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必修1思想政治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必修1思想政治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1思想政治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1思想政治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ppt课件免费下载
2011年8月,因债务问题标准普尔宣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档,给全球经济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而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更令本不景气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对中国影响至少两方面:一、如世界经济受危机影响而出现颓势,则连累中国经济;二、美债危机对中国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提出考验。2011年8月中国持有美国债1.137万美元,相当于美国欠每个中国人5000多元人民币。
聚焦热点
中国入世十周年!
(2001年12月)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二十周年!(1992年)
聚焦热点
课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是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全球化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保罗斯威齐(美国)《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回顾探究一
列表总结: 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
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
二工革命;
交通运输业;
殖民侵略
30年代经济危机;
二战—西欧、美国;
三科革命;交通运输;信息技术;两极结束;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市场经济体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经济渐体系化、制度化(美)
区域性经济集团;
WTO建立;(美)
工业革命;
交通运输业;
殖民侵略
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各地商品—欧洲汇聚。
(西、葡、荷、英、法)
亚非拉大多国家沦为殖半殖;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英国)
亚非拉地区基本都沦为殖半殖; 东西方差距拉大(英法德美)
世界市场雏形及拓展
(16世纪—19世纪)
初步形成
(18中—19世纪中期)
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二战后初期)
经济全球化
(20世纪90年代)
图一
图二
图三
三幅图分别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不同历史现象,概括指出这些现象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或作用(8分)。
实战演练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阅读下图回答:
新航路开辟
工业革命
经济区域集团化
图一: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开始全球化过程;
图二: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加快全球化步伐;
图三: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推动了全球化。
“非西方世界在接受西方文明、向现代化行进过程中形成了“退却、逃避型”和“调整、适应型”两种。前者以闭关自守为主要特征,大多困于传统的惯性循环不能自拔,寄希望于割断与入侵势力之间的联系,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苟延残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后的世界》
回顾探究二
中国在全球化不同阶段进程中的反应与表现如何?怎样影响了当时的中国?
世界市场雏形、拓展(16—19世纪中期)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的应对与表现
明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1强化君主专制;
2重农抑商、萌芽缓慢;
3天朝上国自居,早期启蒙思潮
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学习科技;
1维护君主专制;
2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
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向制度、思想
观念转变;
1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2民族资本主义春天;
3维新与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
“实业救国”思潮;
1阻碍商品经济、萌芽;2落伍世界;被动挨打
1半殖半封
2社会转型
(政治民主、
经济工业、文化生活进步)
中国的应对与表现
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体系形成
(二战后初期)
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
积极参与,迎接挑战
1健全民主法制,多边外交;
2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完善
社义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
3多元文化融合
一边倒,游离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
1社会主义制度;
2计划经济体制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外交盟友,粉碎孤立,经济支援;
2失去世界市场,经济不利
1迅速发展
2挑战,经济主权安全威胁;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含义
实质:
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势头愈加猛烈。从根本上讲,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企业兼并,在更大的经济规模基础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更新技术。从而实现了发达国家之家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升级。第二种形式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这些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转移始于80年代, 90年代愈演愈烈.促使了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急剧攀升。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主要参与的市第二种形式的全球化进程。
含义:
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侵害的有机整体。
美国学者A·麦格鲁
全球化是指超越构成现代世界体系的民族国家(包含着社会概念)的复杂多样的相互联系和结合。通过这一过程,地球某一地方的事件、活动、决定,会给遥远的另一个地方的个人、社群带来重大的影响。如今,商品、资本、人员、知识、影像、交往、犯罪、文化、污染物、毒品、时尚以及信仰都早已跨越民族国家疆界而流动。跨国的网络、社会运动和关系,实际上已扩展到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全球贸易、金融、生产系统的存在,以非常复杂的方式把全球的家庭、社区和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因此,国家疆界对社会活动和关系而言已不重要了、继续区分社会经济活动的内部和外部,国内的和国外的,已经不太重要了。
经济全球化概念的提出
经济全球化就是24小时相互联系的、极度活跃的、剥夺睡觉机会的、并受电子邮件推动的世界。
—— 劳克斯·施瓦布 ①
① 劳克斯·施瓦布(Klaus Schwab,1938- ):瑞士人,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战后以来,促使经济加速全球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因素,又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1 .科技革命的大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 .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的必然要求

