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班级管理>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免费下载小学三年级家长会精品班主任发言稿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小学三年级开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看着孩子一年年长大,我想您除了为孩子的成长感到喜悦,也会有更多的忧虑:孩子升入三年级了,一切都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加广泛了,中高年级的学习不同于低年级的学习了,现在除了基础知识以外,就是阅读和写作了。而阅读则是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理解、归纳和概况等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有不少家长觉得语文学习是一件头疼的事情。确实如此,如果说,数学有一条线,牵一发而动全身,像直泻而下的瀑布的话,那么,语文就好比是茫茫无边而又深不可测的大海。孩子们怎样才能在这样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呢?怎样让他们在小学阶段的后三年跑得稳、跑得快、后劲足呢?这就是我们共同要探讨的问题。我想,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帮助孩子重新树立学语文的信心,重新感受到语文课的乐趣。
三年级知识学习广泛了,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主要是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拼音、生字、词语读几遍抄几遍,也就是说只要孩子肯下功夫记,一般不成问题,但是,现在可就有点不同了,因为现在除了以上的基础知识以外,有更多比较“活”的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些题目是没有什么最标准的答案,可以是一题多解,不像学生字、拼音该怎么读就怎么读,所以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还必须扎扎实实地掌握、同时还要拓展孩子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习方面的改变还表现在内容增加了,并开始练习写作文,如果基础方面不扎实,写作也就困难了,因为写作文必须要有事实的语言,如果积累少了,写作文时就没话说,这就要辛苦我们各位家长,要辅导孩子进入中年级,顺利过渡到高年级。因此,有一些学生因为不想学,为了逃避写作业在家长面前说:今天老师没布置作业,或者说:“在学校已经做好了。”这就要我们家长检查一下是否已经完成,为什么有的孩子越来越想学,成绩越来越好,而有的孩子越来越差,除了孩子的主观原因以外,相应的还要我们家长多抽点时间看看孩子的作业,辅导一下他们的学习,让他们把成绩搞上去。
一、明确三年级的学习要求
(一)预习:①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②思考勾画重点句的理解;③相关资料的搜集;④勾画生字词;⑤查字典解释生词的意思;⑥思考课后问题,将理解写在课文旁边(这叫批注);⑧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二)课文:①应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听写生字词及生字音节;③用生字组词④摘录文中好词佳句;⑤背诵精彩的句子,段落、古诗等。
(三)作业:1、方格本;2、日记本、摘抄本;3、改错本。(强调书写)
(四)日记:除了基本字、词、句必须掌握积累,相应的练习应该有以外,每周至少有1~2篇200字左右的日记或片断练习。
(五)课外阅读:每天做完作业后读30分钟课外书,平时看书读报,每周做1-2次好词佳句摘抄。每天练20分钟的毛笔或者钢笔字。
二、指导学生阅读,提升写作水平。
(一)关于阅读:
有些家长一些苦恼孩子的作文写的不好,想尽了一切办法为孩子找补习班等,结果还是见不到效果,其实,孩子头脑中空空的,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让孩子写出好的作文,就要增加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对于一些重要的经典的语句,要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showtopic-91904.aspx让孩子们朗读背诵。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读中学写,增长知识,丰富语言。
如何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每天阅读,关键在于坚持,使孩子的阅读习惯自觉的养成。例如,孩子每天临睡前留出半小时至一小时的时间,进行读书,天天如此,最后形成孩子的自觉行为。在这当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个性,要给孩子自由选择阅读材料的空间,循序渐进,慢慢进入正轨。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将有极大的帮助。
2、培养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
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我们要经常强调阅读的卫生习惯:如,阅读时要有正确的坐姿,提醒孩子千万不要躺在床上读书;读书时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适度;不要让孩子养成边读书边做小动作的陋习,如挖耳挠腮,摆弄小玩意儿,吃零食,东张西望等。因为孩子本身的身心特点发展有过程,这一阶段的孩子好动、自主性[ 此文转贴于贵,州.学,习.网 http://www.Gzu521.com] 差,所以这一点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监督措施和奖惩措施,从而更好地强化这一习惯的养成。
3、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
所谓专心,就是身心合一,聚精会神。要养成这一习惯,必须做到:姿势要端正;环境要安静;作息要定时;学习地点要固定;养成默读的习惯。
4、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十分有利。
5、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从本质上讲,阅读过程就是思维过程。在孩子们阅读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孩子阅读思考的习惯,纠正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习惯,指导孩子读书时常问“为什么”和“为什么不”的习惯。针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问自己“为什么”,可以由表及里,深入思索;问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培养逆向思维,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创造性思维。
6、培养带工具书阅读的习惯。
我们要着重培养孩子带工具书阅读的习惯。孩子们在学完汉语拼音后,就能够利用工具书进行阅读。我们要适当地加以指导,并且身体力行,常常和孩子一起带上工具书,多创造机会强调带工具书阅读的好处,使孩子们谨记在心。
7、培养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习惯。
有目的地阅读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如:以积累知识为目的,可以精读;以欣赏为目的,可以朗读;为了消遣,可以速读浏览;以搜集资料为目的,可以跳读等。
8、培养有序阅读的习惯。
有序阅读指阅读要有计划性,阅读时不能见异思迁,半途而废。阅读的行为要有条不紊:书放在什么位置,笔记和笔放在哪里,暂时不读时怎么做记号等。教师在课堂上要边说边示范,并让学生做,逐渐习惯成自然。
关键一点,我们要从孩子的年龄特征出发,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逐步培养,由小积大,最终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量增加了,有的家长又有新的烦恼了:我的孩子看了很多书,家里也有很多书,怎么见他的阅读能力、作文水平提高呢?我想,阅读和作文都不是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反复曲折的历程。
各位家长:   
下午好!学期过半,今天利用这个时间反馈一下我班同学半学期以来的学习情况:   
目前班级的语文学习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作文能力差(期中试卷为例)。一部分学生的成绩不稳定。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有的家长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   
