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高中必修2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高中必修2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必修2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必修2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必修2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必修2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必修2地理《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ppt课件免费下载
第五章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人为什么要“走”呢?
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和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互补,这样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
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发展
地域性
不平衡
人的联系
物的联系
信息的联系
——————

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是指将人或物进行空间场所的位移,从专业角度来说,是指交通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

运输是指人或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 有目的的空间位移;是指借助公共运输线路及其设施和运输工具,为实现人或物的位移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邮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邮政是信件和包裹的传递。电信是语言、图像、符号的传输。

交通运输是指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和运输工具上载运的人员与物资在两地之间位移的经济流动的总称。
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
“先行官”
古代运输方式
南船
北马
古代运输方式
丝绸之路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公路运输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运输方式的发展
古代
现代
方式:人力、畜力、风帆行船
特点:运量小、速度慢、效益低
方式: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管道
特点:运量大、速度快、效益高
结合以下生活实例,分析这些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类型: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河运与海运)、
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温馨提示:
注意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工具的区别
2.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输
优点
1.运量大、速度快、 运费低;
2.受自然因素影响 小、连续性好。
缺点
1.造价高,金属材料多;
2.占地广,短途成本高。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
机动灵活,
周转速度快,
装卸方便,
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缺点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
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
优点
运量大,投资少, 成本低。
缺点
速度慢,灵活性差、 连续性差;
受航道水文状况、气 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优点
运输效率高
速度快

缺点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
管道运输
优点
气体货物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可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大。

缺点
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
公路运输
运量小,耗能多,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速度快,效率高
航空运输
需要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运具和线路二合一,运量大,耗能小,安全性能高,方便管理
管道运输
速度慢,灵活连续性差,受自然影响大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水路运输
造价高,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费高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铁路运输
缺点
优点
运输方式
思考: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考虑了哪些因素?
如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①每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②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间效益等
依 据
思考:各种运输方式适合运输什么样的货物?
3、交通运输方式选择
航空运输: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管道运输:
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短途、量小、容易死亡、变质
的活物和鲜货
远程、量大、不急需的货物
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货物
流体、气体货物
(1)运距<8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4)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______,它适合运送的货物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运距>55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2)80km<运距<550km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公路
铁路
水运
空运
轻、贵、急
如何选择运输方式
练习
下列货物可用哪几种运输方式?比较哪种最好?
1.把鲜花从广州运到北京,
若换成两箱急救药又如何?
2.把煤炭从山西运到秦皇岛。
3.把新鲜蔬菜从郊区运到市区。
4.一批钢材,从重庆运到武汉。
怎样来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读我国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周转量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
占货运周转量比重最小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该运输方式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
占货运周转量比重最大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该运输方式占旅客周转量比重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
从整体看,目前作用最大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民用航空
成本高、运量小
水运
速度慢
铁路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多快好省)
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
  要求运载量大、成本低、投资少,以便节省用于运输方面的开支。
  要求货物达到快,以便缩短运输时间,加快流动资金周转。
4、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方向
磁悬浮列车
中国高速铁路
高速化 —提高速度,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高速化:日本新干线
高速铁路: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第一条最高时速达210千米的新干线。
法国高速火车
高速铁路:1983年法国巴黎-里昂的高速列车最高时速达到270千米。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第一条准高速的铁路是广州-深圳。
欧洲高速铁路的发祥地——法国 【世界最快的火车(4402号试验车) 时速574.8公里】
磁悬浮列车
资料二:21世纪理想交通工具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并不深奥。它是运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使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即“磁性悬浮”。
磁悬浮列车可靠性大、维修简便、成本低,其能源消耗仅是汽车的一半、飞机的四分之一;噪音小,当磁悬浮列车时速达300公里以上时,噪声仅相当于一个人大声地说话,比汽车驶过的声音还小;由于它以电为动力,在轨道沿线不会排放废气,无污染,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工具。
目前,美国正在研制地下真空磁悬浮超音速列车。这种神奇的“行星列车”设计最高时速为2.25万公里,是音速的20多倍。它横穿美国大陆只需21分钟,而喷气式客机则需5小时。
海上巨型油轮:日本于1979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运油船舶(诺克·耐维斯号) ,其载重量达56万吨。
我国30万吨级油轮
大型化—大型运输工具的装载量提高
我国30万吨级油轮
● 大型化
空中“巨无霸”——A380 最高载客量为840人,舒适载客量为555人
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集装箱运输
冷藏车
专业化—— 发展集装箱运输,可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作业
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返 回
专业化:集装箱码头
集装箱的优点:
(1)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

