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桃 花 源 记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学生参与方式 
在诵读、翻译、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掌握记叙的顺序,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内容梳理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预习活动
1、本文选自(     ),陶渊明字(    ),号(    )又自号(   )
2、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     )(     )(     )(     )
3、古今异义词
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鲜美
      阅读思考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林的? 
2、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3、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4、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5、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6、提问:此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7、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8、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能力训练
   1、 提问: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2、在当今的和平年代,我们心目中也会有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自己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作业
1、课后练习
 
2、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