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6.强项令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26.强项令

  • 格式:  PPT
  • 大小:  922K    12张
  • 时间:  2016-12

《强项令》ppt课件1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强项令》ppt课件1

姓 名
王 勇

学 科
语 文

学 段
初 中
沈阳市第61中学
强 项 令
教材版本 语文版

七 年级
1《强项令》 教学设计   王 勇
教材简析
《强项令》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的一篇传记。选自“四史”之一的《后汉书》。记叙了董宣严格执法的故事,突出了他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了解董宣人物性格,学习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诵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公正、廉洁的品质,并帮助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重点分析
1.采取合作、讨论等形式,把握人物形象;同时可通过新旧知识相融合,学习写作方法;
2.学习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
◆难点分析
1、理解古代“法”与“执法”和现在的“法”与“执法”不同。
2、古今社会生活相联系,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教学方法
合作讨论,把握人物形象;同时可通过新旧知识相融合,学习写作方法;
古今社会生活相联系,通过探究,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熟悉课文,查找资料,准备小组表演。
◆教学流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指导复述 1.回顾旧知
2.诱思导学 2.思考探究
3.组织讨论 3.讨论发言
4.探究学法 4.辐射练习
5.指导写作 5.片断练习
一、情境导入
播放多媒体 贪官“李真伏法记”
通过“贪官李真”的录像,创设一种使学生主体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所要表现的信息产生
极佳的逼真效果。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会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能直接刺激学生的
视觉、听觉,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 参与学习兴趣和热
. 结合现实,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加以拓展,认识到“为官刚正,执法严峻”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复述课文
3、那么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请同学们找出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遇到疑难,可相互讨论。
二、新课
诱思导学
出示课件
展思考题,学生直观、形象的参与学习。
采取合作讨论等应引导学生紧紧把握住董宣人物的事迹,因为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从这些事迹中显现
出来的。例如: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等等。
分小组讨论
1、光武帝对董宣前后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这个故事中,汉光武帝对董宣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他的变化?
(此题使学生通过对刘秀的前后态度的对比分析,理解秉公执法的意义)
2、董宣为什么要“大言数主之失”?
3、课为什么称董宣为“强项令”?
4、汉光武帝为什么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这对表现董宣的品质有何作用?
思考回答:因为刘秀发现,董宣死后,是用布做的被子盖尸体,只有妻子和儿子在相对哭泣,只有大
麦几斗,破车一辆,家境非常贫困,由此可知,董宣生前非常廉洁。“刘秀的这番话更加从侧面烘托出董
宣的廉洁。
 5、讨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你怎样评价“光武帝”这个人物?
  刘秀一开始听了公主的告状,怪罪于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但后来却不杀他,而奖励钱三十万。
从这几方面回答:(1)从中看出光武帝是一个识别人才,知锗就改的明君。(2)光武帝明白了个中道理,明
白了董宣痛陈严格执法对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生动,形象,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学中
有乐,乐中有学,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创设思维情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独立性和创造性方面均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使多媒体的作用可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
真正的主人使语文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问题探究
1、董宣未经审判就“格杀”家奴,你怎样看待的?
 古代执法与现代执法有很大的差别。古代执法,特别是秦法时期,审判、执行均由县令施行。现代是
公安、检察、法院,三权分立,各司其责。此题,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2、历史上像董宣这样的人,你还知道有哪些?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秉公守法的清官,懂得我国历史上有大量“为民请命”的好官,从而受到思想教育。
如:包拯、海瑞、寇准等。
如果你将来做官,做什么样的官?
  联系现实生活,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应引导学生紧紧把握住人物的事迹,因为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从这些事迹中显现出来的。例如:为官刚正,
执法严峻,等等。
  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进行理想教育。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对董宣这个人物的形象进行
了分析,体会到了他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也学习了正面、侧面相呼应的描写方法。同学们都畅所
欲言,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望大家今后继续积极动脑、动口、动笔,主动学习,学会求知。
三、拓展练习:
表演故事
附:板书 人物性格
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
湖阳公主: 仗势欺人、骄横
光武帝:开明、知错就改
四、个性练习设计
指导写作___ 改写《强项令》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文是一篇历史人物传记,文中通过记叙“董宣执法”的故事和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景况,从正、侧面
体现了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课文虽不长,但主次协调,正面、侧面呼应,行
文活泼,富于变化。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及写作特点。
强项令

沈阳市61中学 王 勇
一、思考题
1、光武帝对董宣前后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他的变化?   2、董宣为什么要“大言数主失”? 3、光武帝为什么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这对表现董宣的品质有何作用? 4、文中董宣、湖阳公主、光武帝各有什么性格?
人物性格
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
湖阳公主: 仗势欺人、骄横
光武帝:开明、知错就改
二、思考讨论
1、  董宣未经审判就“格杀”家奴,你怎样看待的? 2、  历史上像董宣这样的人,你知道还有哪些? 3、假如你以后做官,做什么样的官?
再见
六十一中学
制 作:王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