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于港初中师生共用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课型:新授     时间:10月12日
内容:第20课岳阳楼记  执笔:沈俊林 试做:李雪芹  审核:唐华
【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实词,了解“以”、“则”等虚词;疏通文义,理解重点词句。、2.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本文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意义;
【重    点】学习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难    点】理解本文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意义
【学法指导】读、研讨 结合语境,积累词句;抓关键句子,理解主旨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预习问题)
1. 完成“配套练习”1、2,并阅读3中的相关材料,了解作者及其背景,提炼出重要信息记下来。
文章的作者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
2.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谪(     )守    浩浩汤汤(     )    岸芷汀兰(     )  偕(     )
怒号(     )    薄暮冥冥(     )    日星隐曜(     )  滕(     )
属予作文(     )   衔远山(     )   樯倾楫摧(     )
3. 对照文下注释,尝试进行翻译,不懂的句子写在下面。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双基练习)
1.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行疏通句子,并画出疑难语句,整体把握文意。
2.理解重点词句。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在下面并释义。
(2)古今异义:
越明年(古:      今:      )   属予作文以记之(古:    今:     )
进亦忧,退亦忧(古:   今:      )  去国怀乡(古:    今:        )
(3)解释下列画线字:(把你认为的其他重要实词写下来并解释)
 去国怀乡        把酒临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予观夫巴陵胜状    朝晖夕阴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连月不开               
(二)、合作交流:
1.文中“古仁人”指怎样的人? “古仁人之心”与一般“迁客骚人”异在何处?
2.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什么借鉴和教育意义?
3.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请你具体说说文章是如何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
三、巩固检测:
(1)《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     朝的      。岳阳楼与      、        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的楼址在现在的     省       市,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          的阅兵台,宋朝时重修该楼的是         
(2)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         ”的旷达胸襟和“         、          ”的政治报负,也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3)文中概括写迁客骚人“悲”的句子是:          ;“喜”的句子是:           。
(4)文中具体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                    
(5)表现作者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6)“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是照应上文的                一句,“退”照应上文的                  一句。
 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完成配套练习课堂练习部分
四、学 后 思(学生)
五、教 后 感(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