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总复习

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教研课《第二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教研课《第二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教研课《第二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


西



政治:代议制-------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代议制的特征?类型?过程?影响?)
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
思想: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近代西方的自然科学
近代西方的文学艺术
专题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5世纪前后-----20世纪初
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
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市场。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东亚儒家文明
南亚佛教文明
西亚北非伊斯兰教文明
欧洲基督教文明
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
分散的世界文明
特点:独立性、隔绝状态,各文明发展水平不一致。
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发展有限
专题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5世纪前后-----20世纪初
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
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市场。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专题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5世纪前后-----20世纪初
【考纲要求】
新航路的开辟;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
【考情分析】
1、从考查的力度来看,本专题所有考点均有涉及,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加强了该部分图文并茂的材料题的考查。

2、从考查的内容来看,考点主要集中在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尤其重视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大国崛起等内容的联袂考查。另外也会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殖民扩张的关系,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等知识点进行考查。本专题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贸易摩擦、南北差距、科技创新发展等热点问题密切相关。高考命题可能会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演变与大国关系和综合实力消长、当今世界发展的焦点、地区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密切联系起来进行考查。
【复习导航】 1、学习本专题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革命的进行又促进了进一步的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2、全面把握世界市场形成的三个阶段,并把握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间的关系,其次要从时间、范围、部门、科技与生产的关系、影响等角度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 3、要把本专题的内容与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把中国近代史的相关问题置于世界历史的背景中去分析认识加强联系(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冲击); 4、本专题充分体现了以新史观看待历史的特点,复习时要运用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进行多角度思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
过程
方式
表现
影响
新航路开辟
(开始形成)
殖民扩张
(进一步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背景、人物、航线、影响
英荷殖民扩张方式、影响
前提条件、成就、进程、影响
成就、影响,两次比较?
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逼迫、人口流动
原料、倾销产品、货币、经济危机、殖民扩张
促进世界贸易、生产力发展;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造成亚非拉国家的长期落后;促进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人类文明不断交融、碰撞与发展。
经济:
1、生产力(“蒸汽时代”)
2、生产组织形式(工厂)
3、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海上霸主。
4、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政治:
1、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2、社会关系(两大对立
阶级)
外交: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经济:
1生产力(“电气时代”)
2生产组织(大企业时代、垄断组织)

政治:
1、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
2、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国家政权;

外交: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被瓜分完毕)
经济结构:重工业为主
工匠、技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棉纺织---轻工业
1765--19世纪中期英开始--法美结束100年
19世纪中期 德俄日开始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科学家、工程师

自然科学成果
同时开始于几国
英国—法美—德俄日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电力---重工业
交叉进行
自由主义盛行
凯恩斯主义形成
生产组织
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垄断组织
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生产关系
欧洲工业革命对我国工业化的启示
发展工业与注重保护环境并举。
提高目前我国工业的科技含量。
注重培养科技人才。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点拨提升1】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三者之间的关系?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为早期殖民扩张提供了前提条件;
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开辟的必然结果,它又是资本原始积累最有利的手段,所以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维拓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早期殖民扩张;
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工业革命的进行又促进了新一轮的殖民扩张。
【点拨提升2】工业革命对中国影响?
英国为打开并且扩大中国市场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并且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遭到破坏。
向西方学习,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的主张。
2.经济:
1.政治:
3.思想:
1)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2)中国近代企业产生(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思维拓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出现民族工业的第一个高潮。
3、思想:救亡图存运动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思维延伸】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反应?
影响:1)不断骚扰我国东南海疆,葡萄牙强租澳门,荷兰侵占我国台湾。
2)美洲的玉米、番薯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的社 会生活。
反应:海禁、闭关锁国
【点拨提升3】近、现代史上中国先后两次融入世界市场,有什么区别?
2001年12月11日 新华网:12月11日0时电 今天我国正式加入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
1)融入方式:
2)社会性质:
3)经济形态:
4)影响:
1)融入方式:前者是被迫卷入,后者是主动加入
2)社会性质:前者开始沦为双半社会;后者是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3)经济形态:前者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后者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影响:前者对中国弊大于利,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后这对中国利大于弊,减少了贸易成本和障碍,增加了市场份额和利润,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但是也使得民族产业面临激烈竞争。
人类文明链接,美洲、欧洲、亚非文明交流碰撞发展,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交汇。
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经济上: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上:加速欧洲封建制度解体
思想上:冲击教会神学
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促进物种、衣食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习俗变化。
【点拨提升4】多元史观看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文明史观
全球史观
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思维拓展】多唯角度看待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1)人类从孤立走向整体过程。
2)人类文明不断交融、碰撞、发展过程。
资本主义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了人类开始向现代文明转化 ;
促进世界贸易、生产力的发展。
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掠夺,使他们沦为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导致这些国家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
英国爵士 沃尔特·雷利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的财富,最终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
【点拨提升5】大国崛起----英国
(1)概述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的过程。
◆1588年,与西“无敌舰队”之战——英开始走殖民扩张之路。
◆17世纪初,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相继在印度和北美建殖民地(北美:弗吉尼亚等13个)。
◆17世纪中,三次英荷战争——英夺取海上贸易霸权。
◆18世纪中,英法七年战争——英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自称“日不落帝国”。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政治制度先进
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圈地运动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
建设了强大的海军,为海外殖民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
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
大国崛起——英国
1、英荷战争中,荷兰战败,说明了什么?
商业资本不敌日益发展的工业资本。
2、英国最终战胜法国,成为海上霸主,又说明了什么?
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封建制度。
3 、影响殖民霸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上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
启示:
1、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殖民战争爆发的主因。
2、先进的社会制度优胜于落后的社会制度,工业文明优胜于农业文明,商业资本不敌工业资本3、抓住机遇,努力发展,尽快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思维延伸】
启示?
【点拨提升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
工业革命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20C
90S后
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扩张
积累原始资本;世界联系加强。
①国际贸易迅速发展;②人口、资本大规模流通;③便捷的交通通讯方式;④军事武力扩张;⑤英国成为世界工厂;⑥亚非拉成为列强经济附庸。
贸易的国际化、生产的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投资国际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日益加强等。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进步;但欧美列强居主导地位,亚非拉殖民地处于附庸地位,发展严重不平衡;列强之间争夺激烈,引发局部战争和世界大战。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新一轮资本扩张,无法改变;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趋利避害;全球性问题只有共同协商才能解决。
【典例分析1】(2013•安徽高考)“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
A.天主教的传播 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日不落帝国”形成
【变式训练】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典例分析2】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变式训练】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 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  )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典例分析3】《怎样做大国》指出:“以粗略的线条勾勒现代金融市场,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
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变式训练】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533—1603)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
A.法国 B.荷兰 C.西班牙 D.意大利
【典例分析4】(2013•天津高考)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变式训练】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
【典例分析5】(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23)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训练】19世纪下半叶,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上述状况反映了(  )
A.全球化趋势出现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殖民扩张的开始 D.资产阶级的形成
【巩固提升】答案 
(1)成果:蒸汽机应用、钢铁工业发展、电力的广泛运用、通讯技术发展。(电灯、电报、无线电通讯、蒸汽机等亦可)。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促进人们交往,密切了世界联系等。
(2)区别:前者是直接殖民掠夺和贡物贸易,不改变原有的社会体制和结构;后者是殖民侵略和扩张,改变其社会体制和结构,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体现:政治: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传播和建立;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文化生活:西方思想和科技传入,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等。
(3)因素: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条件。认识:科技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成为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的工具,加大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