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资料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中考复习资料

  • 格式:  DOC
  • 大小:  143K    7页
  • 时间:  2016-12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语文版)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008——2009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运用(共22分)

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
(2)水何澹澹, 。
(3) ,铜雀春深锁二乔。
(4) ,在乎山水之间也。
(5)《渔家傲》中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一句是
, 。
(6)当我们换了思路的时候,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真是 ,
。(填入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7)“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请默写出一组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完整诗句(课内外均可): , 。
2、选出下列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
A戏谑 含辛如苦 冗(rǒng)长 言简意赅(gāi)
B丰腴 争妍斗艳 对峙(shì) 怒不可遏(è)
C涟漪 按步就班 喧嚣(xiāo) 以讹传讹(é)
D狼籍 唾手可得 褴(lán)褛 惨绝人寰(huán)
3、语序不当会影响语意的表达,请你为下面文段留空处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2分) 南方到处有榕树,                                   ,仿佛诉说着那古老的故事。     ①如同一个饱以沧桑的老人    ②榕树垂着长须      ③在夕暮之中默默低语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4、用成语替代文中画线的句子,使语言更为简洁。(2分)
淄博作为齐国故都,聊斋故里,陶瓷名城,足球故乡,历史文化非常的久远(A)。伴随着改革的大潮,淄博经济文化的发展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B),淄博人以其开放的心态,实干的精神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A. B.
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材料一: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这个书目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惠特曼的《草叶集》等。这是美国高中在校生的必读书目,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
材料二: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仅初中三年就有吴承恩的《西游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以江苏常州市的中考为例,自2004年每年的中考都把名著题作为必考的题型。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常常看到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对“绘画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被‘水煮’。”
①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什么?(3分)
②针对材料二中所存在的现实情况,请你联系自己阅读文学经典的体验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阐述。(3分)
题一、举例说明阅读文学经典对我成长的意义
题二、浅俗化的经典阅读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后果
我选择题( )回答:



得分
阅卷人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6——8题(6分)
太常引 奥敦周卿(元)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
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注释:尽:都是。笙簧:本指用弹片的管乐器,这里泛指演奏器乐或乐声。岁稔时康:年成丰收,天下康乐。稔:庄稼成熟。
6、“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化用了苏轼的诗句 ,
。(2分)
7、这首曲子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西湖的?(2分)

8、末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12分)
《黠鼠赋》
苏子①夜坐,有鼠方啮。拊②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③中空,嘐嘐聱聱④,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⑤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⑥死耶?向⑦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
注释:①苏子:即苏轼。②拊:拍击。③橐(tuó):盛物的袋子。④嘐嘐聱聱(jiāojiāoáoáo):象声词,老鼠咬物声。⑤见闭:被封闭。⑥遽(jù):急速,立刻。⑦向:刚才,先前。
9、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此 鼠 之 见 闭 而 不 得 去 者 也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索( ) 虽( ) 黠( )
1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覆而出之,堕地乃走
译:
12、本文叙述了黠鼠逃脱的经历,简洁、曲折、有趣。鼠之黠表现在什么地方?(2分)

13、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为什么会落入鼠的圈套中?(2分)

