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写一篇状物的文章
三阁司镇中学 向敏华
向日葵
图片欣赏
杜鹃花
菊花
兰花
月季花
太阳花
水杉
樟树
广玉兰
芙蓉花
一、状物,一般是指对动植物和物品的描写。
状物作文,分以物写物,借物喻人(理)两种。对以物写物的作文,应抓住物的形状、构造,功用、特点、抓住人对物的情感关系,进行细致的描写,着重表达出你喜爱的思想感情和物带给你的帮助;对借物喻人(理)的作文,应着重抓住物的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等进行具体描写,并从中联想到人、联想到物所蕴含的道理。在状物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定的合理想象,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以写景状物为主。
让景物自己说话。
言志抒情只求画龙点睛。
二、状物作文的基本写法
1、开门见山交代要写的事物。
2、比较详细描写事物的形状、特点或构造。
3、具体叙述人和物的关系。
4、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抒情结尾。
三、借物喻人(理)作文的基本写法
1、开门见上交代要写的事物。
2、比较详细描写事物的形状、生长环境和特点。
3、(1)总结全文,点明道理。
(2)联想到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抒情结尾。
写这一类记叙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抓住所状之物与所要表述的思想感情之间的“交叉点”,即确定他们之间相似、相通或相关的内容。
课文链接
《石榴》作者借石榴的形象寄托情怀,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强,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作者正是借用石榴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特征来表现这一感情的。
通过对白鹅的描写,让我们认识到了万物皆有灵性,美丽无处不在这个道理,也让我们能够学会关注自然,热爱生活,关爱生命。
二是要把“物”状好。这是写好状物的记叙文的基础,没有了这一基础,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或感情都无以寄托。对物的描绘要真实、准确,要重点突出,要与文中所寓之理、所抒之情互相呼应。
三是在动笔之前要认真构思、立意。特别应注意立意要新,避免老生常谈. 要想写出新意,就要在生活中经常细致观察和勤于思考。
状物如何立意
记事、写人、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中的状物是为记事、写人、写景服务的,也就是为这几类记叙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服务
状物为主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应根据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来确定,如《雪猴》展示雪猴的聪明、可爱,反映了边防战士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
表达某种感受或认识:“爱某物”到“为什么爱”立意会深刻一些,新颖一些。
怎样写好动物
——写动物之前,一定要认真观察动物的外貌及生活习性,观察它的形状、皮毛、颜色、形态;其次,要抓住特点写,根据文章中心表达的需要,写由这种动物引起的趣事,使文章更加生动;最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是从头到尾或从上到下,也可以先整体后局部,使文章具有清晰的条理性。
怎样写“禽兽昆虫”类状物作文
写此类作文一般要描写它们的形态、生活习性,可以重点描写某一方面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特点。可以写动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要通过一件或两件具体的事来表现它们的特点,在结尾时写一下它对我们的启示,或者我们对它的感情。
范文引路
蚂蚁
提示:
1、文章描写的对象是否明确。
2、是否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
3、是否能抓住对象特点进行描写。
4、读完这篇文章你是否有所感悟。
5、文章语言是否生动优美。
[例 文]
蚂蚁
生活给予我激情,生活给予我幸福,生活给予我感悟,连在常人眼里毫不起眼的蚂蚁也给予我成熟……
一天,我偶尔发现在墙角附近,有一个蚂蚁的巢穴,离巢穴不到三米的地方,一只褐色的小蚂蚁扭动着细腰,撅着大臀部,摆动着两条长长的触角,东走走,西探探。突然,它发现了一块比它大好几十倍的面包渣。只见它用触角搜索着,绕着面包转了一周。紧接着,用细小的前肢试着把面包抬起来,面包却一动不动。它又用一对钳子似的牙齿咬住面包,用尽九牛二虎之力企图把食物拖走,可面包仍然丝毫不动。小蚂蚁见拖不动面包,松开口,绕着面包东转转,西转转,又抬头看了看,仿佛在估略面包的份量,便匆匆地离开了。
不一会儿,只见几只蚂蚁从巢穴里前呼后拥地爬了出来。原来,刚才小蚂蚁是去找帮手了!
在小蚂蚁的带领下,蚂蚁们争先恐后地赶到面包前,有的咬住面包往巢穴的方向拼命拖,有的在面包后面使劲推,有的钻到面包下用力抬,它们个个龇牙咧嘴,六条细腿拼命地蹬踏着,可还是搬不动面包这庞然大物。无奈之下,一只小蚂蚁只好心急火燎地向巢穴赶去。
这次,它带出了一大群蚂蚁,只见蚂蚁们一只接一只整整齐齐地走出巢穴,浩浩荡荡地奔向面包渣。队伍中,还有好几只非常显眼的大蚂蚁,它们的身体乌黑发亮,触角又粗又长,体格十分健壮,这便是蚂蚁中的大将军吧!
