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高考复习>高考课件>生物课件

免费下载生物高考专题总复习DNA分子的结构、复制、片段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生物高考专题总复习DNA分子的结构、复制、片段ppt课件免费下载生物高考专题总复习DNA分子的结构、复制、片段ppt课件免费下载生物高考专题总复习DNA分子的结构、复制、片段ppt课件免费下载生物高考专题总复习DNA分子的结构、复制、片段ppt课件免费下载生物高考专题总复习DNA分子的结构、复制、片段ppt课件免费下载生物高考专题总复习DNA分子的结构、复制、片段ppt课件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第3节 DNA的复制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考点一 DNA分子的结构和相关计算
【核心知识通关】
1.DNA分子的化学组成:
(1)基本组成元素:______________。
C、H、O、N、P
(2)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
胸腺嘧啶
腺嘌呤
2.DNA分子的结构:
(1)主要特点。
①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_____平行盘旋而成。
②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_____,构成基本
骨架;碱基排列在_____。
反向
外侧
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连接成碱基对,其中:
遵循_____________原则
(2)空间结构:规则的_______结构。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双螺旋
3.DNA分子的特性:
(1)相对稳定性:DNA分子中_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
的方式不变,两条链间_____________的方式不变。
(2)多样性:不同的DNA分子中___________数目不同,
排列顺序多种多样。若某DNA分子中有n个碱基对,则
排列顺序有__种。
磷酸和脱氧核糖
碱基互补配对
脱氧核苷酸
4n
(3)特异性:每种DNA分子都有区别于其他DNA的特定的
_______________,代表了特定的遗传信息。
碱基对排列顺序
4.DNA分子中碱基的计算:
(1)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等,即A+G=T+C。简记:“DNA分子中两个非互补碱基之和是DNA分子总碱基数的一半。”
(2)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任意
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等。
设在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上A1+T1=n%,则
⇒A1+T1=A2+T2=n%,所以A+T=A1+A2+T1+T2=
=n%。
简记为“配对的两碱基之和在单、双链中所占比例相等”。
(3)双链DNA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
设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 =m,
则 =m,互补链中
简记为:“DNA两条互补链中,不配对两碱基之和的比值乘积为1。”
【特别提醒】
(1)DNA初步水解产物是4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
(2)相邻的碱基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接。在DNA的双链之间通过“氢键”相连接。
(3)如果已知A占双链的比例为c%,则A1/单链的比例无法确定,但是可以求出其最大值为2c%,最小值为0。
【高考模拟精练】
1.(2014·山东高考)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
(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推出坐标中纵轴与横轴之间的关系。
(2)借助特殊值法判断曲线的形状。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DNA分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双链DNA分子中,(A+C)/(T+G)一定等于1,故A项错误;当一条链中(A1+C1)/(T1+G1)=1时,其互补链中存在(A2+C2)/(T2+G2)=(T1+G1)/(A1+C1)=1,B项错误;在DNA分子中,存在(A1+T1)/(G1+C1)=
(A2+T2)/(G2+C2)=(A+T)/(G+C),故C项正确、D项错误。
2.(2016·泰安模拟)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DNA聚合酶用于⑨的形成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解析】选D。由图示可知,①表示磷酸,②表示脱氧核糖,③表示胞嘧啶,②和①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④中的①应属于上面那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⑨的形成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需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是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聚合成脱氧核苷酸链。
【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B项,原因是没有正确
理解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忽视了磷酸基团的连接位置,在每个脱氧核苷酸中,必有一个磷酸基团连接在第5号碳原子上。
【加固训练】
1.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2.9%和17.1% B.31.3%和18.7%
C.18.7%和31.3% D.17.1%和32.9%
【解析】选B。由题中G+C=35.8%可推知,在整个DNA分子中及任意一条链中该比值都相等。
一条链中
可推知互补链中:T=31.3%,C=18.7%。
2.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含义(  )
A.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
B.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能在蛋白质合成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位置
D.能转录一种信使RNA
【解析】选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指基因能控制或决定生物外观的某种性状,即通过转录形成mRNA,进而mRNA翻译成一定的蛋白质,体现生物某一方面的生命活动(性状)。一个基因并不只是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位置,一个氨基酸是由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直接决定的。
3.(2013·广东高考)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
④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明确以下两点:
(1)DNA分子四种脱氧核苷酸不同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2)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使DNA的半保留复制成为可能。
【解析】选D。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等知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相关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①错误;Watson和Crick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故②错误;根据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可以发现DNA是如何储存遗传信息的,故③正确;他们在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也对DNA复制进行了描述,故④正确。
4.(2016·宣城模拟)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4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解析】选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不
一定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不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故A错误;多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
体上呈线性排列,故B正确;不同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
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基因具有多样性,而每一个基