14、你从本文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6分)
美洲海豹
巴哈马群岛上,一群圆头圆脑的美洲海豹,懒懒地躺在沙滩上晒着太阳,丝毫没有在意不远的地方,突兀地停泊着三只庞大的帆船。几个裸体健美的棕色土著,从树林中走了出来,困惑地打量着从船上走下来的一群白人。   好奇的土著和傲慢的海豹,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天对于他们,对于整个美洲大陆,意味着什么。   1492年10月12日上午,帆船还没有靠上巴哈马群岛的海岸,哥伦布就隆重地穿上石榴红的服装,让两个船长扛上代表着国王和女王的“F”“Y”绿旗,列队登岸。当旗子被升到刚刚竖起的木杆顶端时,哥伦布大声宣布:这里已成为西班牙国土。接着,他便和那些由罪犯们组成的水手匍匐在地,感谢上帝。   接近巴哈马群岛,哥伦布最先看到的动物就是美洲海豹。因为它的叫声与狼相似,他便称它们为“大海中的狼”。海豹的身体有2米多长,重达160公斤。每小时能游27公里,如果下潜,一般可以潜到100米以下。雌海豹产仔哺乳和育儿,一般都是在陆上或是浮冰上。这个特点,给它们带来了灭顶之灾。   西班牙水手乘着船,手持木棍,悄悄逼近,冰上雌海豹身旁的小海豹,出生不久,浑身毛茸茸的,雪白可爱。船头碰着了浮冰,水手挥起木棒。雌海豹已经来不及把小海豹推入水中,它猛然跃起,落下来,重重砸在浮冰上,冰碎了,它和小海豹一起沉入水中。它们逃脱了。然而,像这样聪明的海豹只是少数。多数情况是,母子双双血染大海。哥伦布曾不无自得地说,他亲手猎杀了8只“大海中的狼”。   继哥伦布之后,蜂拥而入的欧洲人,对海豹展开了疯狂猎杀。他们并不去追赶成年海豹,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的是有着雪白毛皮,刚刚出生的小海豹。他们用猎枪射击,或者用一端带着巨大金属钉的专用棍棒击打,小海豹被击中后,回到水中,在痛苦中慢慢死去。而这些被打死的小海豹,还不到三个月大,相当多的是刚刚换毛、出生才14天的海豹宝宝。人们猎杀它们,不是为了饥饿,而是为了用它们的毛皮做成奢华的皮衣。他们甚至在小海豹还没有完全死亡的时候,就剥割它们的皮毛。   1952年,美洲海豹灭绝。直至今天,其他种类的海豹,在加拿大、俄罗斯、格陵兰群岛、挪威、纳米比亚等地,依然被合法地捕杀。2003年到2005年,加拿大已经残忍捕杀了超过100万头海豹,2006年又确定了335000头的捕杀配额。猎杀者甚至还为自己寻找借口:为了使海豹不至于吃掉太多渔民赖以生计的鱼类。事实上,毁坏加拿大渔业资源的,恰恰是人类的过度捕捞。   哥伦布所带来的死亡与灭绝,并不只是发生在美洲海豹身上。在殖民者的眼中,人和兽和土地一样,都是上帝赐予他们的礼物,他们可以随意享用。   阿拉瓦克人是最早热情款待白人的美洲印第安人。仅仅在50年之后,这个有着几十万人口的种族就被灭绝了。哥伦布和他的船员及狗,粗暴地接管了安详宁静的美洲大小岛屿。历史学家们这样记载:他们会砍断印第安人的手,留下一层皮让手悬荡着……为了测试剑是否锐利,就将印第安人抓来砍头或砍身体。他们将俘虏的首领处以火刑或绞刑。哥伦布本人最喜欢的刑罚则是:将人的双手剁掉,然后用绳子拴住脖子示众。在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之后的几十年里,有着将近2000万的土著死于非命。欧洲人对新大陆的征服,造成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种族灭绝。   殖民者对于幼海豹的残忍,同样施之于印第安婴孩。这些今天美国孩子心目中的“英雄们”,竟将刚出生的婴儿扔给狗吃。单单在古巴,短短三个月中,就有3万多名婴儿被饿死或遭毒手。   谁能想到,给一个民族带来如此重大灾难的哥伦布,会出身于一个同样饱经苦难的民族。历史学家们经过考证,认为哥伦布,这位来自意大利热那亚的纺织匠之子,竟是犹太人。他的远航,跟西班牙国王的种族歧视极为有关。1492年8月,哥伦布扬帆远去的时候,正是西班牙国王勒令所有犹太人离开西班牙的最后期限。“流亡”到美洲的哥伦布,又使得数千万的印第安人流离失所。   1506年,一贫如洗的哥伦布,在西班牙的巴利阿多里痛苦地死去。医学家们分析说他死于梅毒。哥伦布及后来者们把欧洲的麻疹、破伤风和天花等疾病带到美洲,同时又把美洲的大水痘、梅毒带回欧洲。仅仅是梅毒,就让至少一千万的欧洲人丧失了性命。第一个踏上美洲大陆的哥伦布,又成为第一个死于梅毒的欧洲名人。   “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当美国总统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上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在美洲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   不同的立场,有着不同的评判。然而,是非善恶的起码标准,是对生命是否尊重,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摘自《意林》2008年第1期;作者:申赋渔)
15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灭顶之灾:
流离失所:
16、结合语境,品味语言。(4分)
(1)他们甚至在小海豹还没有完全死亡的时候,就剥割它们的皮毛。
(2)是非善恶的起码标准,是对生命是否尊重,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
17、划横线的句子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18、“1492年10月12日”,这一天对于好奇的土著和傲慢的海豹,对于整个美洲大陆,意味着什么?(3分)