在食物前,大将军们把食物巡视了一番,将头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儿,然后纷纷散去。只见一只大蚂蚁威风凛凛地站在面包顶,像个总指挥。一群一群的小蚂蚁在大蚂蚁们的带领下,来往穿梭,忙忙碌碌,干得热火朝天,直看得我眼花缭乱,我仿佛听到“嗬哟,嗬哟……”的号子声。
不一会儿,“巨大”的面包被蚂蚁们切割成好几块小碎片。一块块的小碎片被一群群一只只的蚂蚁井然有序地搬回巢穴。不到十分钟,一大块面包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蚂蚁们也无声无息地归巢了。
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我明白了:正由于蚂蚁们无私、团结,最终才能成功地把食物搬回巢穴。为什么蚂蚁不自己独吞食物?为什么蚂蚁能搬运比它们自身重好几倍的食物?因为它们无私、团结,这不正是人类所缺乏的吗?
感谢蚂蚁,感谢蚂蚁给予我成熟!
明确:
1、文章描写的是蚂蚁。
要选择自己真正有感触的事物来写,或是因为它美好的外形;或是因为它蕴涵的情趣;或是因为它引起了你的联想,触动了你的情思。
2、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别写蚂蚁找到食物、蚂蚁依靠集体的力量搬回食物。
(1)按时间推移顺序观察描绘。这种方法叫“时序法”,又叫“随时推移法”。这里的时间顺序可以是年月、时日、季节,如:一天的早、中、晚、夜,一年的春、夏、秋、冬等等。用这种方法观察描绘,能捕捉和表现出事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风貌,更全面的反映事物的整体美。
(2)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可以选择一个描绘的立足点,也就是一个固定的观察点,随着目光的移动,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描绘。这就好比摄像机位置不同,而把摄像机头由左到右或从前到后,由上到下或由远及近地进行拍摄。也可以随着观察者的脚步移动来描绘。上学期我们学习的一篇散文《竹林深处》,文章就运用了这种空间顺序,我们把它叫做“移步换景法”。
3、文章抓住了蚂蚁无私、团结的特点。使人如见其物,引起读者的共鸣。
4、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有灵魂。即我们应该仔细观察,认真体验事物在自己内心唤起的感情、产生的种种感想。
5、要使文章生动优美,需要我们锤炼自己的语言,同时要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方法,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传神。
怎样写好植物
——首先,要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的特点,把它具体地描写出来;其次,写一种植物,先写整体,后写局部,介绍这种植物的特点和习性,来赞美它的某种品格。
美文展示
中秋节到了,桂花又开了。
在姥爷住的院子里,有一片比我年龄还要大的桂花林,妈妈常带我去闻那桂花的香味。她说世上最朴实又最典雅的花就是桂花了。它小小的花瓣却会散发出迷人的悠长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而在桂花开的最迷人的时候,那股子香气,也确实令人魂牵梦萦。桂花便成了妈妈最喜爱的花了,然而我却不以为然。
最近,我读了女作家琦君的《故乡的桂花雨》,作者对桂花香味的“魂牵梦索”,让我对桂花有了种好奇。带着这种好奇,我又找来了《桂花香飘云天外》、《杭州:飘落一身桂花雨》等有关桂花的文章,想看看人们为什么对桂花如此喜爱。
“香气浓郁的花‘或清或浓,不能两兼’。然而,桂花却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它清芬袭人,浓香远逸,它那独特的带有一丝甜蜜的幽香,总能把人带到美妙的世界。”
“满树金黄细小的花儿,点缀着红叶娇艳的季节。更有那浓郁的芳香,‘一味恼人香’袭人心怀,沁人肺腑。又在芳香中带有一丝甜意,使人久闻不厌。”……
好美的语句,好美的花,文章对桂花的描写是那样的神奇,如此的有神话色彩,读着读着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就仿佛来到了一个仙乐飘飘的梦境里,融化其中,享受着美好的气息。慢慢地,我对桂花产生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桂花分金桂、木樨、银桂、丹桂……”我装着老道的样子对妈妈说着,牵着妈妈的手,在中秋月下,走进老爷楼下的那片桂花林。
远远的,我闻到了扑鼻的香气,一阵爽飒的风儿吹过,瞧,那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树,随风摇曳起来了。咦?那是什么?好似金色的蝴蝶,好似银色的彩带,缠绵的飘呀飘,飘落下来,飘到了地上,桂花虽然没有琦君故乡那么多,然而我却真的感觉就像琦君所说的,成了“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一片片黄黄的、小小的花瓣,带着浓郁的香味,飘到了我和妈妈的头发上、身上、鞋上。我伸开双臂惊呼“桂花雨!妈妈,这就是桂花雨!原来书上说的都是真的……多么浪漫,多么奇妙,多少梦幻啊!”我仰起头,桂花落在了我的脸上,轻轻的,细细的,带着花香,抚摸着我的脸,对我诉说着。
桂花,曾经并未使我心动,也未使我心欢,可是当我走进它,聆听漫天花之语时,它的无言,早已胜过了有声。而在走近的那一瞬间,它告诉了我它所有的美丽,同时,它也向我倾诉了它所有的情感,它告诉我它的香气怡人,它对我诉说它的舞姿缤纷……这怎不让人兴奋,我沐浴了一场桂花雨。那天晚上我的梦里全是它。
月亮圆了,桂花开了,今年的桂花格外的香,格外的美!
