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1《3.1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课件ppt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1
第一节  地球的年代
   一、地质年代的测定
   二、地质年代表
          第二节  地球圈层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一、原始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与内部圈层的形成
   二、地球外部圈层的形成与演化
地质年代与地球演化
2
第一节   地球的年代
          一、地质年代的测定
             1. 相对年代
     (1)相对年代:表示地质事件和岩石形成
                           的相对先后顺序(新老关系)
     (2)相对年代确定的依据:古生物化石
         化石:保存在岩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
  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利用化石确定地层年代的依据:  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前进性发展规律
3
腹足类
4
三叶虫
5
头足类(菊石)
6
保存在琥珀中的昆虫化石
7
保存在琥珀中的昆虫化石
8
恐   龙   蛋   化   石
9
虫   管   化   石
10
鱼类化石
11
爬行动物龟化石
12
节肢动物
 昆虫类化石
13
蕨类植物化石
14
节肢动物甲壳类
  鲎化石
15
活化石-现生头足类
 鹦鹉螺壳体
16
现生鹦鹉螺
17
银杏
活化石-裸子植物银杏
18
2. 绝对年龄
        (1)绝对年龄:地质事件、矿物、岩石形成的
                                      确切年龄
         (2)测年原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根据岩石、矿物中某些放射性元素(如:238U、40K、87Rb)的含量和它们的放射性蜕变产物(如
    206Pb、40Ar、87Sr)含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计算岩石、矿物的年龄。
            放射性衰变定律:N=Noe-λt
    (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数目随时间做负指数衰减)
       主要衰减形式        α衰变    放出α粒子 
                                       β衰变    放出负电子
19
常用方法                                            半衰期(T)
                                 U238          Pb206:   45.1亿年
  U—Th—Pb法       U235          Pb207:   7013亿年
                                 Th232          Pb208:   139亿年
  K—Ar法:            K40            Ar40:    13.1亿年
  Rb—Sr法:           Rb87          Sr87:     5000亿年
  放射性碳( C14法)
      C:C1298.9%;C131.1%;C14
      C14   宇宙射线(中子)与N原子作用生成 。
              C14               N14         5568年(T)
     C14 法只能测定5~6万年以来事件
20
铀238蜕变成铅206
21
大气中的氮14在宇宙射线的作用下转变
为碳14,被生物按固定比例吸收;生物死亡
后,碳14的比例每5568年下降一半
22
二、地质年代表
          综合绝对年龄和相对年代研究,将地质年代组织成地质年代表
      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单位
         宇                 宙
           界                 代                   
             系                 纪                      
               统                 世
23
地 质 年 代 表
(据国际地层委员会二○○四年资料简化)
24
地    层
25
26
第二节  地球圈层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一、原始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
                   与内部圈层的形成           
      1.   距今46~44亿年,高温熔融的原始地球
物质在重力分异作用下完成了核心与地幔分离。
        地核:由 Fe、Ni 构成
        地幔:由 Si、O、Fe、Mg 构成
                                       -----硅酸盐地幔   
       2.  稍后(45~44亿年),由地幔逐渐冷却的
表层衍生出了最古老的地壳。
        地壳:为富含Al、Ca的铁镁硅酸盐
        世界上最古老矿物和岩石年龄:44~ 40亿年
27
地球---太空中璀璨的蓝宝石
生命-----宇宙物质演化的必然
28
☻ 地球的起源:
       作为太阳系的一部分,地球是和太阳系
   同时形成的。
          大约46亿年前,在银河系的某个区域,
  混合着许多死亡的恒星的残骸和爆炸的灰
  尘气体云团开始收缩并飞速旋转;   在旋转
  圆盘的中心,   绝大部分质量形成了我们的
  太阳;   极少部分的质量在旋转圆盘的外围
  诞生了8颗行星,其中有一颗叫地球!
      太阳系有两类行星:气体的类木行星和
  固体的类地行星。地球是最大的类地行星!
29
太阳系的形成
30
太阳系大家庭
31
小行星带
32
小行星带和脱罗央群小行星
33
四颗最大的小行星
34
最初的星球并不适合居住
35
44亿年前核、幔的分离
36
活着的地球
37
活
着
的
地
球
38
地球上44亿的最古老矿物(锆石)
揭示地球的冷却地壳和水圈形成的年龄
39
二、地球外部圈层的形成演化
      1. 大气圈形成演化
   ☺46~38亿年,原始大气圈,火山气体:
  CO、CO2、NH3、CH4及水蒸气,强烈的温室
效应 -----CO2水准是今天的20万倍!
   ☺38~19亿年,缺氧还原大气圈(富CO2 )
          28亿年前,出现释氧光合作用系统:
          nCO2+nH2O→(CH2O)n+nO2
   ☺19~4亿年,含O2、N2大气圈(游离氧)
           19亿年,自由氧分压:1%PAL
            6亿年,自由氧分压:6~10%PAL
            4.1亿年,臭氧层(O3)形成!
40
☺4~0亿年,富O2、N2大气圈(具臭氧层)
       现今地球氧化作用的普遍性:
                       2CO+O2→2CO2
                       4NH3+3O2→2N2+6H2O
                       CH4+2O2→CO2+2H2O
       2. 水圈的形成演化
   ☺46~38亿年,极强酸性的原始水圈形成
                     火山水蒸气、气体冷凝
                     彗星陨击水
        含大量H2SO4、HCl、HNO3、H2CO3!
原生水
41
☺38~19亿年
        强酸性水圈
        
        弱酸性水圈(氯化物水圈)
  
     弱酸性水圈(碳酸盐水圈)
☺19~0亿年
     弱酸性水圈
    
     弱碱性水圈
硅酸盐矿物风化,析出
K+、Na+、Ca++、Mg++离子
大气CO2、O2作用,
碳酸盐(Ca、Mg)CO3沉积
碳酸盐沉积,Ca++、Mg++
进入岩石;K+、Na+增多
42
地球圈层结构的形成
43
地球圈层结构的形成
44
地球水圈的形成
45
地球水圈的形成
46
地球大气的分层
47
地球大气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