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诵    读    欣    赏
乡     愁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是台湾著名教授,诗人,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1949年去香港,1950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湾,1953年10月开始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
《乡愁》这首诗写于1972年1月12日。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朗    读    节   奏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乡          愁
小时候----邮票----母子之情
长大后----船票----夫妻之爱
后来-------坟墓----丧母之哀
现在-------海峡----恋国之思
思 乡 爱 国 之 情,渴 望 祖 国 统 一
余  光  中《乡愁》的  魅  力
一、诗歌的形象性:把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化为具体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借助它们把台湾同胞思念祖国的深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
余  光  中《乡愁》的  魅  力
二、诗歌的形式美、节奏美:这首诗形式整齐节奏感强、结构精巧。
乡         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比   较   阅   读
余光中:乡愁-邮票、船票
                             坟墓、海峡
席慕蓉:乡愁-月夜的笛声
                         雾里的挥泪别离
                         没有年轮的树
余光中的诗:以时间的变化,选择几个具体的富含深意的形象来层层推进诗情的表达,最后将乡愁上升到民族和国家的高度。
席慕蓉的诗:用三个典型的画面和几个有独创性的比喻来抒写心中的乡愁,表达对故乡永远的怀念。
余光中、席慕蓉《乡  愁》两首诗的相同之处
把非常抽象的乡愁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练        习
一 、用诗的语言描写乡愁,要求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乡愁的内含:
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搜集有关“乡愁”的古诗句 。
三、背诵两首诗。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