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

  • 格式:  PPT
  • 大小:  538K    17张
  • 时间:  2016-12

《归园田居》ppt课件(17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归园田居》ppt课件(17页)
归园田居
陶渊明
陶渊明
又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开创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陶渊明生活在充满战乱的时期,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苍生的政治抱负,从29岁入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直到41岁归隐。13年的仕途生活,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指望,为其与黑暗的势力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格和气节。
陶渊明把自己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他的诗中。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
羁鸟 守拙
荫 暧暧 樊笼

zhuō
ài
fán
yìn
归 园 田 居
诵读感知: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适:适应,迎合。
韵:气质,本 性。
羁鸟:笼中鸟。
拙:愚拙。
荫:遮盖。
暧暧: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
墟:村落
既可理解为自然界,
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第二课时

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的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1.从何而归?
诗句: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官场)
尘网:比喻庸俗污浊的官场。
误: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
三十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时
间之长,痛苦之深。
2.为何而归?
诗句: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一“无”一“爱”说明诗人本性爱田园。
“羁鸟”、“池鱼”说明诗人身在官场,
而心系田园的心情。
热爱田园生活,厌恶官场。
3.归向何处?
诗句: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思考:为什么要守拙?言外之意是什么?
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和自由的品性
田园农村
4.归去如何?
诗人描写到了哪些田园景色?是如何描绘的?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田园农家生活: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狗吠
鸡鸣
村庄
炊烟



清幽
优美
安定
和谐
和平
宁静
白描
手法
表明诗人向往田园美景、
村居之乐,批判官场庸
俗、污浊、虚伪、黑暗、
尔虞我诈。
归去感觉如何:
诗句: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安逸、悠闲、自在、愉悦欣喜
思考:从中可以见出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田园: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官场:
闲适、幽美
黑暗
小结:
尘网

樊笼
主旨:厌恶官场 向往田园
手法:白描 以动衬静 借景抒情
探究讨论 :
你怎样看待陶渊明
辞官归隐这件事?
1、社会背景:
社会动荡,时局不稳;
政治黑暗,门阀森严;
结党营私,勾心斗角。
2、五次出仕,四次归隐。
3、晚年生活并不好。
真:
追求自由
崇尚本我
坚守气节
恬淡豁达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作业:
1. 《归园田居》其二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思考:
该诗在写景、抒情方面与课文相比有何异同?
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