19、哥伦布等殖民者的残忍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20、对于同一个人,美国总统布什和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是给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为什么?你对哥伦布如何评价?(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4分)
①在中国的文化词典和社会生活里,有中国字、中国结而今,又一个称谓将在全球广为流传并永久载入奥林匹克史册,那就是:中国印!
②中国印——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她似印非印,似“京”非“京”,潇洒飘逸,充满张力,风格独特,寓意是舞动的北京。
③“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从8月3日起,正式成为第29届奥运会会徽。这个由北京始创国际企划公司设计的编号为第1498号应征作品是从全球1985件应征作品中遴选的;是102件入围作品、10件获奖作品中的第1名。
④目前,国际奥委会所拥有的45个冬季、夏季奥运会会徽的设计思路分为三种:运动元素,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区域性元素,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运动元素加区域性元素,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
⑤据北京奥组委介绍,“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包含有四项含义:首先,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结合。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的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⑥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主题图案基础颜色选择红色,传达和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最出色一届奥运会在庄严承诺”。另外,红色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代表性颜色,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
⑦这个标志代表着北京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生动地表达出北京张开双臂,双迎八方宾客的热情和真诚,传递着奥林匹克的理念与精神。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⑧其次,城市加年份的标准字体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1采用了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这一字体的笔画和韵味有机地带入到“Beijing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字体符合市场开发目的,与标志主体图案风格相协调,避免了未来在整体标志注册与标准字体注册中因使用现成字体而可能出现的仿冒侵权法律纠纷。
⑨另外,总体结构与独立结构比例协调。“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 “Beijing2008”和奥运五环三部分之间在布局及比例关系方面近乎完美。每一个部分独立使用时比例合理不失协调。
⑩有利于形象景观应用和市场开发,也是这枚会徽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国际奥委会知识产权注册机构认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之主体图案具有作为独立商标注册的条件,在城市景观布置、场馆环境布置等方面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⑾会徽,是每一届奥运会的图腾。会徽的意义超越奖牌、吉祥物、主体育场造型等一切奥运元素,它具有跨越国界的力量,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主办国家及城市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⑿由北京工美集团大师们用同一块新疆和田玉精心雕刻的两方“北京奥运会会徽宝”揭幕仪式后,一方将珍藏在中国有关博物馆,另一件将作为13亿中国人民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见证,被送往坐落在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永久珍藏。
⒀“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翩然出世,奥林匹克和中国历史长河里由此再添一抹霞光、一份瑰宝、一段传奇。 (选自2006年6月《人民日报》)
21、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取名“中国印”, 在哪几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3分)


22、请补写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最终能胜出的其他三点原因。( 3分)
(1)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
(2)
(3)
(4)
23、文章第③段连续运用了一组数字有什么作用?(3分)

24、“舞动的北京”有人用下列两句话来评价,请你仿照两句句式再写一句。(2分)
  它是一种形象,展现着炎黄子孙所呈现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它是一种表情,传递着华夏文明所独具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


25、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评价北京奥运会会徽时说:“非常完美,很有诗意、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代表着中国的发展和未来,它是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灿烂文化的完美结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解说“完美结合”体现在哪里?(3分)。


得 分
评卷人




四、作文(50分)


26、题目:心中的彩虹 提示:你见过天上的彩虹吗?每当雨过天晴,赤橙黄绿青蓝紫,常常会有一道色彩缤纷的天桥架在空中,那便是彩虹。她的艳丽,她的娇美,引发了我们多少美妙的遐想。你心中也会有美丽的“彩虹”吧?如果有的话,她会是什么呢?是你的一种美好回忆,还是你的一种珍贵的体验?是你的一种坚定信念,还是你的一种向往境界?是你的一种青春企盼,还是你的一种不懈追求?……   无论她是什么,她都是伴随你年轻的生命走向成熟的一种精神食粮,一种精神支柱,一种精神力量。你曾经为她激动、为她付出,请你以满怀的深情和流畅的文字,把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吧! 要求:1、根据文章要写的内容和表达特点,选择恰当的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2、不少于600字;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