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23.*送东阳马生序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23.*送东阳马生序

  • 格式:  PPT
  • 大小:  579K    16张
  • 时间:  2016-12

《送东阳马生序》ppt课件16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送东阳马生序》ppt课件16页)
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车胤
赵康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 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 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 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 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 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 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 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 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 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 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 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作者求学困难重重,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从中你可以看出其怎样的品质?
作者一心向学,不辞劳苦,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了他呢?
人的内在精神追求甚于物质上的满足。

——周国平《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作者如此勤勉,最终有何收获?
宋濂,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一生刻苦学习,“自少立志,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德为己任,为学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文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刘基曾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
作者在哪些方面是“知足”的?
追求幸福不能按别人的曲子跳舞,要自信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把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像接受阳光和空气一样接受下来,坚信人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绝大多数人注定要在平凡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周国平
送东阳马生序
作者仅以此文送给马生的意图是什么?
在这篇赠言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