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总复习

免费下载高中必修2历史公开课《第五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必修2历史公开课《第五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必修2历史公开课《第五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
专题复习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原因
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
等方面的冲击,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汇的结果
1.根本
原因
2.政治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政府的改革
如: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
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推动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如: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
解决人民困难;
如: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归纳提醒:社会生活的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政局是否稳定、经济是否发展、文化是否繁荣,都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3.经济
4.思想文化
5.内在动因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发展;
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对国民经济的推动
城市化的进程
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
新中国建立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思想观念
的巨大变化
人们的愿望和追求
二、表现
1.服饰的变迁
①近代以前:男子长袍马褂
女子衣服宽大
②近代以来:
A.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
B.辛亥革命后,男子中山装、西装
女子上衣下裙、旗袍
特征:
中西结合、
传统和现代结合
③现代以来:
①近代以来:
B.改革开放后,款式多样,色彩缤纷
美观大方,彰显个性
特征:
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A.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衣着朴素,列宁装为主,色调灰暗。
特征:
2.饮食的变迁
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开始出现西餐
②现代以来:
A.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食物简单,物资匮乏,许多
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贫富差距不大,但总体
比较低。
B.改革开放后,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菜篮子工程”,物资丰富
3.居住的变迁
①近代以来:
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出现在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
②现代以来:
A.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城市住宅较拥挤、家居朴素
B.改革开放后,1995年,启动“安居工程”
4.习俗的变迁
①近代以来:
A.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B.革命派,“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并通过法令变革传统习俗
A.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B.改革开放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
讲究卫生、赈济灾区
②现代以来:
三、变化总趋势
从封闭到开放,逐渐文明化和走向世界
四、变化特点
①经历了一个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②随着中国近代以来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③在地域、城乡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变化明显,农村和内地变化不大);
④受西方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同时近代化特征明显
⑤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且保持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阶段性、时代性、渐进性、不平衡性
五、影响
①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②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殖民化的色彩。
①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②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六、认识
考点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原因
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向西方学习,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如洋务运动等);
②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政府的大力提倡
1.外因
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鸦片战后西方先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传入;
③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推动我国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2.内因
二、表现
1.交通工具的进步
①铁路
A.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淞沪铁路
B.80年代初,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开通
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
D.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E.至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已奠定,
但几乎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F.20世纪上半叶,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G.新中国成立后,宝成、兰新铁路,
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H. “九五”期末,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
世界第四位
I.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几次大提速,提高了运行效率
J.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②火车
A.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高速列车
E.磁悬浮列车
③汽车和公路
A.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大城市,
之后,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
B. 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发展缓慢,
受很大限制
C.新中国成立后,建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获较快发展
D.今天,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家用汽车越来
越普及。
④水运
A.鸦片战争后,列强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B.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
中国的垄断局面,并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C.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一管理轮船运输业,获较快发展
D.改革开放以来,轮船运输业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
服务业
⑤航运
A.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
的开始,
B. 1920年,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首条),标志中国
民航拉开序幕
C.新中国成立后,民航发展有限
D.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通讯工具的进步
A.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中国建起一个电报机房
B.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C.此后,清政府建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D.20世纪初,上海设立无线电报局
①电报
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官商通报,百姓很少用
②电话
A.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B.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C.到2003年,中国拥有的固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
第一位
①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业的发展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和列强加紧侵华的背景下进行的,近代交通和通讯都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受到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②在地域上、城乡间发展不平衡。
三、特点
四、影响
积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方便人们的出行;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加快了生活节奏;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消极:体现了列强的政治、经济的侵略
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
考点3.大众传媒的变迁
A.形成:

19世纪中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有《中国丛报》
《万国公报》等;
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出现(《昭文新报》)
一、表现
①报刊业
B.发展:
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时务报》宣传变法思想;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宣扬革命;
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办《新青年》,大力宣扬
民主与科学,中国的报刊出现繁荣景象;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等党报影响巨大。
C.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刊业恢复生机,报刊全面走向繁荣。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红色中华》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与国民党的《中央日报》
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为革命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D.影响: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报刊成为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展开针锋相对斗争的武器,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
改革开放以来,真实、及时、客观地为人们提供信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②影视业的发展
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首部电影《定军山》试映成功,中国的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A.电影
19世纪末,西方出现电影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电影事业走向成熟,
20世纪30、40年代,成就斐然。
1931年,《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渔光曲》在1935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
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新中国成立后,工农和战争题材的电影成主流,
改革开放后,我国电影事业走向辉煌。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电视事业诞生,
B.电视
改革开放后,电视普及,
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看电视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能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它奇妙的教化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C.影响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
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
③互联网的发展
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①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
②中国于1994年接入互联网,至今我国网民人数世界第一。
传播信息迅速,被称为第四媒介;
A.表现
B.特点
高度互动,双向传递。
C.影响
①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②不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
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不良的网站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使青少年迷恋网吧、荒废学业、误入歧途;
有不少网民,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利于正常的社会交往。
D.消极影响
E.应对措施
①由于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优势,我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作用,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
②针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政府必须加强管理,使互联网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社会、教师等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科学、合理地利用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