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1881—1936)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16、鲁迅自传
少年鲁迅
1903在日本东京
1909年回国后在杭州
1904在日本东京
1912在南京
1926在厦门
1927年在广州
1930年在上海
鲁迅全家福
1930年在上海
妻子:许广平
儿子:周海婴
百 草 园
三 味 书 屋
周伯宜 和 鲁瑞
鲁迅和寿镜吾
要说自传, 传记的一种。传记是一种专写人物生平经历的文体。传记要求写真人真事,可以写他人.也可以写自己,写自己的叫“自传”。自传的篇幅可长可短;篇幅短小,扼要地记载人物 生平事迹的叫“小传”。小传一般在 千字上下。《鲁迅自传》便是写自己 的小传。在这篇千字左右的自传里,鲁迅简要介绍了自己的生平与成长经过、著述情况。
简介自传及作品:
二、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概括各段大意。
听课文录音,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2、第1段主要写家庭情况;第2段自述外出学;
第3段写工作经历; 第4段写著述概况 。
一、解释下列词语:
1、筹办:
2、衰落:
3、学籍:
4、乞食者:
5、呐喊:
6、彷徨:
明确: 1、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筹划办理。
(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要饭的人。乞:乞讨。
大声喊叫助威。
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1、出生时间 。2、地点为 。3、父姓 。4、母姓 。
5、小时 6、13岁时(1893年) 。
7、16岁时 。
1、18岁(1898年) 2、半年后 。3、毕业后(1902年) 。4、 学医两年。
5、因感到学医无用, 。
1、1909年 。2、1910年。 3、1911年任 。4、1912年 ,5、后移入北京, 。6、1926年为躲避段祺瑞政府迫害, 。后出走。7、 1926年 。
1、两本知篇小说集: 。2、一本 。3、一本 。4、一本 。5、四本 。6、若干 。7、一本 。8、一本 。
1881年
浙江省绍兴府城
周,读书人
鲁,乡下人,能看书
不愁生计。
遭变故,寄居亲戚家
重病三年的父亲去世
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改进矿路学堂
到日本留学
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便放弃学医从事文艺
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
在绍兴中学教务长
浙江师范学校校长
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
兼做北大、师大及女子师大的国文系讲师
南下到厦门大学做教授
到广东中山大学做教授,1927年4月辞职,9月出广东
《呐喊》和《彷徨》
论文
回忆记
散文诗
短评
翻译作品
《中国小说史略》
《唐宋传奇集》
鲁迅先生在人生道路上有几次重大转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次?反映了鲁迅怎样的思想?
揣摩思考:
有三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从考入不收学费的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作者考入水师学堂,表明作者思想进步,因为在守旧的人们看来,水师学堂是走投无路的人才去上的学堂,没有出息;“大约过了半年”,“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由此可见作者当时想走的是实业救国的道路。
第三次: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后,决定弃医从文。这是最重要的的一次转折,这次转折决定了他的后半生。在学医期间,看到一部反映日俄战争的时速影片,影片上日军屠杀中国人,竟有一些中国人在一旁围观,争看“热闹”。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作者的心,使作者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决心弃医从文,“我以我血荐轩辕。作者说:“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所以,鲁迅开始学习文学,走文学救国道路。
第二次:矿路学堂毕业后被派往日本留学,并新局面意学医。改变自己熟悉的专业是需要勇气的,但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民族的振兴,他毅然选择了学医救国的道路。
纵观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他所学专业几经变化,然而 始终不渝,从未动摇过。
救国救民的爱国心
揣摩思考: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文章还写了鲁迅的著书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明确: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显然,不能删去这些内容,否则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
拓展:
1、我们还学过鲁迅哪些作品?
2、还知道鲁迅哪些事情?
3、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比较本文与〈老舍自传〉的语言运用方面的不同。
《老舍自传》文言味较浓,本文系流畅的白话文。
《老舍自传》中大量运用了骈偶句,本文则用的是错落不齐的散文句。
《老舍自传》语言诙谐:本文语言庄重。
关 键 语 句
性格和思想倾向
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
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
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
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
所走的两条路
幼年具有不甘屈辱、刚强、
自尊的性格
不走老路,冲破世俗,追求新
生活,开拓进取的积极的人生
态度
……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
因为我确知到了新的医学对于日
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个人志愿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
需要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
……将被斩……先提倡新闻艺
关心民族未来而弃医从文,不“坐而论
道” 一旦有新发现,则立即付之实施,
绍兴光复后,我做师范学校校
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
育部长招我去做文员……
侧面反映鲁迅对革命的积极态度
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
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坚定站在反帝爱国的人民一边。
对反动政府的揭露击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