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9.骆驼寻宝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把握骆驼形象及作者刻画形象的方法。领会童话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点拨”“探究”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学习童话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骆驼不畏艰险,坚忍不拔,胸怀大众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把握骆驼形象及作者刻画形象的方法
难点  领会童话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想象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活动导引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①读准音,查词典,为本文应积累的词语正音、释义。
    ②读顺文,并圈出最感兴趣的内容。
    ③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有感情的朗读对骆驼描写的部分。
 二、正音听读
    1读准下面字的音 
携(xié)手     嫉(jí)妒    对峙(zhì)    踽踽(jǔ)独行    
淙淙(cóng)   潺潺(chán)  温馨(xīn)    花团锦簇(cù) 
    2.老师范读1-3段,要求同学听难读音,体会感情(动物们急于去寻宝的迫切心情),领悟意趣(童话作品中夸张式语言的表达效果)。 
〖  范读旨在于音、情、意等方面对同学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学会边诵读边感受品味的欣赏方法。〗
    三、朗读设疑
    1.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晰准确、朗读声情并茂。
    2.设疑激趣:课文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但文章除了写“骆驼”还写了其他许多动物,清边读课文,边将这些动物圈点出来,并思考: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讨论交流
    1.除了骆驼外,还有哪些动物加入了寻宝行列?它们都寻到宝了吗?
   ( 明确:有大象。金丝猴、乌鸦、老公鸡和老母鸡、牛、马。羊、大白鹅、鸭子、狮子、老虎、金钱豹、大灰狼、独角犀、河马。麻雀、斑鸠、小毛驴等30多种动物都“火烧火燎”地加入了寻宝的行列。最终众多动物又毫无例外地退出了寻宝的队伍。)
    2.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
   ( 明确:都是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作铺垫,从反面衬托骆驼。)
    3.构思特点
    引导:在构思上,作者下了一番苦功,对前后的内容作了精心安排。全文写了30余种动物,多而不乱,杂而有序,各具特色,详略有别。先分别写30多种动物如何上路又无功而返,再集中笔墨,详写骆驼如何战胜重重困难获得成功。在写骆驼时还穿插了鹦鹉和燕子,来和骆驼作比较,以突出骆驼的形象。
基于上述构思,课文可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10段),写各种动物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废的经过。
    第二部分(11——19段),写骆驼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贝。
    4.默读,感受第一部分“多而不乱、杂而有序”的写作特色和形象逼真、富于感染力的描写。
  五、质疑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组织好学生的讨论活动。
 
第2课时
   一、精读品析
    1.浏览课文
    浏览要求与策略:
    ①浏览第二部分第11自然段,画出描写骆驼的句子。
    ②思考:骆驼是以怎样的形象出场的?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何?
    2.讨论交流
    ①初登场时骆驼的形象
    明确:描写特点            一瘸一拐      高大
                               身姿雄伟
                               不大喊大叫   谦虚
                               只默默地走   踏实
    “一瘸一拐”的形象并非完美,但这样写其实更能突出骆驼的高大,这说明骆驼是带伤上阵的。作者告诉我们,它去年冬天“为了送一位旅客”,“冻坏了一条腿”,这无疑增加了骆驼寻宝的困难。这里还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在鹦鹉的眼里,骆驼是“又傻又瘸的家伙”,不配和自己“一同去寻宝”。骆驼正是凭着这股执著的“傻劲”,瘸着腿,忍着痛,不顾路途遥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②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何 ?                                                                   明确:作者着重写了骆驼通过“夹扁谷”时的艰辛:
  【  这里可品析的点颇多,可通过小组讨论并交流补充的形式完成。】
  二、研读比较
    1.为什么骆驼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呢?请学生齐声诵读第11段“这是一头身姿雄伟的骆驼。……只是默默地走着。”
    明确:三个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骆驼“忍饥耐渴”、负重致远的特点,也写出了他能克服重重困难的原因,字里行间充满着对骆驼的赞颂之情。
    2.其他动物在寻宝的路上表现如何?为什么有这些表现?
    明确:①“火烧火燎”地去寻宝,一路吵吵闹闹、一片混乱的样子。
          ②遇到困难,如黑熊。
          ③生性好斗的金钱豹和大灰狼。
( 动物的这些表现源于他们寻宝的动机,可以说它们是各怀私心走上寻宝之路的。这些描写都从反面有力地衬托了骆驼的形象。)
  三、朗读体悟
    朗读第14段,想象这段景物描写的画面,体悟历经磨难而今“柳暗花明”的胜利者的心情。
第3课时
四、领悟深意
    ◎思考:骆驼有没有找到宝贝?在它眼里什么才是宝贝? 
    明确:在骆驼眼里这些才是真正的宝贝,因为这些植物可以把沙漠变成绿洲。骆驼寻宝的动机比其他动物崇高许多,作者这样写立意十分明显,即通过骆驼的举动来告诉读者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
  五、提高升华
    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讨论:怎样对待财富?如何获取财富?(允许同学畅所欲言,鼓励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观念和合作“双赢”的现代观念,都是对待财富的正确态度。)
  六、总结活动
    1.活动方式
    教师提出课堂总结的方向,放手让学生学会总结。
    ①主题方面:通过骆驼寻宝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技巧方面:在写作上有哪些方法值得学习?
    2.规范结论
    主题:描写了一个信念坚定、意志顽强的骆驼的形象,颂扬了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突出的写作技巧:衬托手法。
七、迁移活动 
 1.口头作文 
 寻宝的路上骆驼会想些什么? 
 ①要求:用第一人称,根据骆驼的行为作合理想象。 
策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想象能力。
2.研究拓展 
①究专题一:防治沙尘暴 
②研究专题二:治理精神沙漠
骆驼
形 象
艰 险
品 质
原 因
高 大
刺骨的冰凌湖
不畏艰险
坚定的信念
谦 虚
炙热的热风洞
坚忍不拔
顽强的毅力
踏 实
狭窄的夹扁谷
胸怀大众
高尚的目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