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高考复习>高考课件>物理课件

免费下载物理高考专题总复习运动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物理高考专题总复习运动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ppt课件免费下载物理高考专题总复习运动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ppt课件免费下载物理高考专题总复习运动图象追及与相遇问题ppt课件
第4讲 运动图象 追及与相遇问题
第4讲 │ 考点整合
一、三种运动图象
常见运动图象有位移—时间(s-t)图象和速度—时间(v-t)图象,另外在解决某些定性运动问题时涉及加速度—时间(a-t)图象.上述三种图象的横轴均表示________,纵轴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运动图象只能表述直线运动的规律,运动量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只有正、负两个方向.
时间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第4讲 │ 考点整合
二、位移—时间(s-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________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图线(或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___________,斜率正负表示物体__________.
  3.重要的s-t图象
(1)如果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________运动.
(2)如果s-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
速度的方向
位移
速度的大小
匀速直线
静止
第4讲 │ 考点整合
三、速度—时间(v-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________随 ________的变化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图线(或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____________.
  3.重要的v-t图象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________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________的直线.
加速度的大小
速度
时间
平行
加速度的方向
倾斜
第4讲 │ 考点整合
4.“面积”的意义:图象与时间轴、时刻线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________.
  如果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________;如果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________.
正方向
位移
负方向
第4讲 │ 考点整合
四、相遇与追及
1.追及和相遇问题中,两物体沿直线运动的时间、位移和速度都有一定的关系,相遇问题要考虑两运动物体的位移之间的关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追及问题还应考虑两物体之间速度关系.
 (1)追上并超过的条件:某时刻两物体位于同一位置(位移关系),且追及物的瞬时速度大于被追物.在追上之前,当追及物和被追物速度相等时,两物体之间有最大距离.
  (2)追上且不相碰撞的条件:追及物和被追物的位置坐标(位移关系)相同时速度相等.
第4讲 │ 考点整合
(3)距离最小的条件:若追及物与被追物速度相等以后的时间内两者不靠拢(即v被追≥v追),则速度相等时刻两者间距离最小.
  2.处理相遇、追及问题常用的方法:(1)解析法;(2)图象法;(3)巧取参考系法.
第4讲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正确理解运动图象的物理意义
1.运动图象的识别
根据图象中横、纵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该图象是位移—时间(s-t)图象、速度—时间(v-t)图象还是加速度—时间(a-t)图象,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2.图象信息的拾取
利用运动图象解决运动问题,必须关注图象提供的信息,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等数学特征的物理意义.
第4讲 │要点探究
(1)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运动物体的一个状态,特别注意“起点”、“终点”、“拐点”,它们往往对应一个特殊状态.
  (2)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s-t图象中如果图线为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如果图线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斜率:s-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或图线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或图线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a-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或图线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变大或变小.
第4讲 │要点探究
(4)截距:s-t图象、v-t图象、a-t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分别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初速度和初始加速度.
  (5)交点:s-t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对应时刻相遇,v-t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对应时刻速度相等,此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达到极值(最大或最小),a-t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对应时刻加速度相等.
  (6)面积:图线与坐标轴、时刻线所围的面积常表示运动过程的某一物理量.如v-t图线与横轴、时刻线包围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a-t图线与横轴、时刻线包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
第4讲 │要点探究
3.s-t图象、v-t图象及a-t图象的对比
形状相同的图线在不同的图象中反映的运动规律不同,图 4-1甲、乙、丙分别是形状相同s-t图象、v-t图象和a-t图象,三种运动图象表述的运动规律对比如下表.
图 4-1
第4讲 │要点探究
第4讲 │要点探究
[特别提醒] 解答有关图象的问题时,应特别注意.
(1)v-t、s-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图象并不表示运动轨迹.
  (2)一定要注意审题,认清题目要问的是v-t还是s-t图象.因为从比较中可以发现v-t、s-t图象关于“交点、斜率、面积、线”等各方面的含义均不同
(3)注重区分两个问题:何时表示速度反向(图4-2甲图中t2时刻,乙图中t4时刻);何时表示相遇(甲图中t1、t3时刻,乙图中t2、t4时刻).
第4讲 │要点探究
图4-2
第4讲 │要点探究
例1 如图4-3所示,甲、乙两图象分别是质点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和v-t图象.试说明在两图象中的AB、BC、CD、DE这四个阶段分别表示质点做什么运动.
