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24.开创外交新局面

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教研课《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教研课《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教研课《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教研课《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必修1教研课《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
第二十四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七单元
比赛开始的第一天,美国队员科恩在体育馆训练了很久,很快就到比赛时间了,他看到外面还有一辆车就上了车,但一上车却发现登上了中国队的车。当时,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寒暄,并送他一块中国杭州织锦留作纪念。在比赛期间,美国乒乓球队获准随后访华,成为当时的爆炸性新闻,由此拉开了“乒乓外交”的序幕。在此之后,就有了众所周知的美国乒乓球队的访华、基辛格的秘密之行以及尼克松和周总理跨越大洋的握手。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美双方以及对世界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课标要求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意义。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
3.新时期外交目标的调整;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表现;上海合作组织。
●重点难点
●通史坐标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_____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3)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概况:1971年10月25日,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美国
26
3.影响
(1)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走出误区: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只能用“恢复”一词而不能说中国“加入”联合国,因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
①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_发生重大变化。
②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2)过程
①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②1972年2月,_______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③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世界局势
尼克松
2.中日关系正常化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__访华,两国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3.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1)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
田中角荣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外交政策目标的调整
(1)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目标:反对_____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建树
(1)开展以______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霸权
联合国
①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_________________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形成了“上海共识”。
②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①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海合作组织宗旨: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
③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归纳综合:
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交范围不断扩大,外交领域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外交格局。
【探究问题】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探究素材】
材料一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讲话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
材料三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
【探究思路】 材料一说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美国被迫改变对华关系,反映了结论(1)、(2);材料二说明美国霸权的衰落,反映了结论(3);材料三说明中苏关系的恶化,反映了结论(4)。
【探究结论】
(1)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2)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3)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改善与中国关系,以牵制苏联。
(4)中美关系改善有利于中国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特别说明:中美关系改善,苏联是推动者之一,苏联势力的扩张威胁了美国的利益,也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中美关系改善最大的障碍是台湾问题,美国不愿意放弃对中国台湾的控制。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
(1)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客观原因
①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作用减弱。
②大批新独立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为加强。
(3)直接原因:新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友好关系,中国长期实行的反帝、反殖、反霸政策和对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支持赢得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赞赏。
(4)历史因素: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2.意义
(1)这是中国、全世界人民和一切主持正义国家的胜利。
(2)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享有较大的发言权,并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3)有利于我国同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我国统一大业的进行,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条件(  )
A.进入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B.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C.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三、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做了怎样的调整?
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新调整了对外政策。主要包括:
(1)改变了对战争形势的估计。国际形势的发展表明,和平力量的增长大于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比较长一段时间的和平,是完全可能的。根据这个判断,中国调整了对外政策,在国际活动中,高举和平的旗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为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2)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的开放政策,既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既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界限,也不受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强弱大小的限制。这一全方位开放政策不会改变,将长期执行下去。
(3)赋予了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即不结盟政策。中国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这样做,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更加丰富。首先,20世纪50年代中国领导人就提出这一原则,不以社会制度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和平共处,能够建立和发展正常的友好关系。其次,中国反对破坏别国领土完整,干涉别国内部事务,损害别国利益,更不能以武力侵犯或威胁别国。最后,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活动。
新中国外交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是指由中国领导创立的、目的在于“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东南亚联盟国家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解析】 根据所学,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 D
一、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是(  )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苏联的实力超过了美国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限制词“联合国”,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联合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因此是转折点。
答案:B
2.(2015·成都高一期中)1971年,新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代表大会,智利一位代表描述道:“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从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产生这一看法的原因是(  )
A.中国长期与世隔绝
B.智利代表不了解中国
C.中国长期被排斥在联合国事务之外
D.美国海外战略政策的调整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长期被排斥在联合国事务之外,以至于其他国家对中国了解甚少,因此出现材料中的情景。故选C项。A项与史实不符,鸦片战争后,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已被打破;B项属于表面现象;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答案:C
3.(2015·昆明高一期末)据《新快报》报道,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个“大熊猫、你好、茅台酒”的热潮。在这一热潮中,横滨的中华街涌来了很多中外顾客。引发这一“中国热”现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与日本关系日益密切
解析:根据题干中“20世纪70年代中期”分析,材料反映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影响。
答案:C
4.基辛格在1968年说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材料表明(  )
A.美国已丧失了经济大国的地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是美国主要的竞争对手
D.美国应该承认中国的地位
解析:1968年中美关系尚未走向正常化,B项错误;二战以来美国一直是经济大国,A项错误;当时美苏争霸,苏联是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C项错误。材料表明基辛格认识到中美对抗无益于双方利益,应该改善中美关系。故D项正确。
答案:D
5.(2015·潍坊高一期末)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解析:“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否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不搞‘等距离’”实际上是否定了被动的不结盟政策,要求以国家利益作为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曾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材料二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 促进和平发展》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有什么重大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外交战线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第(1)问新中国成立初,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原因根据所学可从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两方面回答。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现象根据材料二概括。出现外交突破的原因可从中国国际地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改善等方面考虑。第(3)问根据材料三可以了解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第(4)问从各个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可以想到坚持外交政策的灵活性,从一贯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可以想到我们坚持外交原则的坚定性。
答案:(1)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作用:使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用外援进行经济建设。
(2)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任意两点即可)
(4)突出特点:政策的灵活性,原则的坚定性。
1.(2015·安徽文综,4分)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得以恢复后,美国代表发表的感叹,“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突出了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2.(2015·福建文综,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歧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来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
(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解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
解析:(1)据材料一信息“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得出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正处于不利地位等要点;结合所学知识,“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得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等要点。(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当时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因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和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再根据材料二信息“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说明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得出中美两国关系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等要点,再结合所学,得出中国自身国际地位提高等要点。(4)注意题目设问要求“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从日、中两方面”。结合所学知识,从日本的角度来说,甲午战争及30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日本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珍爱和平;
从中国的角度来说,甲午战争以来,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中国也应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开创未来。
答案:(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
(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
转折点: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
(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重大改变: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日本:甲午战争及三十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