(2)便于实现装卸作业的机械化

(3)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中国交通图
北京立交桥
网络化——不同运输方式各有长处和不足,由此形成了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以充分发挥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
不同运输方式各有长处和不足,由此形成了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以充分发挥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的概念:
铁路、公路、航道等
港口、车站、航空港等
1)两个基本要素:
2 )两种形式
3)三个层次
单一
低级
线:
点:
基本要素:交通运输上的线和
点。
交通运输中的线
(1)两个基本要素: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
交通运输中的点
车站
码头
航空港
运输方式
铁路
公路
内河水路
航空
管道
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铁路运输网
公路运输网
内河水路运输网
航空运输网
管道运输网
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铁路—公路运输网
铁路—公路—内河水路运输网
省级综合运输网
大区级综合运输网
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2)、交通运输网的两种形式 ( 3)、三个层次
基本形式
单一运输网
综合运输网
省 级
大区级
国家级
三个层次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交织成交通运输网,使世界各地的联系变得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密切。
思考:我国铁路网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形成这些特点?
原因:1.东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2.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铁路建设难度小。
特点:铁路网分布东密西疏。
思考:交通运输布局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1.交通运输网
线:
铁路、公路、航道等
点:
港口、车站、航空港等
1)组成
2)形式
3)层次
二、交通运输布局
单一
低级
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因素
(案例——南昆铁路的建设)
祖国西南大地,一条钢铁巨龙穿过崇山峻岭,越过大江河流,一直蜿蜒向西。
  西南,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5年前,全国8000万贫困人口,这里就占了2500万。    西南,祖国矿产资源的聚宝盆。全世界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这里就有130多种。    西南,自然风景独特,人文景观众多,是旅游的天堂。    长期以来,西南人民守着资源金山,却伴着闭塞与贫困。西南人民渴望脱贫,渴望致富。
材料一:
(案例——南昆铁路的建设)
材料二 南昆铁路从海拔78米的南宁盆地,到海拔2000多米的云贵高原,中途跨江越河,在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又通过喀斯特地貌区和强地震区,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因而必须依靠科学。南昆铁路在线路设计科学化、施工设备现代化和施工手段自动化,是我国国内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之一。隧道和桥梁组成一道道风景。
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
在百色革命老区,实施“以南(昆)兴市,借路兴百(色)”的发展战略,构建“一轴两翼”经济开发带,建立山区现代工业走廊,培育起新的产业链。平果铝成为我国最大的铝业基地,“亚洲第一铝”。 
  在被誉为中国第二个矿产资源“金三角”的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围绕铁路构建“沿线经济走廊,富民升位”。
  威舍,以前是滇黔边界一个人烟稀少的小镇,南昆铁路开通使其成了热闹非常的商埠。1992年,小镇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2001年达到6.4平方公里,1992年
南昆铁路
案例一:南昆铁路的建设
(1)、了解南昆铁路的概况:
(1)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
(2)沿线地区有哪些主要资源?
(3)从南宁到昆明经过哪些主要地形区?
(4)铁路修建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南昆铁路所经过地区地形险峻、地质条件复杂,通过七度以上高烈度地震区242千米,可溶性岩区375千米,膨胀土区146千米,被称为“地层博览”。该铁路从海拔78米南宁盆地上升到海拔2000多米的云贵高原,工程难度是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南宁盆地
云贵高原
南昆铁路从海拔78米的南宁盆地,爬上海拔2000米的云贵高原,中途跨珠江水系,在地势上有多次大的起伏,而且还要通过喀斯特地区和强地震区,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工程难度为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桥隧总长度占全线总长的31%,其中桥梁476座,总长79.8千米,隧道258座,总长194.6千米。
案例一:南昆铁路的建设
(1)、了解南昆铁路的概况。
(2)、试分析影响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2)、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科技因素:
途经地区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多,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脱贫扶贫
西南地区资源丰富,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先进的科技是保证
案例一:南昆铁路的建设
(1)、了解南昆铁路的概况。
(2)、影响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3)、思考南昆铁路的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3)、修建南昆铁路的意义
促进资源开发和对外开放
促进经济发展
加强区域联系
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维护稳定、巩固边防
南昆铁路建设的地理意义
经济意义:
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
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③ 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政治意义:
①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
② 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
③ 有利于社会稳定
战略意义:
① 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② 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1.交通运输网
线:
铁路、公路、航道等
点:
港口、车站、航空港等
1)组成
2)形式
3)层次
二、交通运输布局
单一
低级
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因素
自然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技术因素
(资源、气候、地形、河流)
(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和民族分布、国防)
青藏铁路示意图
影响青藏铁路的区位因素是: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技术因素:
1、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3、促进民族融合。
4、合理布局铁路网。
1、海拔高
2、高原严寒缺氧
3、地质灾害严重
4、生态环境脆弱
修建桥涵、桥隧等,以科学技术为保证。
青藏铁路
三大技术难关: 高原缺氧 多年冻土区 生态脆弱
(2)、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科技因素:
途经地区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多,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脱贫扶贫
西南地区资源丰富,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先进的科技是保证
1.京九铁路穿越哪些省、市?
2.京九铁路沿线有哪些重要的粮、棉、油产区?
3.京九铁路沿线有哪些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4.京九铁路跨越哪些大江、大河、丘陵山区?
5.与京九铁路相交的东西向的重要铁路干线是哪两条?
京九铁路
合理布局交通网
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快,快了货运)
活跃整个路网 (活,活了路网)
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
是粮油棉重要产区
是矿产、旅游资源丰富地区
使革命老区直接受益
影响京九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
1.经济因素
维持香港长期稳定和繁荣
促进港澳地区与内地物资交流
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2.社会因素
3.自然因素
京九铁路自北向南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崇山峻岭,沿途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铁路建设工程量和工程难度都很大。
4.技术因素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克服了修建京九铁路许多不利的自然因素。京九铁路在线路设计科学化,施工设备现代化和施工手段自动化方面创出了国内铁路建设的一流水平。
3、交通运输的区位选择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分析——以铁路、公路线为例
自然因素:
  长期以来,自然因素是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虽然现在的影响已经减弱,但仍是基础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交通运输为区域发展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主导因素)。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交通线建设中的保障。技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和对车辆
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

