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22.文学的繁荣

免费下载高中必修3历史公开课《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必修3历史公开课《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必修3历史公开课《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件ppt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影响
原因
概况
近代以来世界文学发展历程
14-16C 人文主义文学
17-18C 古典主义文学、启蒙文学
19C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
20C 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的繁荣
第 22 课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英国
德国
法国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西风颂》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巴黎圣母院》
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抨击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抒发强烈的爱国情怀
在巴黎圣母院前欢度宗教节日之际,美丽纯洁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带着一头会耍杂技的小羊正在进行精彩的表演。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对她起了邪念,指使敲钟人卡西莫多绑架她,但国王护卫队队长法比斯救了她。从此,少女爱上了法比斯,把他当作理想的情人。克罗德忌恨在心,他在爱斯梅拉达与法比斯幽会时,刺伤了法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使她被判处死刑。行刑之日,卡西莫多将她救出,把她安置在圣母院的顶楼。克罗德想得到她,遭到拒绝后,他将她交给了官兵,在圣母院顶楼看着她被绞死。卡西莫多在愤怒中将克罗德推下顶楼,然后找到了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死在她的身边。
《巴黎圣母院》剧情简介
美与丑的区别是内在的!
思想内涵:赞美美好心灵,揭露社会黑暗、堕落。
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
美丽纯洁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
道貌岸然、阴险狠毒
敲钟人卡西莫多:
外貌奇丑而心地纯洁善良
国王护卫队队长法比斯:
潇洒风流、卑鄙自私
请思考:
结合以上作品的内容,分析这些作品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
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创作风格:想像丰富、情节跌宕
思想感情:不再刻意突出理性,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反对封建制度,憧憬未来。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毛泽东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鼓舞人们去改造自己和自己周围的环境,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
产生原因
社会影响
经济、政治、思想
有利于扫荡封建残余势力,
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列夫·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安徒生《安徒生童话》
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等。
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
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二、现实主义文学(19C30S—20世纪早期 )
19C30S—20世纪早期杰出文学作品
材料二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贫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这主要是指 他的作品( )
A.描写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B.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
C.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D.用小说的形式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请探究:
19世纪以来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特征?
特征:
①关注… …
再现… …
剖析… …
揭露和批判… …
②主要形式:长篇小说
材料 19世纪30、4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几个主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共产党宣言》
思考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原因?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
《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等待戈多》写两个流浪汉在荒野路边的一棵树下等待戈多,用各种无聊的动作和对白来消磨时光。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剧中没作交代,唯一的主题便是等待。
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借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
《等待戈多》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探究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特点:
(1)集中表现自我;
(2)手法怪诞,故事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3)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材料二 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等。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
请探究: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
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2、代表作:
1、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三)20世纪苏联文学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高尔基:《母亲》(奠定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基础)
2.特点:表现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主义压迫思想。
(四)亚、非、拉美文学
泰戈尔
鲁迅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索卡因
3.代表人物:
1.背景: 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高涨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化了18年的时间完成的代表作。作者勾画了哥伦比亚农村百年兴衰的图案。通过次作品,作者开启了现代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新流派,称为“魔幻现实主义”。
材料一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什么特点?
(1)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探究:东西方文化交流
材料二 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
(2)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
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全
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
(3)面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等国的文化侵略,应该抵制;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被侵略国家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3)第二种说法;
看法:资本主义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被侵略国家要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交流中充实和发展自己。
文学的繁荣
19世纪世界文学主要成就
20世纪世界文学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
苏联文学

亚非拉美文学
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
19世纪30年代—20世纪早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