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课件免费下载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广东等地设立的五个经济特区及其重要作用。
(2)从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
(3)1990年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和开放。
(4)重点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在掌握现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础上,探究思考:
(1)为什么首先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2)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有何战略意义?
(3)为什么浦东地区的开发和开放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4)我国对外开放体系和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的?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创办: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在_____、珠海试办“出口特
区”。
(2)1980年,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深圳、珠海、_____、
_____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3)1988年,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_____________。
深圳
汕头
厦门
海南经济特区
【思维点悟】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
提示:(1)水陆交通方便,与港澳台邻近,便于连接国际市场。
(2)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进步,农业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
(3)这一地区具有发展海外贸易的传统。
(4)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可以发扬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
(5)有广阔的腹地作为依托。
2.特点:
(1)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_____________。
(2)以吸收和利用_____为主。
(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_______经济所有制形式;
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4)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经济管理权限
多元化
外资
3.作用:
(1)在发展___________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2)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3)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外向型经济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沿海港口城市:
(1)设立:1984年,开放_____、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
口城市。
(2)内容:扩大对外开展_________的权限,对外商给予政策上的
优惠。
(3)目的:加快_________、引进技术的步伐。
天津
经济活动
利用外资
2.沿海经济开放区:
(1)设立: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___________、闽东南地区
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放。
(2)意义。
①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
②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_____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珠江三角洲
内地
3.经济技术开发区:
(1)设立: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建立。
(2)目的:引进外资,生产_____________或加工出口产品。
(3)特点: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知识密集。
(4)意义:是学习_____________、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是
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高新技术产品
先进管理经验
【易错辨析】经济特区≠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其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经济特区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时间:1990年。
(2)目的。
①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_,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
融、贸易中心之一。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3)意义。
①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②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是上海新
的经济增长点。
③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开放格局的形成:
(1)表现:已形成_________、沿海开放城市、___________、沿
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
系。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区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易错辨析】对外开放不只是沿海地区开放
  中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开始,但并不是只开放沿海地区。现在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一、判断正误
1.经济特区就是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特色经济、政治制度的地
区。( )
提示:经济特区就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
不同于内地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仍
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与特别行政区不同。
×
2.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 ( )
提示: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的时间是1953—1956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是1978年。
×
3.14个沿海港口城市被称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 ( )
提示:经济特区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被称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
×
4.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 )
提示:1990年,为促进以上海为主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二、问题思考
1.20世纪,新中国为什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提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为了适应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结果。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提示:解放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怎样的特点?
提示:从设立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海经济开放区,最后是内地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初步形成了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实行对外开放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对内改革,提高企业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竞争力,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增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活跃经济,增加就业。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主题一 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对外开放的发展 
【探究讨论】
材料一
材料二 2012年深圳市的生产总值超过了2 000亿美元,人均GDP近2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人民币,每平方千米产出超过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4 667.8亿美元,其中出口2 713.6亿美元,实现二十连冠。
请分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中央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目的何在?
提示:标志:浦东的开发与开放。目的:进一步发展上海和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
2.结合材料二,指出设立经济特区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1)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2)特区的设立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要点归纳】
经济特区的特殊性以及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1.特殊性:
(1)经济结构:特区的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外商投资经济所占经济比重可以大于内地。
(2)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采取市场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3)优惠政策:对前来投资的外商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企业的所得税率按优惠政策征收,对进出特区的境外客商、外籍人员简化手续。
(4)管理权限:特区政府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属于中央统一管理的外事、边防、公安、海关、金融、外汇、港口、铁路、邮电等方面的业务,由国家主管部门结合特区实际情况,制定专项管理办法。
2.区别:
(1)区域范围不同:前者限于内地,后者限于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
(2)政策范围不同:前者只是在经济上享有特殊政策,在别的方面与其他地区相同;后者除外交权和国防权外,按照基本法规定可以行使其他权力。
主题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 
【探究讨论】
材料一 天津市将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对外开放门户作用……滨海新区将加快与国际接轨……加快建设北方对外开放门户,不断增强区域服务辐射功能,形成高度开放的标志性区域。
——2013年4月天津市《关于全面提高
对外开放水平的决定》
材料二
请分析:
1.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沿边地区-全境。
原因:(1)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与深化。(2)沿海对外开
放的成功经验。(3)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4)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
提示:(1)开放合作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3)对外开放是中国近代历史经验教训的启示。(4)对外开放的实行,中国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中国应该勇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
【要点归纳】
全面认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1.全方位:全面对外开放,对全世界开放。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
2.多层次: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会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3.宽领域: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4.“点”是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
5.“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6.“面”指中国的对外开放由沿海到内地,再到沿边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全面开放。
1.(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改革开放的实行      B.香港、澳门的回归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广电事业的发展
【解析】选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积极引进外国资金和先进管理经验,与外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人们掌握更多的外语,因此1982年初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的实行,故选A。
2.(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84年,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时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有(  )
A.天津、珠海、汕头、厦门
B.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C.珠海、海南、厦门、汕头
D.汕头、厦门、珠海、上海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1980年国家正式把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定名为经济特区,它们成为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
3.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中唱道:“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下列事件不属于20世纪80年代的是 (  )
A.“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在1990年,不属于80年代。
4.(2013·天津学业水平测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环渤海地区属于这一体系中的 (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沿边开放城镇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20世纪80年代,中国把环渤海地区等设立为沿海开放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5.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柱状图,指出该地区经贸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建立
B.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浦东进一步开发和开放的推动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图片反映上海某地区从1995年到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情况,这主要得益于1990年后浦东进一步开发和开放的推动。
6.(2013·泸州高一检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点、线、面相结合的特点。“全方位”主要是指 (  )
A.全国范围对外开放 B.全行业对外开放
C.对所有周边国家开放 D.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解析】选D。题干所述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是指对全世界所有国家开放,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故选D。
(2013·湖南学业水平测试)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民生幸福的伟大梦想,几代中国人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材料二 三大改造期间,曾有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说:“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哪能有今天?”
材料三 1984年,邓小平考察深圳特区时,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经济特区就像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
材料四 2003年11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周年之际,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素帕猜接受采访时说:“回顾中国经济这两年的表现,我想它超出了我以前最乐观的估计。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的进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的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丰厚利润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于哪一年?有何主要成就?
(3)材料三中的第一批经济特区除深圳外还有哪些?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中,1990年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第(2)题,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成就即可;第(3)题,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1990年,开放和开发上海浦东;第(4)题,加入世贸组织是把双刃剑,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答案:(1)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③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2)时间:1953年。
成就:①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②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③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3)还有珠海、汕头、厦门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标志: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4)积极:对中国: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②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世界:①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②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消极:给中国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