1、交通运输本身意义:激活(完善)铁路网,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

2、经济意义:
a.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b.促进商业繁荣和对外开放。
c.有利于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相互交流,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d.促进科技创新和进步。

3、政治社会意义: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
港口、航空港、车站等是客货流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交通运输网中的点。不同类型的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和选址要求均不同。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选址
要求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经济影响港口兴衰;城市为港口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
社会水平技术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水域条件要利于航行、停泊;
筑港条件影响港口的规划建
设:平原地形利于港口平面布置,但航道容易淤积
自然
因素
区位
因素
航空港
汽车站
港口
站点类型
决定港口的位置
决定港口的兴衰和发展
有利条件:
1.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开阔,筑港条件好;
2.通江(海河)达海(临渤海),利于江海联运;
3.地处京津唐工业区出入海洋的门户,经济腹地广阔;
4.以天津市为依托,经济实力强。
不利条件:
位于海河口,泥沙淤积严重;冬季封冻,不利通航。
评价天津港的区位条件
(3)南昆铁路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主要为______地貌,这种地貌是_______岩在含有_________的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因该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南昆铁路成为我国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之一。
(4)攀枝花有一批钢材,要运往北海港,请设计一条最合理的运输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南昆铁路的建设可以看出,________的发展、人口和_________的分布、________的进步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铁路区位的决定性因素。
从攀枝花经成昆线至昆明,再由昆明经南昆线至南宁,最后从南宁经至北海的铁路到达北海
国民经济
城市
科学技术
云贵高原
喀斯特
石灰
二氧化碳
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巩固练习】 读西南地区部分铁路分布图,回答问题。
(1)南昆铁路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这一地区分布着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山区,所以南昆铁路的修建有_________和巩固民族团结的重要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2)南昆铁路建设是大西南地区的_______优势和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优势_________“联姻”的结果。
南宁
昆明
脱贫致富
资源
区位
14、读图 11-1-3,完成下列问题。
图 11-1-3
(1)该地区计划修建 B 镇到 A 镇公路:①与②两个线

路 方 案 中 , 较 合 理 的 是 ______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
受地形的影响,山谷中的道路要沿等高
线修建,避开陡坡
答案:考虑到经济因素,尽量多经过村镇,以加大
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绕道经

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更好地发挥图中 I、Ⅱ两条河流的运输作用,

可采取适当的措施,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笔画出。
(4)由于在山区的 E 地发现煤田,准备在 F 镇建钢铁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修建________和公路等基础设施,这需要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保证。
答案:铁路
先进的科学技术
(2011•大纲全国文综)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右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2)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3)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
A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