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1、与朱元思书(总第25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2、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齐读课文。有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2、检查学生听读情况。指名学生注音,再齐读一遍。    韵 (    )    柯(    )    飘荡(    )     负势 (    )    轩邈(    )
  泠(    )     嘤(    )    缥碧(    )     横柯(    )    窥谷(    )
 鸢(    )     和鸣(    )  戾天(    )     息心(    )    经纶(    ) 
  3、文学常识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的________家________。
合作交流1
1、翻译课文第一段。
(1)解释重点词语:风烟                       共色                      
 从流飘荡                             许                       
独绝                     
(2)翻译课文。
2、思考:
齐读本段
分析: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  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奇山异水    。
(3)总结本段写法,展示:本段使用了   描写、记叙、抒情    表达方式。请指出来。 (4)对照板书,速背本段。
合作交流2
1、翻译课文第二段。
(1)解释重点词语:缥碧                       直视无碍                     
急湍                       奔                     (2)翻译课文
2、思考:
(1)齐读本段
(2)分析: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   静态和动态  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之清,水之急 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3)比较两句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看写法有什么不同。
 
3、齐读并速背本段。
合作交流3
1、翻译课文第三段。
(1)解释重点词语:寒树                      负势竞上                   
 轩邈                     泠泠                     相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忘反                   横柯上蔽                     交映                 
见               (2)翻译课文
2、思考:
(1)齐读本段
(2)概括段意
(3)研读最后四句,说说有什么启示?
富贵中的人们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
 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确实难以比拟的。
探究质疑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然后回答。
1、分析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的?试列出结构提纲。
奇山、异水
2、从整体色彩看,最合适的原句是什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请看课文中的水,用原文中的哪几句描述最合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全文共三段,__一___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_______奇山异水,天下独绝___________”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___第二、三段__段是第二层,为分写。先写“异水”,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_____写水流舒缓处,以_____“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_________写水流湍急处。再写“奇山”,以___负_____、__竞______、__轩邈______、___争_____、______直__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__泉声______、_____鸟声___、___蝉声_____、___猿声_____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