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4.诗词五首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24.诗词五首

  • 格式:  PPT
  • 大小:  584K    11张
  • 时间:  2016-12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诗词五首》ppt课件(11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诗词五首》ppt课件(11页)
24. 诗词五首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
远望所见
近看所见
凄凉破败
孤独悲伤
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当年我远赴万里边疆,立志建功封侯,单枪匹马戍守在梁州。在那边关戍守的日子如梦消逝,不知何处寻求,只留下这尘封色暗的旧貂裘。
诉衷情
胡未灭,
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入侵中原的金人尚未被消灭。
发如秋霜,忧国忧民的眼泪白流。
这一生谁能料到,心在天山边疆,人却只能在滨水的沧洲老去。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
滚流。

年少万兜鍪(m5u),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孙仲谋。
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
实写史事
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词的前两句写中秋时节的京城之景。
虽然花好月圆,秋色清爽,但想到中国的前途危殆, 作者心里还是沉甸甸的。
满江红
秋 瑾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虽然作者不是男人身,但她却有一颗比男儿更刚正的心。
世间的凡夫俗子,谁能知晓自己的抱负?英雄多磨难、知音难觅。
喇叭,锁哪,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吹”之声音
“吹”之功用
“吹”之恶果
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表面上吟咏喇叭,实则借物抒怀,讽刺揭露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解读探究,合作交流
《十五从军征》和《诉衷情》写的都是士兵,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朝天子•咏喇叭》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十五从军征》以叙述为主,借老翁所见所感,抒写他的悲凉凄楚之情。《诉衷情》是通过回忆往事,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感情。
采用借物咏怀的手法,在戏谑中寄憎恨之情,于诙谐里寓抨击之意。
背诵与默写这五首诗词。
课外收集古代描写杨柳的诗句,并和同学交流。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