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高考复习>高考课件>政治课件

免费下载原创思想政治高考专题总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原创思想政治高考专题总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ppt课件免费下载原创思想政治高考专题总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ppt课件
必修四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三十六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考点展示
2.知识概览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核心考点突破
高效复习导航
高考典例
抓住一个高考重点
突破一个高考难点
规避一个易失分点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第36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知识概览
联 系 观
含义
特征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把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高效复习导航
考点展示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①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②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①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①含义: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②表现: A.事物之间: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B.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C.整个世界: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③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①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体现: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都是客观的。
  
③方法论要求: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①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②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③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特别提示:关于联系观点的比较: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联系的条件性强调的是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必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重点突破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们所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关系
  (1)对于联系问题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法。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凭空创立或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

(3)从性质上看,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它一旦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突破重点2.全面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1)从唯物论角度: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从辩证法角度: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构成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从认识论的角度:人类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能一成不变地看问题。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就要反对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对事物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判断。
高考点拨:高考时联系的基本特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注意仔细观察、准确判断:①注意联系普遍性与条件性的区别,不能把一事物与周围的事物之间存在的有条件的联系理解为无条件的联系。②注意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间理论范围的不同,防止答非所问 。③对于人在客观联系面前的能动性,不可片面夸大,也不可人为缩小。
【误区警示】
1.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具体联系面前是无所作为的
提示: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联系的形式是可变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改变事物联系的条件,使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发生改变。所以不能说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具体联系面前无所作为。
【误区警示】2.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提示:(1)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2)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它就存在了,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由人们按照一定目的、计划或方案而形成或建立的联系,尽管它们呈现着“人化”的特点,渗透着人的目的性、能动性,但这些“人为联系”仍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才具有真实性,并经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所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事物的联系,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命题点1 联系的特点
(2012·江苏)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训练
解析
答案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客观性。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人为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着的,说明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故选D,B不选。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强调的是客观性,而不是普遍性、多样性,AC不选。
(2013年课标卷Ⅰ)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训练
解析
答案
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因为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我们没发现它,不证明没有联系;③说法错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前提是掌握它们的规律,不是创新意识;④说法正确,材料中的联系就是人为事物的联系。综合以上分析,答案选D。
命题点1 联系的特点
(2013年大纲卷)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 )
①是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    ②是必然的,不可改变
③是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    ④是变化的,因势而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训练
解析
答案
请完成《创新设计》P211典例及对应训练。
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变化的,故选③④;①说法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但并非与人无关;②说法错误,联系是必然的,但并非不可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考点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 相互区别的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地位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②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相互转化:整体与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整体相对于比它更大的场合,它就成了部分;部分相对于比它更小的场合,它就成了整体。
【原理内容】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要求】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这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误区警示】整体大于部分,整体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提示:(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同于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的关系。
(2)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但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第一种情形: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整体功能;第二种情形: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种情形: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3)这一观点的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应区别对待,具体分析。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⑴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⑵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⑶方法论要求: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特别提醒: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2)系统属于整体中的一种情况,系统除了强调整体性外,还有层次性和有序性。
 
(3)要素也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组成一个系统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

(4)所以不能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完全等同。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序性更加合理,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化,这些不是一般的整体和部分所能表达的。
重点突破3.正确理解“从整体着眼, 寻求最优目标”的现实意义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全局与局部、大局;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过程与阶段等。
  
(2)整体和部分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它们的地位与功能的关系,如果各个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不协调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减弱。如果各个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因而,我们在办事情时,应该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在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综合地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部分服从整体,寻求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重点突破4:全面把握联系的观点
(1)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承认联系的普遍性,既要看到事物内部的联系,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横向联系,也要看到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既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又要看到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命题角度1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013年江苏卷)“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这表明( )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本题的题眼是“集束指标”“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带来滑坡效应”。由题眼可知,材料说明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会影响整体,①③说法正确。当部分以无序的方式排列时,整体功能就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也就是说,不是在任何时候整体功能都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说法错误。发展不等于变化,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部分的发展才会带动整体的发展,④说法错误。
训练
解析
答案
(2013年海南卷)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
①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
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训练
解析
答案
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说明部分的发展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要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局部,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③④正确;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①部分起主导作用,说法错误;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和部分有着区别,不能把部分的发展等同于整体的发展,②错误。
命题角度2 系统优化的方法
管理学中有个“米格—25效应”:苏联研制和生产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所使用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战机相比要落后得多,但由于在整体设计时对各零部件进行了更为协调的组合设计,从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该战斗机因其优越性能广受世界各国青睐。这启示我们在处理复杂工作时要 (  )
①学会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②重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否定一切传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米格—25”效应体现了构成事物的要素、部分以优化的方式构成整体可以使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结果,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未体现;④观点错误。
训练
解析
答案
请完成《创新设计》P213典例及对应训练。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联系、整体、部分、系统
联系客观性要求、联系多样性要求、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的方法论要求
课堂小结
共同回忆一下吧?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