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1《3.3地表形态的变化》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考点一 
         了解褶皱、断层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地表形态
考点二 
      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表形态的变化
测试要求:
考点1
了解褶皱、断层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地表形态
考点梳理
1.地质作用
(1)概念: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
           称为地质作用。
(2)分类: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
地球内部热能
太阳辐射能
1.地质作用
(3)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影响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搬运堆积
岩浆活动
固结成岩
地壳运动
风化侵蚀
变质作用
使地表趋于平坦
使地表高低不平
2.地质构造
(1)概念: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____、______,成为地质构造。最常见的地质构造有_____和_____。
(2)褶皱:
①概念: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____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____和____是最基本的褶皱形态。
②背斜与向斜的比较
变形
变位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挤压
岩层向上拱起
岩层向下弯曲
山岭
谷地
谷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紧实,不易被侵蚀
中间老两翼新
中间新两翼老
【总结】
背斜成为山岭
向斜成为谷地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2.地质构造
(3)断层:
①概念: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使岩层发生____,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_____、_____,形成断层。
②地形:相对上升岩块形成______或______,相对下降岩块形成______。
断裂
错动
位移
山地
陡崖
谷地
东非大裂谷
断层
向斜
背斜
2.地质构造
(4)研究意义:
隧道应从背斜部位穿过;
断层两侧易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水库、 隧道等工程建设应避开____。
石油、天然气多储存在____构造中;
地下水多储存在____构造中;
断层线附近会有泉水出露;
图3为“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西五区)地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2、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
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火山喷发 C、海啸侵袭 
D、修建水库
A
1.图4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陡崖
B
3.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     )
A.山岭   B.褶皱   
C.断层   D.隆起
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4.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B
A
图5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5.P陡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流水侵蚀
  B.冰川堆积
  C.岩浆活动
  D.断层活动
D
图6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甲处地质构造为    (   )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7.甲处谷地成因是(    )
A.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   
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断层处岩石破碎         
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
A
A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图7为“地震发生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地质构造为(    )
A.背斜B.向斜C.断层D.凹陷
9.地震发生时,合理避灾的方法是(    )
A.躲避在高大建筑物附近       
B.通过电梯及时转移
C.跳楼逃生                   
D.有序撤到空旷地带
C
D
图3
图4
图3为“某地貌景观图”。图4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3所示的地质构造为(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断块山
11.图3中的岩石所属类型与图4中相一致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B
C
考点2
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考点梳理
外力作用与地貌
峡谷
沟谷
千沟万壑
冲积扇
冲积平原
三角洲
风蚀蘑菇
沙丘
瀑 
布
沟谷
流水侵蚀作用与地貌
流水的化学
侵蚀作用
石 柱
石 笋
石钟乳
流水化学侵蚀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冲
积
平
原
流水堆积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
风蚀柱
风蚀蘑菇
风力堆积作用---沙丘
风力堆积
风
海
浪
侵
蚀
作
用
海浪侵蚀地貌
角峰——冰川侵蚀作用
冰川作用:
U形谷——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1.图3所示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D
图1为四幅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题。
2.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景观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3.图3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