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总复习

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教研课《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教研课《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教研课《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教研课《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必修2教研课《第七单元期末复习》PPT课件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改革
解体
1917年
11月7日
1991年
12月21日
【历史概念】
沙俄:
苏俄:
苏联:
俄国:
时间:1917年二月革命前
名称:俄罗斯帝国或沙皇俄国
时间:1917年11月7日——1922年12月30日
名称: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时间: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5日
名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时间:1991年12月25日至今
名称:俄罗斯联邦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2010年江苏考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材料1:1918年5月,5万多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发动叛乱。1919年开始,协约国发动3次大规模武装进攻;1919年3月,西伯利亚的前沙皇俄国海军上将高尔察克在英国支持下向红军发动进攻;1919年夏到1920年初,以前沙皇将军邓尼金指挥的白军为主,英法等国派军队参战,从南方向莫斯科发动进攻;1920年4月,协约国怂恿波兰军队进攻苏俄。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1918~1921)
1.实施背景:
材料2:【课前导读】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形势
2.目的: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直接)
材料3: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
3.特点:
▲“战时”
▲“共产主义”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1918~1921)
4.主要内容:
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余粮收集制
取消自由贸易和商品买卖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普通劳动义务制
食物配给制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1918~1921)
5.影响:
材料4:“当时所处的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
材料6: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5: 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1918~1921)
6.实质: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以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入纯共产主义经济形态(单一公有制)
7.认识: “直接过渡”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事实证明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①积极: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粉碎国内外武装势力的干涉,1920年底取得国内战争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
②消极:不利国家经济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
5.影响: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1918~1921)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1~1928)
1.实施背景:
材料7:“连年战争使苏俄2000多万人丧生,1921年天灾造成饥荒,农业生产直线下降。日用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 。
材料8: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1920~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却翻了一番……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使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更为严重的是,1921年2月28日,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水兵叛乱,(这里的水兵大部分在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 “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
① 国内战争结束后,俄共继续推行“战共”政策,其弊端日益显现,引发群众不满,出现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
1.实施背景:
材料9:“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地’ 进行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本能地’ 起来反对苏维埃。”——列宁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1~1928)
材料10: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列宁选集》
1.实施背景:
②列宁正视问题,决定调整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1~1928)
材料11: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列宁
材料12: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2.实施:
②结束:1928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开展
①开始:1921 俄共(布)十大《关于以实物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1~1928)
3.主要内容: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1~1928)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废除实物配给制,按劳分配
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买卖
国家资本主义
中小企业以出租方式部分私营;暂无力开发企业允许外资开发
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允许农民有条件出租土地,使用雇佣劳动
4.特点:
①管理手段: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按经济规律,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生产发展(经济手段)
②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导,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1~1928)
材料13: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
材料14:1921年,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为苏俄带来了大批急需的医疗设备。但列宁告诉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
5.评价: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1~1928)
材料15: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促进经济的迅速恢复,1925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三、斯大林模式
1、含义
斯大林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其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即政治集权、经济集中、思想集控,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致命不足。
2、背景
材料16:“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 ——《大国崛起》
三、斯大林模式
3、表现
①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②国内经济文化落后(主要因素)与历史传统的制约(专制皇权主义思想严重) ③斯大林个人集权思想严重、专断,威望空前提高,个人崇拜严重等
材料17: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1/8,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对此斯大林指出: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2、背景
三、斯大林模式
3、表现
①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②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材料18: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大国崛起》
三、斯大林模式
3、表现
③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
材料19:20年代后期,苏联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实施,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建立在个体劳动基础上的、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越来越不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26年以后,出现了粮食危机。
材料20:斯大林就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内部来积累呢,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所以,他就明确提出一个要贡税论,就是说要农民,除了他要交的粮食,应该交的国家任务之外,在工业品上,他要把工业品的价格定得更高一些,……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来积累工业化的资金。 ——《大国崛起》
材料21:P96【历史纵横】
三、斯大林模式
4、影响
材料22: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材料21: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
三、斯大林模式
4、影响
①探索了工业化的新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工业化,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成为工业强国
材料23:《大国崛起》中描述:“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②开辟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
三、斯大林模式
4、影响
③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④国民文化素质提高,培养大批专家
⑤使苏联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发展,成为与美国唯一抗衡的国家
5、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材料24:(苏联)农、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
三、斯大林模式
5、弊端
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作用,压制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经济效益低下,阻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斯大林模式
5、弊端
