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ppt《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ppt《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ppt《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件ppt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知识结构
第55、56页“问题研究”
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
资料1和资料2是生态农业的两种基本类型——综合利用形式和立体生态农业。
资料1中的农业将畜牧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废物综合利用,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了环境污染。
资料2的立体农业,从人工构建生物群落和食物链的角度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种植业、水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
资料3中的旅游观光农业是近些年在大城市周围出现的一种新型农村经济。它将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同时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该种经营方式需要的区位条件是近大城市,交通便利。
作业:
1.完成《地理填充图册》之本节内容。
2.完成《新课程学习指导》之本节内容。(科
代表检查)
3.复习、预习。
一.大牧场放牧业
主要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主要农产品:
牛(美、阿)
羊(澳、新、南)
第51页“案例4”
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气候温
和,年内气
温变化和缓;
降水较为充
沛;有利于
牧草生长。
第52页“活动”
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2.经营方式:集约农业、生产规模大。
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高;经济效益高;重视科技应用,例如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划区轮牧等。
3.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小结:
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
距海港近
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特点:
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专业化程度高
二.乳畜业
主要分布地区: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主要农产品:牛奶及其制品等
第52~54页“活动”
广阔的平原和凉爽的温海洋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表3.1反映了西欧城市化水平高,说明市场因素对乳畜业的重要影响。
右图说明了西欧饮食习惯对乳畜业形成的影响。
第52~54页“活动”
1.西欧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这种气候条件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适宜发展奶牛饲养业,形成了欧洲人以肉奶等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
随着经济发展,欧洲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的奶类消费需求大。
此外,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乳畜业就更需要近市场分布。
第52~54页“活动”
2.西欧乳畜业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大城市周边以生产牛奶为主,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以生产乳制品为主。
3.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相比,西欧的乳畜业接近市场。气候条件不同,草场质量不同,欧洲以奶牛为主,潘帕斯草原大牧场则以肉牛为主。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远离市场,对交通条件依赖较大。
小结:
乳畜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乳畜业的主要特点:
商品率高
机械化程度高
集约化程度高
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1. 有关美国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1)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2)美国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中央大平原上
(3)高度发达的工业是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一大区位优势
(4)教材中提到的所有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美国均有
A.(1)(2) B.(3)(4)
C.(1)(3) D.(2)(4)
C
练 习
2.下列国家分别是世界上最大商品谷物生产国和牛肉出口国的是
A.美国和阿根廷
B.俄罗斯和丹麦
C.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D.中国和新西兰
A
3.下列关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
农业生产国
B.我国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家庭经营
C.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粗放型的农业
地域类型
D.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规
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D
1、下列关于季风水田农业,说法正确的是
A.单产高,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B.稻米多分布在沿海地带
C.小农经营,机械化水平低,但商品率高
D.属于技术密集型农业
+沿河

劳动
练 习
3、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灾害是
A.地震灾害 B.寒潮灾害
C.水旱灾害 D.台风侵袭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2、与其它农业地域类型相比,季风水田农业
A.技术水平高
B.劳动强度大
C.单产较低
D.生产过程简单


复杂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位置,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4~6题:
4、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根本原因是

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
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
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水稻种植很适合小农经营
5、“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

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
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位置,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4~6题:
6、传统稻米产区农业生产改进最关键的是改变

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产不高
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还未充分合理利用
D.地势低平、多水旱灾害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位置,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4~6题:
知识回顾: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市场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
地形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土壤
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技术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水源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热量
农业生产
主导因素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普遍应用现代科技
科技应用
种麦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
生产结构
坚持“土-草-畜-市场”和混合农业模式,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市典型的小麦-牧羊地区
地域化
专业化程度高
农业专业化
多为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大
经营方式
特点
项目
1.世界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  ) A.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
B.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亚 C.欧洲的西班牙和意大利
D.拉丁美洲的古巴和委内瑞拉
A
2.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符的是(  ) A.家庭经营 B.商品率低 C.田地规模小 D.采用旱地直播
D
反馈练习:
讨论并完成第65页的“思考活动”。
①②④;③⑤。
①②③④;⑤。
②③④;①⑤。
讨论并完成第65页的“探究活动”。
小麦的种植主要分布在北纬25°~55°和南纬25°~40°的温带地区。主要集中在五个大地带:①自西欧平原向东,经中欧平原、东欧平原南部到西西伯利亚平原南部;②西起地中海沿岸,向东经土耳其、伊朗到印度河-恒河平原;③北起中国东北平原,向南经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到长江中下游平原;④北美洲中部的大草原,自加拿大中南部至美国中部;⑤包括南非,向东经澳大利亚南部到南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不连续。(小麦性喜寒和旱)
练习:
1.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农业生产的各种措施都在于因地制宜地利用光热条件
B.热量条件通常是低纬优于高纬,作物的生产条件也是低纬优于高纬
C.除有灌溉水源外,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一般不能发展种植业
D.山陵和山地的缓坡只适宜种植经济林木,不易种庄稼
2.1999年夏天,荔枝在京津地区售价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A.北京居民普遍不喜食荔枝
B.京津地区荔枝丰收
C.逢荔枝挂果“大年”,京津荔枝供应量偏多
D.海运直达,运费降低
3.下列有关亚洲水稻种植业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农经营 B.人口数量大、素质高
C.科技水平高 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A
C
D
4.决定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不同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 C.国家政策 D.多种因素
5.三江平原沼泽地与黄淮海平原盐碱地要发展种植业需要改造的共同条件是
A.土壤 B.气候 C.地形 D.热量
6.下列农业区位选择所主导因素,正确的是
A.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的乳畜业——市场
B.河套平原的甜菜——地形
C.南疆的长绒棉——土壤
D.海南岛上的橡胶——水分
7.限制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8.在各项社会经济因素中,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突出的是
A.市场因素 B.政府干预 C.文化传统 D.生活习惯
9.在北京的近郊区建立一些乳牛场,主要原因是
A.牛肉出口方便 B.靠近副食品加工厂
C.冷藏条件好 D.城市居民消费量大
A
A
A
B
A
D
10.1996年,我国曾出现苹果供过于求,价格大跌,严重滞销的“果贱伤农”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
A.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 B.当年气候异常
C.苹果进口量增加 D.市场信息滞后
11.对美国东南部地区供应东北部工业区熟菜、花卉等影响显著的因素是
A.交通运输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B.国家政策和政府的干预
C.自然条件的改善
D.东南与东北经济差异
12.美国水稻种植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明显差异是
A.产量不同 B.种植制度不同
C.播种技术不同 D.产品品种不同
13.塑料大棚中蔬菜、花卉的种植属于(双选)
A.自给农业 B.粗放农业 C.集约农业 D.商品农业
D
A
C
CD
14.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共同特征是
A.科技水平低 B.需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产量高,商品率低 D.机械化水平高
15.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A.集约农业-商品谷物农业-自给农业
B.粗放农业-游牧业-商品农业
C.集约农业-热带作物种植园-商品农业
D.集约农业-亚洲水稻种植业-商品农业
B
C
第9页活动:
乳牛