3、怎样写好一种器物
——器物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物品。要想写好器物的文章,首先要选择那些自己熟悉的、样式新颖、构造特殊用品,写出这一用品所具有的特点及特殊意义。
A:这个洋娃娃个子真大,头发上面扎了一条发带,眼睛下面长着一个小鼻子,鼻子下面是一个小小的嘴巴。
B:这个洋娃娃个子真大呀,比我的床还高一头呢!金黄色的头发上面扎了一条粉红色的发带,还打了个蝴蝶结。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下面长着一个调皮的小鼻子。红通通的樱桃小嘴点缀得那张俊俏的笑脸更加美丽动人了。
四、具体方法举例
1、写生法。用写生法描写物品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其次要注意细部的描绘,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拟人法。把动物比拟成人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的描绘。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
3、运用“五觉”法。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我们描写物品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4、借物抒情法。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5、托物言志法。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6、物品自述法。物品自述法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述物品,因此要我物品具有人的特点。在具体描写时,要注意准确地把握物品的特征,做到人格化后的物品既体现了人的特点,又不失去物的本色。具有人的特点,物品显得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的兴趣,可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保存物的本质特点,物品描写则显真实自然。
7、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可以不断地变换立足点和观察点,对建筑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描写。同一个建筑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是不一样的。因此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首先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使读者明白你所描述的建筑物形象是从哪一个角度看到的。否则,容易把读者搞糊涂了。其次,采用移步换形法描写建筑物时,一定要抓住建筑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来写。如果采用面面俱到的方法来描写,文章容易变成一本流水账。
8、环境衬托法。周围都是绿色,中间的一点红色就特别鲜艳夺目,所以说“万绿丛中一点红”。对建筑物周围的景色进行适当描写,建筑物就显得突出。描写建筑物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建筑物,因此描写景色时要能衬托建筑物的特点,切忌离开建筑物而大写特写景色。造成喧宾夺主。在描写建筑物周围的景色时,要把观察点和立足点交代清楚,便于读者了解建筑物的位置。
9、赞美颂扬法。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如青松不怕严寒,杨柳随处生长,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飘十里,留芳人间,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植物的这些特点往往使我们联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可以联想到要对不正之风作斗争;看到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联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赞美颂扬法就是对植物的这些特点进行赞颂。采用赞美颂扬法首先要对植物的能联想到怎样做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描写,并以此贯穿全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其次文章中要把赞美的感情抒发出来,要在描写植物中写出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感人。此外还要注意首尾呼应,突出赞颂。
10、静态素描法。动物的外形包括身体、毛色、脑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不同的动物,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同,例如鸟只有两只脚,但有一对翅膀;鱼没有脚,但不鳞和鳍。静态素描法就是把动物静态时各个部位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写出来。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首先要仔细观察,分辨动物各个部位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其次要找出各个部位形状的特点。此外,要运用恰当的比喻。这样,可以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幅动物的写生画。
11、总分结合法。采用总分结合法描述动物,要注意总述与分述之间关系。分述部分要紧紧围绕总述所讲的特点描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美丽,分述部分都要围绕着美丽来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灵活”,分述部分就要围绕它的灵活来写。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先形状后颜色,或先中间后两边,一定要有条理。
12、动态描写法。指描写对象(景物或人物)在运动中的状态。 描写范围包括: 活动中的人们、阳光的变化、水流、云朵、风中的叶子……采用动态描写可以活灵活现地描写出人物的神态和动态或者事情进展的情况,对于作者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清楚有很好的帮助 。
13、议论抒情法。采用议论抒情法记叙动物,要对能给予启示的动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然后进行详细的描述,这样议论或抒情时就会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议论抒情法要把动物的某些特点与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要具有的精神、品质、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描写动物特点时,要为议论抒情作好准备;议论、抒情时,要围绕所描写的特点进行。采用议论抒情法描写动物,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进行描写、抒情、议论。
选择自己曾经仔细观察过的,最熟悉的,印象最深的动植物来写。
家禽:鸡、鸭、鹅、鸽子
家畜:牛、羊、猪、狗、猫、兔
昆虫:蚂蚁、蜻蜓、萤火虫
植物:桃树、梨树、橘子树、桂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