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背影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1.背影

  • 格式:  DOC
  • 大小:  64K    2页
  • 时间:  2016-12

《背影》学案(两课时)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11 背影 学案(一)
制作:ZDL 制作时间:2010-10-10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2、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二、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细读课文,感情探究;
3、组内交流,代表展示。
三、成果展示
1、初读课文,做好两件事:
(1)看注释,读课文;查字典,读课文,并联系语境认识和理解下列词语。
交卸 奔丧 踌躇 迂腐 蹒跚 琐屑
晶莹 狼藉 赋闲 颓唐 亏空 勾留
(2)用一句话说出本文写的事。

2、再读课文,要求画出文中反映作者“泪如泉涌”的句子,并说说作者动情的原因。
(1)第一次流泪:
原因:

背景材料:朱自清的父亲,名鸿钧,字小坡。人称“小坡公”。曾经在江苏东海(海州)、江苏高邮、江苏徐州等地做过小官。在徐州时,做到了“烟酒公卖局长”。1917年的冬天,“小坡公”的母亲死了,自己也因受别人诬陷被解除了职务,“烟酒公卖局长”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肥差,然而小坡公不仅没有发财,还欠下五百元的外债,到了扬州,父亲将金银首饰都拿出来,又当了一件狐皮袍,才还上欠债。又借钱办了丧事。而这时二儿子物华中学即将毕业,想报考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工程系,但他此时已拿不出学费,无法成全其愿望了。朱自清回到家中看到的是:厅上只剩下几幅字画和一张竹帘,原来摆在案上的巨大古钟,朱红胆瓶,碧玉如意,以及挂在壁上的郑板桥手迹等,都已送进了当铺。满院枯枝败叶,萧索非常。
(2)第二次流泪:
原因:

(3)第三次流泪:
原因:

(4)第四次流泪:
原因:

3、叙事是载体,抒情是核心。
(1)你能用简介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叙事情节吗?

(2)你能说出本文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吗?

4、重读课文,感受父爱。
作者四次流泪,感情是丰富真挚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散文就是要写真情,以情动人。四次流泪,让我们看到了朱自清先生对父亲深深的挚爱和他那颗水晶般透明的心。同学们,让我们透过那晶莹的泪光,去体味儿子对父亲永恒的挚爱吧!
四、自主检测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朱自清(1898-1948),我国 代 、 。字佩弦,江苏 人,原籍 。
1922年发表长诗《 》。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诗集《 》,诗文集《 》,散文集《 》《欧游杂记》等。
2、品读语录,理解深情。
(1)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他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他又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五、收获与反思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多自己的子女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会有更多的收获,也会有更多的反思,那么把它写下来做组间的交流。


背诵积累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黎阳科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