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2012年语文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高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1、本试题共4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否则视为无效答案。
第Ⅰ卷(28分)
一、听说能力Ⅰ(8分)
答题提示:听力材料中的第Ⅰ卷1~4题读一遍,第Ⅱ卷11~12题读两遍。考生可以边听边答题。录音只播放一次。
1、听读词语,选出读音有错的一项:( )(2分) A、拯救 忐忑不安 B、偌大 岿然不动
C、嗫嚅 南腔北调 D、糯米 呆若木鸡
听读诗文,选出停顿正确的一项:( )(2分)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请听一则寓言材料,选出正确的寓意选项( )(2分)
A、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B、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
C、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
D、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
4、请听一则新闻,回答问题。(2分)
选出访谈节目围绕的话题与新闻材料不符合的一项是( )
A、“百姓、英雄、见义勇为事迹”
B、“人们如何见义智为?”
C、“见义不为的反思”
D、“英雄流泪不流血”
二、语文基础(8分)
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在火车上写标语。 B、小王买了一本精装的《红楼梦》。 C、孩子们看着他们在哈哈大笑。 D、船行二日即到。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这么细细地对你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还是粗枝大叶地告诉你吧! B、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 C、我们经过艰苦的攀登,终于登峰造极,欣赏到了山顶的美好景色。 D、只要自己的身体条件许可,我会一如既往地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
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2分) 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 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余拏一小舟 上下一白 B、山间之四时也 四时之景不同
C、便舍船 屋舍俨然 D、见公输盘 胡不见我于王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岳阳楼记》选段(12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辉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静影沉璧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前人之述备矣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0、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11、“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4分)
和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浯(4分)
(1)胜状: (2)横无际涯:
(3)南极潇湘: (4)长烟一空:
第Ⅱ卷(98分)
四、听说能力Ⅱ与语言运用(共10分)
请听一段幽默故事,想一想:为什么父亲说“让他把手放进我的口袋”更自然一点?父亲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听一个句子,把它记下来 (3分)
换一种表情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狂笑),仿写语句(4分)
例句: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古诗文默写、翻译。 (共10分)
古诗文默写填空。(6分)
(1)道狭草木长, 。
(2)中庭生旅谷, 。
(3)《诉衷情》中回忆词人当年极具英雄气概的一句 是: , 。
(4)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表达主题的诗句是:
, 。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六、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成长不可无书(11分)
①在不久前,一张大报刊出了这样一则公益广告——
②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③“你每天干什么?”¨放羊。”“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了钱呢?”“娶媳妇。”“娶了媳妇呢?”“生娃。”“生了娃,让他干什么?”“放羊。”…… 。
④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这个放羊娃可笑又可悲。然而在世人眼中,你和他一样,都是“中国人”!
⑤这种事情我并不奇怪,但当从白纸黑字上实实在在地看到这串记录时,我的心仍然被强烈地震动了。
⑥穷文富武曾是中国的传统,家贫,只能通过读书出人头地。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今天的中国,也许有一批像上面这个放羊娃一样的孩子,安贫若素。
⑦这不禁令我想到一句格言:“生命的悲哀不在于目标不可达成,而在于压根儿就没有目标。”在那没有知识光亮闪耀的地方,生命便永远在“放羊——下一辈子还放羊”的循环中延续。
⑧据说在美国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两个家庭:一个是爱德华家庭,其始祖爱德华是位满腹经纶的哲学家,他8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和l位副总统;另一个家庭的始祖叫珠克,是个缺乏文化修养的赌徒和酒鬼,他8代子孙中有300多名乞丐,7个杀人犯和60多个盗窃犯。这当然是个极端的例子,用在此处不一定恰当,但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修养,竟可以产生如此源远流长的影响,这不禁使我想起中国“希望工程”中的两句宣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⑨“工作再忙也要(甲) 书,收入再少也要(乙) 书,住处再挤也要(丙) 书,交情再浅也要谈书。”这是几年前台湾知识分子倡导的“新读书主义”。饥之以当食,寒之以当裘,忧患以当安乐,孤寂以当金石琴瑟也。读书。
实在是我们今天应该大力弘扬的好传统。
⑩成长不可无书,成功不能无知。请把高品质的书籍报刊请到你的身边吧!
终身相伴,将使你终身受益。
18、根据语境,在文中第⑨段甲、乙、丙三处横线上填人恰当的词语。(3分)
甲 ( ) 乙 ( ) 丙( ): A、藏 B、读 C、买
19、揣摩记者与放羊娃的对话,说说“放羊娃现象”为何“可笑可悲”?(3分)
20、本文第⑧段运用 论证的方法,论证了 的观点。 (2分)
21、“成长不可无书,成功不能无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请你为这一论点再提供一个新的论据,可以举事实,也可以引名言。(3分)
论据:
(二)寻找时传祥(11分)
后来,便赶上了那个动荡的年月。 背了大半辈子粪的时传祥因与被污蔑为“工贼”的共和国主席握过手,便也成了“工贼 挨打、挨骂、吃不饱又成了时传祥的生活。1971年,他带着一身病痛被遣送回解放前他揣着七块糠饼子、步行十三天来京的山东农村老家。 淳朴的乡亲不认为他是什么“工贼”。几十年后,老家的农民大爷还记忆犹新:“那才叫真正的好人啊!五六十年代,哪天早晨起来看到村里大道被扫得千干净净,乡亲们就知道,准是传祥回家了。” 可是,这次回家时传祥却扫不动了。 1972年10月26日,一直半昏迷的时传祥竟变得很激动。他让老伴把院门、屋门都插上,又让做几样“好菜”,翻箱倒柜找出半瓶薯干酒。他要敬十三年前这一天握过他的手的刘主席一杯:“就冲他能看得起俺这个掏大粪的,俺就到死也不信他是个坏人!” 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 1973年春节,时传祥听到刘主席已逝世,便精神失常了。两年后的5月19日,他也走了,时年60岁。 采访时传祥老伴崔秀庭老人是在一天傍晚。老人住着挺宽敞的三居室,她指着去年春节时73岁的王光美来看她的合影,便说起了李瑞环、倪志福等时常来看她的事,然后就一定要记者在她家吃饭。家里除一台电视机外,再也看不到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记者默然。 几天前,记者与几位挺有身份的人士聊天。有人问:“忙什么?”“在写时传祥。”大家就笑。后来其中一人单独对记者说:“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
22、“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4分)
23、“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人因为自己的丈夫有记者来采访即将出名而高兴。 B、老人黯然是因为国家不重视清洁工作,人们瞧不起低贱伺候人的掏粪工作。 C、在如今的现代化的大都市中,掏粪工是个已经消失了的行业,但时代仍然需要时传祥精神。同时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有所不同,有些年轻人看不起脏、累的工作。所以老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 D、老人为自己的丈夫有记者来采访而激动,黯然是因为家里过于简陋,没有因为时传祥获得全国劳模的称号而使生活变得富裕起来。
24、劳动模范时传祥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这篇通讯却以“寻找时传祥”为题,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话,谈谈“寻找”的深刻含义。(4分)
七、作 文(50分)
25、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源于真情,呼唤责任,呼唤坚强,呼唤燕子的归来,呼唤童心未泯……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的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感受到别人的呼唤,也曾由衷的发出过呼唤。
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