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期末考试

  • 格式:  DOC
  • 大小:  179K    11页
  • 时间:  2016-12

鹿邑老君台中学2011年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老君台中学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共四大题26小题120分 时间120分钟
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
根据拼音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汉字。(2分)
浓yù 的梧桐树阴掩yìng 着五光十色的橱窗,夏季时装大展销的广告吸引着对对情侣的目光,欢腾跳跃的迪斯科乐曲伴随着xīxīrāngrāng 的人流。这座举世闻名的大城市一如平日,生气勃勃,和平繁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殒落 倏然 刮目相待 惟命是从    B.悚然 隘口 闻鸡起舞 义愤填膺 
C.作揖 暴燥  背井离乡 宏篇巨制    D.仓皇 遮敝 贻然自得 人世沧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银杏,又名公孙树,它不仅是很好的雕刻材料,而且还___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2)店庆期间,凡购物满100元者,本店将____价值20元的礼品券一张。
(3)66年前,他勇敢地投身于“五四”爱国运动,__经历了火烧赵家楼的场面。
(4)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___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 
A.具备  惠赠 亲身  索取     B.具有 赠送 亲身 获取 
C.具有  惠赠 亲自  索取     D.具备 赠送 亲自 获取
4、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评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武松血溅鸳鸯楼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5、语言综合运用(4分)
(1)、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追梦少年”、“快乐小猪”、“诗坛雏燕”、“睡梦中的雄狮”、“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不忘。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并将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2分)
我的网名:
命名缘由:

(2)、仔细揣摩下面两段文字,按照其内容和形式再仿写一段话。(2分)
如果你能使一朵鲜花快乐,请不要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
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请不要用生活的污秽随意践踏它,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仿写:

6、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6分)
(1) ,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2)风一更,雪一更, , 。(《长相思》)
(3)《十五从军征》中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诗经·采薇》一诗中与《秋思》中“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的句子是: , 。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委婉表达诗人希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诗句是: , 。
(6)《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共5分)
(1)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图的内容。(3分)


(2)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2分


8、在下面横线上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 罗沙)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6日9时,日本福岛核电厂灾害尚未对我国环境造成放射性影响,我国运行核电厂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正常。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16日发布了全国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情况和我国运行核电站周围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率。数据显示,截至16日9时,北京、哈尔滨、上海、广州、重庆、武汉、南宁等全国41个城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监测到的空气吸收剂量,以及秦山核电基地、大亚湾岭澳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等3个运行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率均未发现任何异常。
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回答问题。(11分)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9、上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2分) 10、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持什么态度?(3分)
11、“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意思?(2分)
12、本段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
13、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的意义是什么?(2分)

(二)《第十一位》(14分)
①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②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③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④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⑤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⑥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⑦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⑧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⑨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⑩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⑾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⑿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4、“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中“心寒”一词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15、文章第⑤段划线的“无法预料的情形”指什么?(2分)
16、代课老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3分)
17、描写女教师骨灰时,为什么强调“上面没有照片”?(2分)
18、第⑩段中这所小学“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2分)
19、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这个题目的含义?(2分)

古文阅读(20分)
(一)古文对比阅读(16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郑龙谏勿伤百姓
赵简子①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
龙曰:“吾先君晋文公③伐卫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选自《金楼子》)
【注】①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②野人:农夫。 ③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④卫:春秋时的卫国。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体的字。(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2)王之蔽甚矣( )
(3)赵简子出畋( ) (4)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人爵愈贵者愈危。
 
22、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分)

23、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4分)

 
24、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2分)
 
(二)诗词赏析
渔家傲 (4分)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5、“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是词人在天帝面前意在表达什么样的心理?
 
26、作者在开篇写天、云、雾、星河、千帆等许多物象,景象极其壮丽,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上片前两句的画面。
 

四、作文。(50分)
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文。
(一) 题目:那一刻,我______________
(二)小李和小王同时竞聘某单位的业务主管,复试那天,工作人员通知他俩马上到10楼去见总经理。可此时电梯口处已被人堵得水泄不通。小李急忙沿着楼梯走了上去,而小王则耐心地等在那里。结果小李被录用了。当小李问起其中的缘由时,总经理笑着说:“你比小王快了5分钟,更重要的是你在行动,而他在等待。”
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在享受幸福和快乐的同时去回报社会、日报他人、回报大自然……但有些人总是在等待观望中蹉跎了岁月,在遗憾叹息中改变了容颜。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心动不如行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字数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3、抄袭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相信自己的能力,你一定会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题目:




































































































































































































































































































































































































































































































































































































































































































































600字









































































































































































































































































































试题设计:丁辉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 郁 映 熙熙攘攘2、B 3、B4、C5、略6、略7、(1)示例: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写有“一本好书”字样,封底写有“一生财富”字样。书的下面露出三双脚,分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一个孩子,他们共同阅读这本书。(3分)(用说明性语言,内容全面,顺序合理,即可得分)(2)示例:一本好书能给人有益的知识,拥有知识就拥有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2分)(能点明“好书”与“财富”的关系,言之成理即可)8、日本核灾害未对我国造成放射性影响
二、现代文阅读
9、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10、作者对王阳明的行为并不持批判态度,而只是以他的行为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反 他认为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11、把探索外界误认为探索自己。探索。 12、例证法,道理论13、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进行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14、“因为各方面条件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开头写“走”与后文女教师的“留”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女教师精神的可贵。15、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背诵女教师第一节课教他们的古诗,以此来挽留女教师。16、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以及身为教师的神圣使命感使代课教师脚步停住了。她选择了留下,并且一留就是二十年。17、说明女教师为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一切,而自己却一贫如洗,连一张照片都没有。18、新生开学第一课,在小山坡上学生们背诵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作为开学典礼,以示对女教师的纪念。19、“第十一位”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同时,用数字为题,题目新颖,耐人寻味。
三、古文阅读
20、(1)长,身高(2)受蒙蔽而不明(3)打猎(4)攀援、爬(树) 21、(1)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偏爱我啊。(2)人的爵位(地位)越高就越危险。22、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齐王善于纳谏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23、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批评。
24、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
25、是词人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26、参考答案:大片的云层像江河里的波涛,与天相接,与凌晨时的雾气相连,星辰与银河随着夜晚时间的变化而转动着位置,云涛在空旷的夜空和茫茫的晓雾当中,又像是千万张船帆在江海上飘舞。
四、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