首先,三年级开始,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变难了。   
低年级主要是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只要考试前猛补一下,一般不成问题。三年级开始,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开始有一些比较“活”的题目,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必须扎扎实实地掌握,同时课上的许多知识点不仅要听懂还要及时复习,牢牢记在脑子里,而不能像听故事一样听完就忘了,这也是我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的原因(结合试卷上的按课文内容填空)。此外还要学生拓展思维,运用学过的方法解决一些没见过的新问题(课外阅读题)。还有作文,考查孩子的审题、选材、语言组织、文面书写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对于阅读能力缺乏的同学,作文就更是难于上青天了。   
其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相当好,上课时专心,作业专注,所以作业速度很快(例如:王嘉欣,杜小丹,刘炳沿)。可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被戏称为“磨、拖、罗、拉”。上课的时候你讲什么充耳不闻,做作业的时候却磨蹭、拖拉、啰嗦。改作业,没有老师督促,就记不得,改的时候,老师不在面前,他就改正不完。正是因为孩子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上的差异,而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一种差异。关于效率,就拿作业来说,同样的作业,有些孩子二三十分钟就做完了,有的要做两个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我们允许个体之间有差异,但是差异太大时就要反思:是不是孩子在学习态度上有问题。学习态度制约学习的效率,制约学习的成绩,制约考试的成绩。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内因之一。   
第三,家庭的重视程度有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心肝宝贝。在生活上,父母对孩子是关怀备至。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以及思想变化的关注,家庭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比如:有的孩子听写本上家长签了名,可我检查时,却总会发现有的孩子有明显的错误。还有,背诵课文家长签过字了,可是在我面前过关的时候结结巴巴(本学期的背诵课文是逐个单独过关)。其实这些家长是在给孩子潜移默化中透露着“敷衍了事也没关系”这样一个信息。有个别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更是不管不问。   
众所周之,一个孩子的成长,受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前两者更重要一些。所以希望我们有些家长不要指望把孩子往学校一送,就没自己什么事情了。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全天候”的。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正是言教与身教必须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希望各位家长给孩子树立一个做事认真的榜样,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不要用忙碌没时间作为不管孩子的借口,攒钱不如教子啊!   
的确,学生的智力和接受能力并不一样,我们班也有几位同学真的是不够聪明,但绝非低智商。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普及教育,只要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没问题,也就差不到哪里去。其实,作为教师也并不是觉得分数有多重要,只要每个孩子都尽力而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有这种学习的态度对孩子来说就是成功。我们更应关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智商的培养。这种“情商”,包括我们对待事情的责任,面对困难的韧性,一种能够持之以恒、迎难而上的心理品质。如果孩子在学习中形成了这股子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将来受益终生。(至于怎样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希望我们大家能够集思广益都去查一查资料,搜集一些有益的方法贴在我们班的博客论坛中共同学习。)   
给家长一些建议:   
1、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就拿作业来说,首先,让孩子迅速进入状态。请你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学习地方,一坐下来,就开始做作业了。其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作业。最后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小学生很容易分心。孩子做作业时要尽量避免电视、电话的干扰。还有不要在儿童做作业的时候批评、教育孩子,这样一来教育无效,二来作业效率低下,长此以往,还会导致作业与烦人的数落联系在一起,从而讨厌做作业。   
2、给孩子树立自信、鼓励点滴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靠外部驱动,他们更需要得到大人的赏识。任何一个孩子都愿意取得好成绩,只是因为方法不当或是努力不够而暂时落后,教师和家长要为他们树立自信、指导方法,花时间帮助他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3、加强与老师的联系和沟通。我们之间本来就是合作者,彼此信任、相互交流对学生全面进步很有帮助。有效的交流能让你更加了解孩子,知道怎样帮助孩子,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及麻烦。希望我们经常交流,为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4、多与孩子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检查孩子的作业,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分享孩子的欢乐和痛苦。看到孩子试卷的时候,别光盯  
着分数,希望你能帮助孩子一起分析错误原因,薄弱环节,找到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5、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肚量”。现在孩子容易出现“气量小”的毛病,常常表现为心中只有自己而无他人,往往只看自己优点,只看别人缺点,甚至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缺点。还有的学生给老师顶牛,瞪眼犯了错认识不到,就更别说改正了。因此,家长必须耐心地培养孩子的“肚量”,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因为鸡肠鼠肚的人往往是自寻烦恼,为了一点儿小事就钻了牛角尖。   
6、关于作文。写作是语文的灵魂,但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主要原因:一是无话可写,其根本原因就是阅读量少。二是不知道怎么写,久而久之,学生便怕写,不愿意写。三是懒惰的孩子不愿意写。作文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耐心地陪同孩子一步一步积累。每天督促孩子完成作业之后多读课外书(填写读书卡),平时多读多积累(读书时圈、点、批、画并能做好摘抄,写出读后的感受)。写作没有厚积是不可能有薄发。   
需要家长配合老师,要求孩子完成好作业的作业要求:   
1、 每周作文至少一篇,字数在400字左右。   
2、 课外阅读,每天完成作业后读30分钟课外书,家长认真填写读书卡。(读书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 作业不合格(不整洁,错题多)的要求重抄一遍。   
4、 请家长每天坚持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坚持不懈,检查完作业后在本上签字。   

希望每个家长对待孩子:多一份责任,少一分放任;多一份鼓励,少一份训斥;多一份关心,少一份随意;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