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是特定的,因此基
因又具有特异性,故C正确;没有复制的每条染色体上
含有1个DNA分子,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故D正确。
考点二 DNA分子的复制   
【核心知识通关】
1.概念:以________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_________间期和_______________前的间期。
亲代DNA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3.条件
4.过程:
DNA 两条母链 形成子链→新DNA分子
模板:_______________
原料: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____
酶:解旋酶、__________等
解旋后两条母链
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ATP
DNA聚合酶
解旋
DNA聚合
5.特点:___________。
6.意义:将遗传信息_________________,从而保持
了_________________。
半保留复制
从亲代传给了子代
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特别提醒】
DNA复制相关计算时四个易错点
(1)复制次数:“DNA复制了n次”和“第n次复制”的区别:前者包括所有的复制,但后者只包括最后一次复制。
(2)碱基数目:碱基的数目单位是“对”还是“个”。
(3)复制模板:在DNA复制过程中,无论复制了几次,含有亲代脱氧核苷酸单链的DNA分子都只有两个。
(4)关键词语:看清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含”还是“只含”等关键词。
【深化探究】
(1)高度分化的细胞中核DNA一般_____(填“能”或
“不能”)进行复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细胞中的核DNA复制后,两个子代DNA分开的时期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
再进行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典题技法归纳】
(2016·济南模拟)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碱基5 000对,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限制酶
B.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 900个
C.④处指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D.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3/4
【解析】选B。DNA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应为解旋酶;
因为A+T所占的比例是34%,且该DNA分子中有5 000个
碱基对,所以C的数量为5 000×2×(1-34%)×1/2=
3 300(个),所以该DNA分子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
脱氧核苷酸数量为(22-1)×3 300=9 900(个);因题图
为某DNA分子片段,故④处指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因亲代只有一条链含15N,故复制2次形成的4个DNA分子
中只有1个DNA分子中含有15N,占1/4。
【母题变式】
(1)图中DNA分子片段复制时,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该DNA分子片段第3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
核苷酸是_______个。
腺嘌呤脱
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13 200
【方法规律】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方法
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其结果分析如下:
(1)DNA分子数。
①子代DNA分子数=2n个;
②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2个;
③不含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2n-2个。
(2)脱氧核苷酸链数。
①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2n+1条;
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2条;
③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2n+1-2条。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①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
②第n次复制所需该脱氧核苷酸数=2n个DNA分子中该脱氧核苷酸数-2n-1个DNA分子中该脱氧核苷酸数=m·2n-m·2n-1=m·(2n-2n-1)=m·2n-1。
【高考模拟精练】
1.(2014·全国卷Ⅱ)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转录”“DNA的复制”“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
(2)关键知识:基因的表达,DNA的结构与复制、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DNA的结构与复制、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A项中,转录即是合成mRNA的过程,必须有RNA聚合酶的参与,正确。B项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均可发生DNA的复制,正确。C项中,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错误。D项中,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而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正确。
2.(2016·石家庄模拟)如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效率
【解题指南】(1)明确图中三个复制环大小不同。
(2)根据箭头方向判断DNA的复制方向。
【解析】选A。由图可看出,此段DNA分子有三个复制起点,但多个复制起点并不一定是同时开始的;由图中的箭头方向可知,DNA分子是双向复制的;半保留复制的模式可以保持前后代的遗传稳定性,多起点复制可以大大提高复制效率;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催化。
【加固训练】
1.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消耗ATP
C.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是相反的
D.DNA聚合酶催化互补碱基之间氢键的形成
【解析】选D。DNA聚合酶催化单链中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化学键的形成,而不是催化配对碱基之间氢键的形成。氢键的形成不需要酶的参与。
2.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中(  )
A.4种含氮碱基A∶T∶G∶C=3∶3∶7∶7
B.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解析】选A。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上A∶T∶G∶C=
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2∶1∶4∶3,整个DNA分子中A∶T∶G∶C=3∶3∶7∶7;该DNA分子中A=T=30个,G=C=70个,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30×(22-1)=90个;该DNA分子中含有100个碱基对,30个A-T碱基对,70个G-C碱基对,碱基排列方式小于4100种;一个DNA分子由两条DNA链组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3.(2016·福州模拟)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C.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解析】选C。DNA分子连续复制4次,形成16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含15N,占1/8,子代DNA分子均含有14N;最初的DNA分子中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0个,复制4次,共需40×15=6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易错提醒】“含14N的DNA分子”和“只含14N的DNA分子”的区别,在含14N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所有子代DNA均含14N。
考点三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   
【核心知识通关】
1.细胞分裂特点:
(1)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___次,细胞分裂一次。