花卉

小麦
B
C
A
练 习
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中,全部是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   A.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B.市场、交通、政策、劳力   C.气候、市场、机械、水源   D.地形、土壤、交通、城市
2.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区位条件是(  )   A.交通运输   B.市场需求   C.政府干预   D.降水多少
B
B
3.下列关于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不科学的是(  )   A.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   B.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林业
  C.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D.由于农产品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园艺业和乳畜业的区位将不受交通条件的制约
4.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筑梯田,是因为:①修筑工程量大;②梯田面积小;③耕作难度大;④技术要求高   以上选项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练 习
D
A
5.下列各项中的国家均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的是(  )   A.美国、俄罗斯   B.法国、加拿大   C.澳大利亚、中国   D.印度、中国
6.素有“鲜花王国”和“郁金香王国”美誉的国家是(  )   A.荷兰   B.比利时   C.新西兰   D.新加坡
练 习
B
A
练 习
7.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
(1)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①A处宜发展______,因为这里地形______,耕地面积____;   ②B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   ③C处宜发展_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_,为市民提供新鲜产品;   ④D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因为______地形不便耕作。   (2)如果在D处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不仅可以扩大____________,也有利于____________。   (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应根据____________的原理,推广______生产,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__因素,调节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棉花
平坦

蔬菜
水源
市场
乳牛
公路
市场
水果
丘陵
耕地面积
水土保持
温室效应
温室
温度
光照
通风
湿度
练习巩固:
1、我国江南丘陵适宜种茶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土壤 C、地形 D、水分
B
2、下列地区发展种植业必须改造水分条件的是( )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河西走廊 D、河套平原
CD
3、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
A、政策 B、交通 C、科技 D、市场
D
4、决定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农业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
是( )
A、市场 B、水分
C、自然条件 D、社会经济条件
C
以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
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2、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着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
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气候都较寒冷,为何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
4、杭州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蛋的农业生产基地。
5、萧山公路边的乳肉畜牧业、园艺业。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1、三江平原
2、河套平原
3、东南丘陵
4、郊区农业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
沼泽地过湿 通过排水改造水分
干旱 需要加强灌溉改造水分
地形坡度大 修筑梯田
需求种类多 加强培育技术
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进行搭配:
A、古巴的甘蔗
B、黑龙江的大豆
C、河西走廊的粮棉
D、横断山区立体农业
E、江南丘陵的茶树
灌溉水源
炎热的气候
地形
土壤
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判断下列农业生产是否合理?说出理由。
1、丘陵陡坡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
2、围湖造田,毁林开荒。
分析影响下列事物变化的因素:
1、 90年代初衢州的芦柑质量好,当地农农民大面积种植。
2、90年代末衢州的芦柑价格大跌,滞销严重。
3、产于云南等热带地区的荔枝大量运往北方市场。
4、荷兰的鲜花运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1、市场需求
2、市场需求的变化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
4、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例1:城镇周围发展乳牛、花卉、小麦三种农业
1.世界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  )   A.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   B.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亚   C.欧洲的西班牙和意大利   D.拉丁美洲的古巴和委内瑞拉
练 习
A
2.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符的是(  )   A.家庭经营   B.商品率低   C.田地规模小   D.采用旱地直播
D
3.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牛占重要地位的国家是(  )   A.美国、阿根廷 B.美国、澳大利亚   C.南非、新西兰 D.南非、阿根廷
A
4.关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选择条件的叙述欠妥的是(  )   A.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   C.距海港较近,交通方便 D.经济发达,市场条件好
5.关于阿根廷牧牛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牧牛业获得飞快发展   B.这里最早的良种牛是澳大利亚人带来的   C.这里所产的牛肉主要出口到美国   D.这里的牧牛业一直是粗放的经营方式
D
A
练习巩固:
1、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
C、劳动力丰富 D、科技发达
AB
2、美国中央大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A、交通便利 B、高温多雨
C、科技先进 D、以中小型农场为主
AC
3、澳大利亚出口的著名农产品是( )
A、羊毛 B、牛肉 C、小麦 D、乳制品
AC
4、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颖的( )
A、自给农业 B、种植业
C、种植园农业 D、混合农业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