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春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1.春

  • 格式:  PPT
  • 大小:  876K    23张
  • 时间:  2016-09

朱自清《春》ppt课件25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朱自清《春》ppt课件25朱自清《春》ppt课件2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品位多种修辞手法运用的精妙。
能力目标
学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
品位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色,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美好未来的情感。
字词
cháo

mi
yùn
yùn
niàng
朗读
了解文章结构 (连线)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第6段
第7段
第8-10段
迎春图
盼春
春风图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雨图
赞春
总写
朗读
盼春和春草图
齐读后思考:
1,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突出了一个什么字?
2.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总写春天,作者着眼于哪些景色的变化?这些景色的变化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连续反复和
拟人
“盼”
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总写春天,作者着眼于山、水、阳光的变化,从宏观上感受到大地回春,生机勃发。
春草图
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春草图?在词语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情态:用了“偷偷”“钻”,给人以不知不觉的感觉,
色泽:“嫩嫩”“绿绿”使小草惹人喜 爱,
长势:用了“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给人以清新悦目之感。
质地:用“软绵绵”,让人愿意和它亲近,
这段描写用了较多的叠用的形容词,对小草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朗读
春花图和春风图
春花图
朗读后思考:作者描绘春花图,抓住了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反衬等修辞手法
花多,花艳,花甜
很好,同学们立即就发现了他的第一个秘密---巧用修辞手法.
1.比喻 例: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呵,大家确实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么快就发现了他的第二个秘密:调动全身的各个感觉器官,用心去体验.看看他都用运了哪些感觉器官吧.
那么除了运用修辞和发挥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外,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让文章更加的生动形象呢?对,那就是扩写…
1.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2.鸟儿将巢安在……(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
练一练
请大家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我们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用一段简短的文字对这幅画面或者其中的某个细节进行精彩的描述……

Thank you!
春风图
春风,最难描绘,作者娴熟地用了触觉、嗅觉、听觉,把春风写得有感有情。请你分别说说各是怎样描绘的,你的感受又是怎样呢?
朗读
春雨图和迎春图
春雨图
作者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描绘出一幅诱人的春雨图?
作者抓住春雨细密、轻盈、绵长的特点。从静景写到动景,由近写到远,勾勒出一幅南方傍晚春雨绵绵的朦胧剪影图,意境深远,十分诱人。
作者描绘迎春图,从哪儿写起,落在什么地方?
迎春图
作者由“风筝”写起,自然引出地上的孩子。由此扩展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欢天喜地地出来迎接春天,感受春意。春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齐读赞春部分,思考作者赞春,运用了哪几个比喻,各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像刚落地的娃娃,突出了“新”,突出了“生长”让人振奋,给人希望;
像小姑娘,突出了“美”,突出了“活”,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充满活力;
像健壮的青年,突出了“壮”,突出了“力”,春天使人健壮,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结构分析
练习
“春雨绵绵夏雨急,秋雨凉爽冬夹雪。”
试用拟人的方法为这四种雨各写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