(2)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___次。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___________分离。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_____________分离。


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2.DNA复制与染色体复制:
(1)DNA复制特点:___________。
(2)染色体复制结果。
①1条染色体含有__条染色单体,含有__个DNA分子。
②每条染色单体含有__个DNA分子。
半保留复制
2
2
1
3.子代DN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间:
(1)有丝分裂:_____。
(2)减数分裂:___________________。
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特别提醒】
(1)“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的不同。
①有丝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不变的4个体细胞。
②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4个子细胞。
(2)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结果。
①1条DNA单链被标记,该DNA分子即被标记。
②1条染色单体被标记,该染色体即被标记。
【思维拓展】
(1)根据染色体数目变化判断,上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
(2)考虑1个细胞中含多条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分裂两次后的4个子细胞中,含有3H的子细胞数目可能是2、3、4个。
【高考模拟精练】
1.(2016·长沙模拟)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
A.0条        B.20条
C.大于0小于20条 D.以上都有可能
【解析】选D。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细胞中,
DNA双链均是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不含32P,第二
次细胞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都是
一条染色单体含32P,一条染色单体不含32P,有丝分裂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如果含32P的20条染色体同
时移向细胞的一极,不含32P的20条染色体同时移向细
胞的另一极,则产生的子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
数分别是20条和0条;如果移向细胞两极的20条染色体中既有含32P的,也有不含32P的,则形成的子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大于0小于20条。
【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B。错因在于未能全面分析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的移动情况。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子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故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其双链DNA所带的放射性状况应由每条染色体两条染色单体如何移动决定,不要将所有染色体的染色单体移动“统一”看待。
2.(2016·邯郸模拟)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核DNA分子用15N标记,在正常情况下,其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有15N的精子数占(  )
A.1/16    B.1/8    C.1/4    D.1/2
【解析】选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要发生联会和分离现象,因此要体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中DNA的变化,至少要画出一对同源染色体。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核DNA分子用15N标记,即果蝇4对同源染色体中有3对未标记(画图时可略去),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则该精原细胞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时,染色体和DNA的标记情况可用下图进行解析。
结合上图分析,观察产生的4个精细胞,答案选D。
【方法技巧】借助示意图解决细胞分裂与DNA复制相结合的技巧
(1)用双实线代表亲代被标记或未被标记的双链DNA,用双链DNA代表染色体。
(2)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用虚线代表新合成的未被标记或标记的子链,画出子代DNA分子,画出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两个DNA)的模型。
(3)根据细胞分裂方式和各时期的特点,分离染色体。
(4)分析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是否被标记和子细胞中被标记染色体数目。
【加固训练】
1.若用32P标记“类胚胎干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是46条和46条、后期是92条和46条
B.中期是46条和46条、后期是92条和92条
C.中期是46条和23条、后期是92条和23条
D.中期是46条和23条、后期是46条和23条
【解析】选A。有丝分裂中期、后期染色体条数的分
析:“类胚胎干细胞”来自人体,人体的一个正常细
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条数为46,有丝分裂过程中后期染
色体条数加倍(92条),中期染色体条数与体细胞相同
(46条),故无论经过几次分裂,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
体条数都是46条,后期染色体条数都是92条。有丝分
裂中期、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的分析:以1个
DNA分子为例,双链被32P标记,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由于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时,每个DNA分子中都有l条链被32P标记;第二次有丝分裂完成时,只有1/2的DNA分子被32P标记;中期时,染色单体没有分开,而这2条没有分开的染色单体上,其中有1条被32P标记,导致整条染色体也被32P标记。
2.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中DNA分子的双链均被32P标记(不考虑细胞质DNA),将其放在含31P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正确的是(  )
A.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产生的子细胞100%具有放射性
B.若该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均不具有放射性
C.若该细胞是精原细胞,则其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具有放射性
D.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其增殖产生的子细胞具有放射性
【解析】选A。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子细胞内所有染色体均具有放射性;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时DNA分子也进行复制,子细胞内也会出现放射性;精原细胞中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产生的精细胞中全部具有放射性;高等动物的精细胞一般不分裂。
3.(2016·龙岩模拟)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8条染色体被32P标记(  )
A.第1次 B.第2次 C.第3次 D.第4次
【解析】选B。由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在第一
次有丝分裂结束后,果蝇的体细胞中均含有8条染色
体,8个DNA,每个DNA的2条链中均含1条标记链和一条
非标记链。在第二次有丝分裂时,间期复制完成时会
有16个DNA,但是这16个DNA中,有8个DNA均是含1条标
记链和一条非标记链,另外8个DNA均含非标记链;中
期由于着丝点没有分裂,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一
个DNA含1条标记链和一条非标记链,另一个DNA只含非标记链,所以在中期会有8条染色体有标记;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DNA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开,形成16条染色体,其中只有8条含有标记,这8条染色体中的DNA是含1条标记链和一条非标记链。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