材料25: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一些地方甚至将农民的住房、奶牛、猪、羊、家禽和菜园等都强行收农庄所有,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和抵制,所以很多农民大量屠宰牲畜,逃避集体化。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7年7月到1930年,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猪牛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材料26:肉类按人口平均计算,1913年为31.4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27: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40%,1953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③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牺牲农民利益,造成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三、斯大林模式
5、弊端
材料28: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材料29:苏联的办法是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太低。他们这样积累资金,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他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三、斯大林模式
6.启示:(经验教训)
▲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制定经济政策必须结合国情,一定要使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任何建设模式都不是唯一的,都要适时调整,避免僵化,都要趋利避害
▲经济建设要按比例协调发展,稳步前进
▲要学习借鉴其他经济建设模式的优势,但不能完全照搬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010江苏考纲:

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
材料30: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全国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
1、背景:
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尤其农业集体化)日益显著
②赫鲁晓夫上台
1、背景:
2.主要措施
农业:
①改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为收购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②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
材料31: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他下令开展的垦荒运动不仅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反而使许多土地成为荒漠。
材料32: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年到1960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仅在巴夫洛达州一地就有150万公顷土地被风“刮走了”。——1964年莫斯科版《处女地地区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
玉米运动没有从国情出发,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2.主要措施
工业:
①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部分权利;
②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改革结果:失败
▲失败根源:未能科学认识斯大林体制弊端,无法从根本上突破体制束缚
▲经济:对斯大林模式体制小修小补
▲政治:在破除对斯大林迷信的同时,造成思想混乱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4.评价:
材料33: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俄国史》
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964~1982)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
②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1、内容
工业方面:
企业管理方面:
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2.结果:
①前期:取得一些成果,军事、综合国力增强, 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
②后期:经济发展放缓,进入停滞(1975)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964~1982)
1.内容:经济和政治领域
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改革的重点。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指导,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多元化。
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激化矛盾
局势失控
苏联解体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85—1991年)
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经济形势继续恶化
2.结果:
③因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②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方向(实质),加剧政动局荡和形势恶化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85—1991年)
目的
具体
内容
结果
都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都在工农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整
都以失败而告终
内容
经济
成效
失败
原因
重点在农业
重点在
工业
从所有制改革和发展
商品经济入手
取得一定的成效
未见成效转而
进行政治改革
未改变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
虽然指导思想是从根本上
变革经济体制,但因具体
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4.戈尔巴乔夫改革虽彻底打破旧框架,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原则,导致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
四、对苏联改革的认识:
1.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但其改革成效甚微,主要因为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3.由于苏联经济问题积重难返,一系列的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
启示
1、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2、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认识国情、尊重规律,实事求是
3、注意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中的积极因素,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4、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冒进,也不保守
5、必须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6、必须不断加强执政的共产党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7、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8、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34: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的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4,仅1979年入侵阿富汗,每年就要花掉几十亿卢布,还使得苏联的国际形象大大受损。
材料35: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了很多问题,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耗费大量建设资金
民族问题严重
讨论:苏联解体的原因
材料36: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 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人员的占85%
材料37: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5位下降至居世界第18位。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工业生产中浪费惊人,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不断下降,农业生产长期落后。
经济衰退,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脱离群众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
历史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外部原因:
苏联僵化的体制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苏联解体的其他原因
1、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2、右图反映了苏俄(苏联)居民因食品短缺而排长队购买的情景,这种情景不可能出现于
A.1918—1920年
B.1921—1924年
C.1925—1936年
D.1985—1991年
B
A
3、有人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搞僵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搞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搞“垮”了。苏联“垮了”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 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
C.美苏冷战 D.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发生
B
4、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
①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②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A
5、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关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强行开展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C
6、下面是1919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话。他们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城里人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B.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
D.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人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
D
6、俄国前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C
7、“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句话旨在说明这两件事共同的缺点是
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远远地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A
8、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有牛奶卖”。这则笑话
A.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B.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发展生产力
C.表明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和牛奶
D.讽刺苏联的僵化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
D
9、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
A、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B、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