(注意:两图象表示的不是同一质点)
第4讲 │要点探究
例1 两图象各段表示的运动情况见下表:
第4讲 │要点探究
[点评] s-t图象与v-t图象的形式相同时,描述的运动性质并不相同,因此分析有关图象的问题时,首先要弄清是s-t图象还是v-t图象.如在本题中,甲图中的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平行横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而乙图中的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平行横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4讲 │ 要点探究
变式题
1 [2010·广东卷]
 图4-4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
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B.0~2 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C.0~1 s内的加速度等于2~4 s 内的加速度
D.0~1 s内的运动方向与2~4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第4讲 │ 要点探究
第4讲 │ 要点探究
变式题
2  [2010·合肥模拟] 小球
在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与水平地
面相碰后又上升到某一高度,其运
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4-5所示.
已知g=10 m/s2,由图可知(  )
A.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10 m/s2
B.小球初始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2 m
C.此过程小球通过的路程为1.375 m
D.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大于12 m/s2
图4-5
第4讲 │ 要点探究

式题2 C [解析] 由图象可以看出小球在0.5 s内的加速度为8 m/s2,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为12 m/s2,故选项A、D错误;小球初始位置距地面高度为h=1 m,选项B错误;小球通过的路程为两三角形面积,故选项C正确.
第4讲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二 利用运动图象解决问题
运动图象通过建立坐标系来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直观反映各运动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述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利用图象解决运动问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
  运动图象包括s-t图象、v-t图象、a-t图象,其中v-t图象能够反映物体的位移(面积)、速度、加速度(斜率)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其应用更广泛,在必要时需将s-t图象、a-t图象转换为v-t图象进行解题,但v-t图象不能确定运动物体的初始位置.
第4讲 │要点探究
例2 [2010·全国卷Ⅰ] 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4-6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
(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第4讲 │要点探究
2 (1)如图所示 (2)900 m
[解析] (1)由加速度图象可知前10 s汽车做匀加速运动,10~40 s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v=at=2 m/s2×10 s=20 m/s,30~60 s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因为加速度—时间图象中的图线与时间轴、时刻线所围的面积表示表示速度的变化,此两段的面积相等,所以60 s末汽车恰好静止
第4讲 │要点探究
第4讲 │要点探究
[点评] 加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时刻线所围的面积表示表示速度的变化,由a-t图象分析汽车的运动情况,从而确定速度变化的规律.再利用v-t图象求解运动的位移.理解图象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第4讲 │ 要点探究
变式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
用加速度传感器探究物体从
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
得到了质量为1.0 kg的物体
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关系图线,如图4-7所示.
由图可以得出(  )
第4讲 │ 要点探究
A.从t=4.0 s到t=6.0 s的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
B.物体在t=10.0 s时的速度大小约为5.8 m/s
C.物体在t=3.0 s时的速度最大
D.从t=10.0 s到t=12.0 s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约为14.6 m
第4讲 │ 要点探究
D
► 探究点三 相遇与追及问题(含临界问题)
1.分析追及、相遇问题
  (1) 一定要注意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①一个条件: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的距离是最大还是最小,是否恰好追上等.
②两个关系:两运动物体的位移之间的关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2)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停止运动,比如刹车类问题.
第4讲 │ 要点探究
第4讲 │ 要点探究
第4讲 │ 要点探究
2.常见的追及和相遇问题
(1)初速度小的物体追初速度大的物体
第4讲 │ 要点探究
(2)初速度大的物体追初速度小的物体
第4讲 │ 要点探究
例3 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
当B车在A车前84 m处时,B车速度为4 m/s,且以
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
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
匀速运动,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
时间是多少?
第4讲 │ 要点探究
第4讲 │ 要点探究
[点评] 本题的解题思路是:分析运动过程,运用位移关系和时间关系列方程,并结合运动学公式求解.分析时要注意B车的加速度为零后,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简单的相遇追及问题中,只需要写出位移关系即可,但是在涉及临界和极值的问题中,还要写出速度关系,如下面的变式题.
第4讲 │ 要点探究
变式题
[2010·三明模拟] 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 m/s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后4 s停下来.现汽车A在平直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18 m处有一货车B以6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司机立即制动,问:当A车速度减为与B车速度相同时所用时间为多少?是否会发生撞车事故?
第4讲 │ 要点探究
2.8 s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