖北省位于中国最大河流长江的中游,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在中国都占有比较优越的地位。湖北是中国人口迁移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迁入区。1954~1990年的37年中,人口迁移总量达5932.23万人,总迁移率为39.2‰,迁入3059.01万人,迁入率为20.21‰;迁出2873.22万人,迁出率18.99‰,净迁入185.79万人,净迁入率1.22‰。
为什么湖北是人口重要的迁入区 ?
自然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这片灾难的土地。有些人选择迁居东部,但大多数人则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
为何俄克拉荷马州及其附近地区人口要大量外迁?
自然灾害
材料三
我国东北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明清时更多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尤其是山东人多,人们把这种现象称“闯关东”。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现在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完全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闯关东”和“雁南飞”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因素
材料四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巴尔干9个国家中,除希腊、马其顿和斯洛文尼亚外,其他各国人口数量均大幅度减少。1992—1995年战争期间,波黑死亡人口超过10万,为躲避战乱,从波黑逃离的居民达200多万。尽管战后多数人重返家园,但仍有几十万人侨居国外。克罗地亚目前流落在塞尔维亚—黑山境内的克罗地亚难民就接近22万人。科索沃迁移到塞尔维亚的塞尔维亚族居民就有25万人。
导致巴尔干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战争
材料五
1947年,英属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印度人多信仰印度教,而巴基斯坦则是穆斯林建立的伊斯兰教共和国。为了躲避宗教歧视或迫害,当时南亚次大陆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人口迁移。印度境内有1500万左右的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境内则有200万左右的印度教徒迁入印度。目前,南亚次大陆三个人口大国的宗教构成中,印度80%以上是印度教徒,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穆斯林分别占本国人口的98%和80%
宗教
印巴分治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哪些因素导致了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
南北战争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工业的阳光地带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
人口大规模西迁
由乡村流入城市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1 . 19 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
A .从新大陆移向旧大陆 B、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C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D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多
2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外来人口已超过了本国人口,其主要原因是
A .本国人口稀少,缺少劳动力
B、经济发展水平高,能够提供较多的工作机会
C 石油收人大增,经济发展快,吸引大批外籍工人
D .人口老化现象严重,需青壮年劳动从事脏累工作
3 .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的
B、历史上人口迁移是由自然灾害引起的
C .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的人口迁移频率高,规模大
D .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
4 .新中国成立后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 .规模小、频率高 B、规模小、频率低
C .规模大、频率高 D .规模大、频率低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与民工潮涌向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
C 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 .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好的生活水平
6.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直是人口迁人地区(或国家)的是
A .西欧 B .拉美 C .澳大利亚 D .西亚
7.下列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 .九江人用一天时间去广州购物
B .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
C .日本人去美国定居 D .中国人去欧洲旅游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 8-9 题。
8.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 .从非洲迁往西亚 D .从欧洲迁往非洲
9、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 .从河北流往山东
C .从新疆流往内地 D .从湖北流往重庆
10. 1979 年深圳人口约 2 万,到 1999 年深圳常住人口达到 167 万,深圳能够吸引全国各地大量人口迁人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设立经济特区,经济迅速发展
B .矿产资源的开发,工矿业迅速发展
C .毗邻香港特区,地区位置优越
D .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优越
(1)如果 A、B、C分别表示一
个国家内的三个不同地区,
则 Cl A2、 Al Bl
表示 人口迁移;
如果 A、B、C分别表示三
个相邻的国家,则由
C1 A2、Al Bl
表示 人口迁移。
11 .读人口移动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2)同一地区A或C内,人口由Cl C2、A1 A2是
不是属于人口迁移?原因是 。
国内
国际
人口的迁移至少要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