3 .经济自由化的必然结果

4 .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生产和国际化
2.市场的国际化
3.资金的国际化
  4.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
  5.信息传播国际化
生产和国际化
如:日本生产的袖珍计算器,其微处理器芯片来自美国,外壳由印度生产,一部分零件从韩国采购,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或阿尔及利亚装配,然后贴上“日本制造”的标签,最后销往世界各地。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任务》一书中说:“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从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一辆庞蒂克勒曼库汽车时,其中3000美元是支付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零件制造商,700美元是西德设计师的报酬,400美元是用来购买台湾、新加坡的零部件,250美元付给英国的广告商,余下不到4000美元才能供底特律的通用汽车公司以及纽约的银行、保险公司分享。
市场的国际化
根据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世界各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0年为11.4%、1980年为14.1%、1990年为16.2%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30%,一些石油输出国和欧盟国家的外贸出口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50%。 不仅企业的生产销售市场国际化,就连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出趋向全球化。以VISA(维萨)信用卡为例,1991年全世界1.87亿人拥有此卡,几十个国家(地区)的650万家商店接受这种卡作为交易货币,每天的交易量为5.7亿美元,而VISA卡只是众多信用卡中的一种,真要谓“一卡在手,走遍天下”。
资金的国际化
新科技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兴企业的崛起和一部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更新。国际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各国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形成资本的国际化。 跨国公司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全世界经济向全球化迈进。据联合国的有关资料统计,1970年全球有7000家跨公司,1995年已超过37000家,共有海外子公司20多万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大的几家跨国公司,如通用汽车公司,年销售额20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丹麦、挪威、希腊、葡萄牙等国家的年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据报道,1992年全世界外汇市场日平均成交额1万亿美元,同年1月,世界十大银行的外汇储备总额是5556亿美元,日交易额几乎比全部储备多1倍,单是伦敦的欧洲美元市场的年交易额,至少是世界贸易额的25倍。
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
由于新科技革命劳动起的新产业技术群涉及范围广,科技开发投入多、风险大,仅靠个别国家完全独揽新技术已成为不可能。要想最大限度地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必须走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道路。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世界技术贸易总额60年代为30亿美元,70年代为120亿美元,80年代为500亿美元,以平均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信息传播国际化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说:“在把我们这个星球转变为‘地球经济村’中起了主要作用的两项发明是喷气式飞机和通信卫星。其中通信卫星大概是最重要的发明。”电子时代的到来,一日千里地改变着交通和通讯的面貌,缩短着人们之间的距离。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技术使全球性经济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 1993年9月15日,美国克林顿政府宣布,美国将实施一项“永久改变美国人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的全国信息网络建设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信息高速公路”不仅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潜在利益,届里,人们了将可望真正实现“秀才不出门,可看天下事,可知天下事,可购天下物”,地球真的成了一个“小村庄”了。从市场经济的特征看,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011年8月,因债务问题标准普尔宣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档,给全球经济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而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更令本不景气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对中国影响至少两方面:一、如世界经济受危机影响而出现颓势,则连累中国经济;二、美债危机对中国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提出考验。2011年8月中国持有美国债1.137万美元,相当于美国欠每个中国人5000多元人民币。
聚焦热点
回顾探究三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回顾历史,中国应如何应对全球化趋势?
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弊:加剧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东西方差距拉大。

发展中国家:
①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②挑战—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劣势被动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

中国应对?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虽然在经济全球化中得到了加速发展的机遇,但其国家民族利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例如: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行进口限制或经济制裁,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失业者增多…所有这一切,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加剧了南北经济摩擦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1 .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  
2 .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
3 .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经济全球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 .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历史证明:孤立于国际体系之外不可能跟上世界发展潮流,却会陷入更落后被动境地;完全做体系的追随者以求跻身强国之列无异缘木求鱼。中国这样的大国,除自强之外,无胜人之本。没有自主的体制和社会创新,现有世界体系不可能为有人口众多的中国提供现代化的空间。
---唐晋主编《大国的崛起》
未来展望
“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互惠、共赢方向发展。”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未来展望
入世之痛——大豆危机
黑龙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左右。黑龙江大豆进口量值由2005年的13.1万吨、4000万美元激增到2006年 的42.9万吨、1.1亿美元;出口量值由2005年的6.0万吨、2000万美元减少到2006年的3.5万吨、1300万美元。
  从平均价格上看,该省大豆进口平均价格由2005年的0.595元/公斤减少到0.515元/公斤;出口平均价格由2005年的0.79元/公斤上涨到0.855元/公斤。
大豆产业当前的困境,其实是我国加入WTO后,大宗农产品失去保护并遭受国际竞争失败的一个缩影。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1.中国可以主动协调好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升级的关系。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3.有助于资金融通。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的挑战。按照发展
中国家长期盛行的观点,现实的国际经济体系是极端不合理的,全球化并没
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好处,除了少数强大的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出口市场中得
到好处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开放市场后无力同国外廉价的商品和投资
者竞争,本国的公司和农场纷纷倒闭。同时,由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所制定的国际性政策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已经受到侵害。自由化政策导致了失业,削减保健和教育服务等消极后果,
那些经济主体无法同外国进行竞争的国家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对于我国来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跨国公司看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2.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3 .对金融业的影响。
4.贫富差距引起的国内社会安全问题。
对待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对策
1.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我们必须积极参与,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为了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发展中国家要敢于、善于对现存的不合理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有理、有利和有力的斗争,迫使发达国家在制定全球化规则时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利益,削减发展中国家债务,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和技术。
2.参与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
3 .引导相应产业和部门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需做四件事
1.必须搞活市场经济,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中一个组成部分。

2 .必须开放市场。只有开放市场,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

3 .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因为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制经济,所以中国必须遵守规则并参与规则的制定。

4 .必须发展资本市场。任何一个想要让企业家大展宏图的国家,都必须发展其资本市场。但中国虽然拥有高储蓄率,却只有很小一部分流进了私人企业,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储蓄更是少之又少。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正确处理好三组关系
1 .实行对外开放与参与全球化的关系。

2 .缩小国内地区间差距与缩小国际间差距的关系。

3 .扩大内需与增加外贸出口的关系。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

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科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中国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著名历史学家约翰·邓宁(John H.dunning)所说 :“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
经济全球化的代价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代价之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代价之二: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跨国企业常常是大规模货币投机的主要责任者,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不断下降。
代价之三: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扩大。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国应主动参与
世界经济全球化
发达国家---北方---核心---优势(技术、资金)
发展中国家---南方---边缘---优势(资源、劳动力)
南北差距
经济全球化趋势
科学技术
跨国公司
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
资金
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
相对更加落后
经济活动的扩展
结果
动 力
形成
扩大
表 现
意义
课题之后感
学校让我们做课题,可以锻炼我们自主解决事物的能力,可以培养我们的兴趣爱好。我通过做政治经济课题也增长了不少知识了解到许多内容。如:中国的GPR增长值,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意义、作用,中国的经济发展等等很多,使我的知识长进了不少。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